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名學生成為民族團結教育的踐行者 雲南民族中學教育工作側記

“‘家是一個家,國是大中國’。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始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前提,如果說一個國家民族之間不團結,那麼就不可能有強大的國家。”“在座的同學都很幸運,我們出生在一個繁榮富足和平美好的時代;因為和許許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著不同的文化,創造著共同的未來!”“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我們身邊全都是少數民族同學和老師,大家和睦相處,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同學間彼此的信賴與默契,構建了我們的和諧校園……”

讓每名學生成為民族團結教育的踐行者 雲南民族中學教育工作側記

完善民族團結教育課程

另外,在課題研究方面,學校先後開展了《雲南省城市民族中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等十多個課題。平時通過課程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教師結合實際宣講民族團結知識,喚醒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學生的民族認同不斷增強。學生們放假回家鄉也會利用閒暇時間現身說法,宣講民族團結教育內容,目前形成了學校教育學生,學生們帶頭實踐民族團結,回鄉輻射家庭和社會的民族團結教育模式。

校長馬永文高興地說:“一名學生就是本民族和本地區民族團結教育的踐行者、宣傳者、號召者,擴大了民族團結教育的廣度和深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族文化賞析》的任課老師魯豔說,開設這門課程,目的是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我國部分民族的基本特徵,能清楚區分各個民族,掌握特色民族的民族文化及風俗習慣;深刻認識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一的國家,56個民族都是我國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提升同學們愛國主義情懷,激發同學民族文化的學習探究意識。

《民族理論常識》的任課老師羅英說,“平等、團結、互助、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特徵。”通過民族理論的教育,讓同學們明白: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問題是關係到國家命運的重大問題。在思想上,增強同學們的民族團結意識,珍惜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並付諸行動。同時,引導學生們思考怎樣為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發展而做出自己的貢獻,並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多做有利於民族團結的事。

民族特色活動豐富多彩

“5月初才結束的一年一度‘彩雲現’民族藝術節是學校裡最熱鬧的活動之一,也是大家最喜歡參與的活動,可以看到各個民族的風情展示、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歌曲演唱等,節目準備得都很用心,也非常精彩,是大家每年都很期待的活動。”來自怒江的王同學興奮地說著。

據瞭解,學校在加強民族團結教育的同時,還將藝術、體育、科技教育、社團活動與民族團結教育相融合,深度挖掘雲南多民族歷史文化資源,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的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據馬永文介紹,學校目前有多元民族文化社等學生社團20個,開展民族語言、民族文化傳承等活動。每學期確定一週為民族團結進步周,期間利用校園網、廣播、黑板報、主題班會等開展系列活動。在各個少數民族節日,開展以民族團結教育為主題的展板宣傳、講民族故事等活動,融民族團結教育於傳統節日文化、習俗文化、慶典文化當中。在學校升旗儀式中突出民族特色,一年一次的“紅高原”運動會、“彩雲現”民族藝術節、迎國慶歌詠比賽等要求必須有云南本土25個少數民族的歌曲和舞蹈,運動會設置了爬杆、跳繩等民族體育項目,還自編了有云南元素的特色民族大課間操。

做好民族文化的傳承創新

“學校自辦學以來,培養各民族的學生上萬名,許多學生畢業後已經成為各行業的佼佼者,做出了出色的成績。學校師生和校友始終懷著民族團結之心、常感民族團結教育之恩,播民族團結教育之種,不斷為雲南的民族團結、民族進步、邊疆穩定獻計出力。”馬永文校長肯定地說,為了做好學校的傳承創新工作,學校成立了民樂團和合唱團,與雲南民族博物館等單位開展民族樂器交流活動,每年招收藝術特長生。學校合唱團先後獲得雲南省聲樂比賽金獎,美國紐約合唱節金獎等一等獎十多次;學校的科技教育與民族團結教育也緊密結合,“民族團結”少數民族民居設計等作品獲得德國第65屆紐倫堡國際發明展暨第三屆世界創意節金獎等獎項,既展示了雲南民族文化,也充當了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的使者和傳承者。與此同時,建校至今學校接待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和全國各地的考察團近萬人次,成為展示雲南民族文化、展現雲南民族團結教育成果的重要基地和窗口。

馬永文說,雲南民族中學作為雲南省政府常務會議決定在省城昆明建立的唯一省屬國有公辦寄宿制民族中學,主要招收邊疆各少數民族學生,現有30多個民族學生近2000人,是雲南各民族學生團結互助、和睦相處、共同生活的搖籃,是雲南各民族體現“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一個縮影和最好例證。

對於今後的工作,馬永文語重心長地說:“民族團結教育永遠在路上,黨的十九大為新時期的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指明瞭方向,雲南民族中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民族團結工作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民族團結教育的道路上努力前行,做出更新更大的貢獻。

(高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