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老闆眾生像(二)

新經濟形勢下,中小企業老闆眾生像(二)

近幾年,除了經營自己的企業之外,還在做一些政府補貼的中小企業服務項目,因此,接觸到了三四線城市中不少的中小企業。

有一天,一個老闆問我:你接觸了那麼多企業,有多少個企業是現在賺錢,比以前更輕鬆,比以前更多的呢?是這樣的企業多?還是賺錢比以前艱難,而且賺錢比以前少的企業更多?

我在心裡把這幾年接觸的企業排了個隊,發現賺錢比以前輕鬆並比以前多的企業還真是沒多少個,宣傳數據裡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跟我接觸到的好像不太一樣,難道我接觸到的都是反面教材嗎?

晚上做在電腦前,我開始給所熟悉的企業分類。

這個企業分類,自己覺得還挺有意思;過去的企業分類,都是以行業來進行劃分的,按生存狀態來劃分企業類別,似乎還不多見。

你自己、或是家人、朋友,就是做生意的老闆,按這個分類,看看自己或是家人朋友,目前歸在哪一類?

把這個歸類方法發給他看看,看他是否也認同自己的歸類?





第二類 盲目改變型

這類的企業老闆也在學習新東西,也想做出變化,但是對於經濟形式的變化不夠理解,對過往的成功,經驗還存在這很多依賴和眷戀,想變革,但又不知道怎麼做,舉棋不定,思路搖擺,企業的經營也隨之起伏變化很大。

這樣的企業多數是新舊模式兼容,老闆希望穩一些,對過去的方式進行修修補補,關於改變,說沒用,又有一點效果,但由於變化不到位,效果又不明顯,企業時好時壞,老闆很迷茫,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

有的老闆,在發現過去的管理方法、推廣模式似乎都不起作用了,心裡也沒了主意。參加各種各樣的學習卻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今天覺得這個方法好,便要求員工按這個方法改變。明天又覺得那個模式不錯,又讓員工執行那個模式。

因為老闆自己心裡沒底,所以思路和要求朝令夕改,管理團隊和員工對此牴觸非常強烈,員工流失也在不斷加劇,久而久之,團隊就散了,企業也陷入了危險境地。

還有一些老闆,不清楚自己的企業在新經濟時代缺少的是什麼,把現金的企業模式拿過來直接套用在自己的企業上。

殊不知,每個企業都會有自身的特殊條件,別的企業不加改變的移植往往會導致失敗。對於企業而言,並不是最先進的就好,而是適合自己的模式才對企業有所幫助。

這樣的企業,投在創新調整上的錢也不少了,但是效果都不盡如人意,再投入,老闆就就會很謹慎,變得前怕狼後怕虎。

這樣的企業,老闆如果不做系統的梳理就盲目的全盤照搬別人的先進方式,最後的效果也會加速企業的破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