吉林市兩大奇觀是什麼?

吉林省新媒體協會

吉林隕石

  1976年3月8日15時許,隨著了陣震耳欲聾的轟鳴,一位來自遠古的客人,突然造訪了地球,它就是現在吉林市博物館展出的吉林隕石。

  吉林隕石降落在吉林市和永吉縣附近方圓五百平方公里的平原地域內。當時人們共收集到較大隕石138塊,總重2700公斤,現被吉林市博物館收集展出。其中最大塊“吉林隕石一號”重17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為國家一級藏品。吉林隕石的數量、重量、散落範圍以及科技含量,在世界上都是罕見的。經測定,吉林隕石的母體原是太陽系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中的一顆行星,年齡約為46億年,大約在800萬年前,在運行時和其它星體相撞,發生了一次大爆裂,脫離出小行星帶而落到地球表面。

  據科學分析,吉林隕石屬於橄欖石,即古銅輝石球粒隕石。它由近40種礦物組成,含有18種元素,是極為珍貴的宇宙樣品。吉林隕石雨降落時,鋪天蓋地,呼號之聲幾百裡以外清晰可聞。落地的巨響和震波,震碎了無數居民住宅的玻璃。場面之宏大,聲威之巨猛,如同原子彈爆炸,然而,竟未造成一人一畜的傷亡,可謂一奇。

  吉林隕石這位不速之客,在為地球帶來大量宇宙住處的同時,也為北國江城吉林市的旅遊業增添了奇彩,成為關東大地上旅遊觀光的獨特景觀。

吉林霧凇

  吉林霧凇以其“冬天裡的春天”般詩情畫意的美,同黃山雲海、泰山日出、錢塘潮湧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自然奇觀。

  隆冬時節,當北國大地萬木蕭條的時候,走進東北的吉林市,你卻會看到一道神奇而美麗的風景。沿著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掛雪浪,十分壯觀,如朵朵白銀,排排雪浪,十分壯觀。這就是被人們稱為“霧凇”的奇觀。

  霧凇通稱“樹掛”,是霧氣和水汽遇冷凝結在枝葉上的冰晶,分為粒狀和晶狀兩種。粒狀霧凇結構緊密,形成一粒粒很小的冰塊,而晶狀霧凇結構比較鬆散,呈較大的片狀。吉林的霧凇就屬於晶狀。它是在吉林市獨特的地理環境中自然形成的。

  從吉林市區溯松花江而上15公里是豐滿水電站,冬季江水通過水輪機組,水溫升高變暖,每到數九隆冬從水輪機組滾出的水仍有4℃,江水載著巨大的熱能,形成了松花江幾十裡緩緩流經市區不凍的奇境。從水面源源不斷地蒸發出水汽,使整個江面霧氣騰騰,久不消散。沿江上堤,蒼松林立,楊柳低垂,在一定氣壓、溫度、風向等條件作用下江面上蒸騰的霧氣遇冷凝成了霧凇。

  霧凇之美,美在壯觀,美在奇絕。觀賞霧凇,講究的是“夜看霧,晨看掛,待到近午看落花”。

  “夜看霧”,是在霧凇形成的前夜觀看江上出現的霧景。大約在夜裡十點多鐘,松花江上開始有縷縷霧氣,繼而越來越大,越來越濃,大團大協和的白霧從江面滾滾而起,不停地向兩岸飄流。

  “晨看掛”,是早起看樹桂。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樹木,一夜之間變成一片銀白。棵棵楊柳宛若玉枝垂掛,簇簇松針恰似銀菊怒放,晶瑩多姿。

  “待到近午賞落花”,是說樹桂脫落時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時左右,樹桂開始一片片脫落,接著成串成串地往下滑落,微風吹起脫落的銀片在空中飛舞,明麗的陽光輝映到上面,空中形成了五顏六色的雪簾。


中國吉林網

霧淞就不要提了 是強加給世人的。全國有霧凇的地方得有幾百處 多少人被騙過去什麼也沒有看到,曇花一現,不是天天有的 其他三個自然奇觀 什麼時候去都能看到 只有吉林霧凇被神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