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作為黃土高原上的重要河流,無定河是特別的,不僅在於它穿越千年邊塞烽火,在中國歷史和文化中留下了獨特的意象,更在於河水特立獨行地先北上,像是一首倔強而高亢的信天游,一把巨大的弓,迎著鄂爾多斯高原的寒風和毛烏素的風沙,將自己的身影淌進北方大漠,曲折蜿蜒,投入黃河的懷抱。對於這樣一條獨特的河流,走近它的源頭,我們應該會發現更多的秘密。

從陝西回來已經有不少日子。院子裡的萬壽菊,過了重陽,也不再紛繁搖曳,眼瞅著就一日蔫似一日,沒了精氣神。沒有北雁南飛的光景,沒有秋蟲啾啾的提醒,秋天不是悄然來了,而是悄然走了。隨著楓葉的紅起,紅到發紫時,也就嗖嗖地落了。隨著各種花的凋零、葉的飄落,草地和庭院裡斑斕的不斷堆積,以及腳下踩出的季節的沙沙聲,冬天悄然來了。天真的涼了,都送暖氣了。

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期待

我去的時候離冬天還隔著一個秋天。秋雨纏綿了三天,以為去了得天天在雨裡黴著,怕是什麼也看不到,可是臨行前雨卻停了。到了西安朋友們也都笑說:西安十天下了七天雨,這不,你來之前剛停了。

過去路過無定河也寫過無定河,卻只是浮光掠影匆匆一瞥。全須全尾溯源無定河,真切地走近它,從容地細看它,早有此想。無定河是黃河的一級支流。可是,沿黃八省比它水量更大更長的黃河一級支流多了去了。但是,類似它這麼個性鮮明把河流特性發揮到極致的河流卻並不多。如同一個放大鏡,河流具有的所有特性,都被無定河放大了。這便是我對它情有獨鍾的原因。

翌日出發,西安的天陰著。到定邊時傳來消息說西安又開始下雨。大家都在湖光霜影的鹽田裡笑了,都以為這天是為自己晴的。這種潛在心理或曰意識,千百年來幾乎人人都有。信與不信或半信半疑,漸變成玩笑話甚至是恭維話。冥冥中,自我得十分微妙。

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記憶

我們頭一站所到的定邊縣,古來即是漢族和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民族的雜居地。公元407年,匈奴族鐵弗部首領赫連勃勃建都統萬城,國號夏,雄踞河套,定邊為其腹地。西魏廢帝三年,因定邊盛產池鹽,改西安州為鹽州,仍置五原郡。隋改鹽州為鹽川郡,唐武德元年復為鹽州。

鹽的歷史融入了定邊的歷史。定邊的鹽湖,大小分佈有14個,鹽田總面積98平方公里。鹽湖水平如鏡,乾涸處皆有霜。穿過一方方鹽池,有小山似的鹽山,便是鹽的結晶體,遠望如白雪。

定邊是陝西唯一的湖鹽產地。商賈因鹽雲集。古有“東接榆延,西通甘涼,南鄰環慶,北枕沙漠,土廣邊長,三秦要塞”之稱。陝西作家姬曉東著《旱碼頭》一書大彰其勝。定邊石油儲量16.18億噸,煤炭儲量超過400億噸,是全國石油產能第一大縣、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縣、國家首批綠色能源示範縣、全國綠色環保節能示範縣、中國馬鈴薯特產之鄉、中國馬鈴薯美食之鄉,等等。

蘭州水文專家藺生睿笑曰:定邊有三寶,洋芋、土豆、馬鈴薯。

老藺是個幽默的人,他有本事把陝北民歌蘭花花中西合璧,用孤獨的牧羊人的尾腔,唱出美聲女高音的裝飾效果:蘭花花,蘭花花,蘭花花,蘭呀麼蘭呀麼蘭呀麼蘭花花……

幾日前定邊已經飛雪,殘雪與鹽雪混在一起,竟然不好分辨。寒氣因此凜然。後悔沒有多帶衣服,夜半凍醒紀實:酒醒夜半寒,燈火明處,大夏國黯。赫連勃勃死,廣澤樓起,清流已叛。鹽田凝白雪,統萬城當年,殺人六十萬,遊魂迄今未看淡。九月讓人覺衣單,凜現世以寒戰。定邊已身臨,不知統萬城能否看?陝西水利博物館的張發民館長回我說:這次看的點裡就有白城子。

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所聞

次日,翻山越嶺,自以為來到了那個臨光澤而帶清流美哉斯阜的地方。細問,才知這裡是晉陝蒙的分界處。群山夾擊,溝壑縱橫,載沉載浮。幾條深切的溝壑被植物鬱閉,什麼也看不到。我問當地隨行水務局的人員說:這就是無定河的源頭?

