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应贯穿展会始终

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借助国内外各类展会平台开拓市场,提升企业和品牌的影响力。与此同时,很多企业频频遇到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方面的烦恼。怎样避免这些麻烦?业界专家表示,企业应积极建立专利预警机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知识产权布局,丰富知识产权储备,为产品进入海外市场保驾护航。

国内展会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近来,很多国内展会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比如第123届广交会增强了知识产权保护理念,健全预防机制,力求实现各展区各环节“无死角、全覆盖”。

海外参展维权应借外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向国际社会推广品牌、展示实力,但由于对所在国缺乏相应了解,中企近年来在参展中屡屡卷入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

拜北斗表示,海外参展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或参展产品被当地机构扣押或没收时,可向展会组委会或我国有关部门派驻展会的知识产权工作站等机构寻求维权协助,还可积极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例如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

谭剑介绍说,中国企业在海外遇到的知识产权纠纷集中在发达国家,以美国、德国为主。由于严重缺乏对这些国家关于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及展会维权等实施规范的了解,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上述国家参展中不断遇到纠纷,甚至无法在当地立足,蒙受巨大损失。“欧美展商积极采取措施来维护本国的知识产权,进而对中国的展品采取严厉的排查措施。”谭剑说。

拜北斗建议,中国展商一定要严格遵守国际知识产权法规、办理好产品认证,出展前携带展品专利等证书,咨询相关律师或专家,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另外,中国企业在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实力后,可以考虑与竞争对手签署交叉许可协议,以降低技术研发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