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在培训机构上课吗这些事你知道多少?

你的孩子在培训机构上课吗这些事你知道多少?

大多学管都会告诉家长,机构老师和公办学校老师一样,每周定期参加统一的教研,每月有定期的考试,事实上,只要考得不太差,一般都可通过。上海西南片一所知名高校的一位应届毕业硕士生说,在校园招聘时,一家知名上市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说,不需要会解题,也不需要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机构内部有一整套完整的教材,只要“老师”能看懂答案就行。

“这个分数,虽然没有进步,但也没有退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在众多社会培训机构里,这是学管最爱忽悠家长的一句话。来机构上课的学生中,绝大部分是学习自觉性不够的孩子。报班前,课程销售以“在某一时间段内能提高多少分”忽悠家长买单;报班后,机构给老师培训时灌输的是,老师要先学会和学生维护好关系,只有学生喜欢老师,家长才愿意续费。孩子定期上这样的补习班、多“刷”题,分数也总能提高个两三分。因此,家长只要来了机构,就走不了,心甘情愿继续掏钱。

那他们是如何吸引家长自愿去参加机构呢?

所谓“专业”,就是你不要搞一堆没经验的大学生来骗孩子。你的机构的招生人员和教师,能表现出丰富的教育经验,并且懂教育,对学生成绩,学业的认识,比家长深刻。对如何改善学生成绩,比家长在行。对如何控制课堂纪律,搞好和学生的关系,比家长明白。最起码,最基础,对知识是专业且熟练的。不会出现讲解错误。

所谓“价格合理”,是说机构表现出的综合实力,结合家长对其它相似机构的调查了解,加上家长的经济实力教育消费水平,会对你的机构定价上有个心理定位。当你的价格加赠品低于家长这个定位时,他才会交费。所以机构应当结合自己的情况,对机构的宣传广告,装修,经营场所,进行一定的包装。对自己的课程设置,收费表单的设计,价格的确定,有个合理的安排,保证符合大多数家长对你机构的预期。比如有的机构又小又没几个人,价格设置太高又没有赠品营销体系,课程设计太单一,让家长没得选,觉得不值,就会导致销售失败。

所谓“服务到位”,是指,教育培训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并不是家长交了学费那一刻,服务就停止了,而是刚刚开始。并且对家长的服务,也不仅限于老师给学生上课。而且好多机构连这一个服务都做不到位。教育机构教不好课,还有啥用?不能生存不能发展也就是一个字,“该”吧。

培训机构尽管打着“教育”的名义,本质上却以盈利为目的。于培训机构本身而言,融资、上市的资本游戏远比“教书育人”重要得多,对课程内容的投入若不能带来巨大的盈利,又何必费心(不排除某些面对高端用户的VIP服务对教学内容会精益求精,但也是为了赢得市场竞争)。总之,当教育机构关注的只是家长的钱包,所有对教育服务与效果的承诺就不过是一套营销说辞,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售卖产品”。

在这套市场化的教育培训体系中,师早已不为师,而充当着服务员、业务员的角色。教培行业中自然不乏凭良心工作的老师,但企业化运营的机构中,老师为企业打工、出卖劳动力,并依赖企业发放的薪资以生存,只要机构在利润的诱惑下提出大力发展营销的战略方向,被动的教师们就难免需要在辛苦教课的同时,想尽办法提高“客户粘度”或招揽更多学生。然而在他们万般付出之后,却不得不任由机构抽成、收割自己创造的劳动价值。

在整个社会都在商品化的环境下,教育与知识都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当教育让位于市场,留下的,就是套路满满的营销生意、高压下异化的劳工、焦虑寻求出路的家长,以及书包愈发沉重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