水務局的朋友說:是的,只是看不到,溝底是有一股水流的。不光是無定河,現在,我們中國的許多河流都沒有了準確的源頭,比如說黃河和長江,源頭都沒有水了,你說哪裡是源頭?只能下移。類似河流還有很多。無定河上游是紅柳河,已經找不見無定河的源頭,只有源頭區域。

不覺黯然。唐古拉山姜根迪如冰川的長江源下移到沱沱河,巴顏喀拉山北麓約古宗列盆地的黃河源下移到扎陵湖和鄂陵湖,真正的源頭已被近似源頭取代。古稱生水、朔水、奢延水的無定河也有自己的源頭,只是我們來晚了,赫連勃勃時代那個“臨廣澤而帶清流”的源頭水已不知所蹤。這條在動盪的歷史河床上搖擺不定的河流,有河源區卻沒有源頭。無論如何都是一個遺憾。

唐五代以來流域內植被破壞嚴重,河源段上游紅柳河,河谷寬200~500米,河床寬30~50米,流經靖邊縣新橋後,“潰沙急流,深淺無定”,始稱無定河。無定河在陝西境內河的長度為442.8公里,流域面積21049.3平方公里。經米脂、綏德,在清澗縣川口以南20公里處,注入黃河。

無定河從白于山北麓向北流,到巴圖灣轉向東流,過鎮川堡後折向東南流入黃河,流路似馬蹄形向北凸出。流域內水系分佈不均勻,基本為一風倒樹狀水系。風沙區河流稀少、短小,黃土區河網發育、支流眾多。主要支流有納林河、海流兔河、榆溪河和南岸的蘆河、大理河、淮寧河等。

我有五律新韻記之曰:陝蒙鄰之界,白於嶺壑眠。整合山魍魎,糾聚水嬋娟。物我星移老,枯榮日馱遷。禎禎兒女看,方識後可憐。

來者多是水文專家與在全國有名氣的攝影師,長槍短炮披掛滿身,拍不到源頭之水,料來有些心灰。

如蔣建軍所說生態比前些年好多了,若不趕緊將這大好風光一幀幀拍攝下來,藏於U盤,刻入光碟,發表於報刊,使之不受自然和人為的與日俱增的干擾,留給兒女,傳與後世,更待何時?所以大師們免不了端起各自的機器一陣忙乎。

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所感

我小時居住的地方,有一條季節性河流,發洪水時可以淹死人,平時只是個河灣,漫闊的細軟的河泥裡,淌著一脈清流。沿河兩岸都挖有水渠,後來水少了,水渠廢了,連河灣也被人們種了地。每次聽《一條大河》的歌,都會想起那條我少年時還在,如今卻已悄悄消逝的河流。

原名《一條大河》的歌詞,發表時被改成《我的祖國》。導演沙蒙拿它作了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導演沙蒙問喬羽:為什麼不用萬里長江波浪寬?喬羽說:我只見過黃河……無論你出生在哪裡,家門口幾乎都有一條河,即使是一條很小的水流,在幼小者心目中也是一條大河……

人類擇水而居,河流的歷史,即是人類的歷史。河流養育了人類。人類對河流做了什麼?

如歌中所唱: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改變山河模樣似乎難以避免,但必須避免的是毀了山河的模樣。寶雞市水利局原局長、水文化專家常崇信說:類似許多河流沒有源頭的問題,我做過調查,還寫過文章。在這方面的欠賬我們有很多。也沒有具體數據。我們到底有多少條河流?過去有多少條?這些年消失了多少條?現在還剩下多少條?源頭在哪裡?很茫然,工作還做得很不夠。

省引漢濟渭辦主任、文化專家、攝影師蔣建軍,操著濃濃的陝北口音,語調平穩庸常,內裡卻暗流湧動,感慨萬端地說:簡直讓人不敢相信,前些年我還來過,山上四周光禿禿的,這些年山也綠了,有樹有草,在這個缺水的地方,能恢復成現在這個樣子,就知道這些年有多麼不容易!

我有五言詩曰:

紅柳河聲濺,奢延莫見源。潰沙如閃電,無定也無邊。

社稷流光短,山河鏡面圓。白城千歲六,統萬日西偏。

如果河流見不到源頭

聯繫人:劉豔飛

郵箱:[email protected]

雜誌訂閱、廣告合作與應聘

聯繫人:劉曉晨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