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在受到很多同行讚賞的同時,也有人說,現在很多學校教學已經進入“無手寫”時代了,在信息技術廣泛使用的今天,“寫”教案是不是有點落伍了?我們還有必要寫“教案”嗎?看過這篇文章您可能就能找到答案了~

高中教師手寫教案36年,課件似藝術品

賀新譜是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一名即將退休的高中教師。從教36年,她一直堅持手寫教案。她的教案圖文並茂,很多圖案都是自己設計的。

36年來,她共製作1000多個課件,“寫教案、製作課件,要將自己的思考融入其中,讓它們會講故事。"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賀新譜在講課

賀老師一開始是學政治的,沒想到後來卻成了地理老師,而且令科班出身的老師都由衷地敬佩。她說:“只要自己喜歡,凡事用心去做,就都能做好。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在學校裡,幾乎每個參加省市、國家級賽課的老師,都會來找她指導做課件。曾有一位參賽的化學老師跟賀媽說,“賀媽,你這麼專業,我要把你培養成化學老師!”對此,賀媽也說:“每指導完一個老師做課件,這節課我肯定可以上了。”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賀老師的教案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圖文並茂,而且很多圖案都不是教材上的,幾乎全都是自己設計。賀媽還嫌學校的教案本太小了,畫圖會受到限制,所以她都用A4的紙來寫教案。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賀媽的教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理論聯繫實際,針對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設置問題、總結規律,便於學生理解。加上賀媽完全是自學地理,所以她更喜歡自己琢磨、自己思考,所以賀媽的課堂教學與所有老師都不一樣,她完全是按照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上課,更加生動形象,學生也很樂意聽她的課。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賀老師除了喜歡純手工畫教案,還喜歡在課堂上給學生現場手工作圖。專家來校聽課,給她的評價就是“沒用課件勝似課件”。

除了有賀老師這樣的資深教師堅持36年如一日手寫教案,很多90後年輕教師的教案也是各有各的特色,比如下面這位老師↓↓

90後老師的“破教案”被老專家表揚38分鐘!

教書一年,90後女教師夏倩兮用紅筆和黑筆將3本A5大小的備課本寫成了3本“破舊”教案。正是因為這三本教案,在去年10月長沙市的教育督導行動中,老教育專家薛根生對小夏老師大加表揚,點評了足足38分鐘!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去年10月中旬,長沙市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組領導專家一行六人,對寧鄉縣十一中、十三中等學校進行素質教育督查,年過七旬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原督學薛根生是此行專家團隊中的一位。

“看到夏老師的教案我如同發現了‘新大陸’,我從事教育督導工作20多年,到過學校100多所,其中不乏省示範高級中學,但像夏倩兮老師這樣紮實認真、落實常規備課的還真是鳳毛麟角……”薛根生在總結會上曾這樣說。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夏倩兮翻開自己的三本“網紅”教案,除了封面破損,裡面居然也寫得“亂七八糟”,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字,黑的,紅的……仔細一看,才知道教育專家薛根生表揚是有原因的,這些邊邊角角寫的字,都是夏倩兮二次備課、三次備課的結果。

夏倩兮表示,自己教6個班的地理,上課有先後,每上一節課,都會有新的感悟,都會發現自己寫的教案還有需要修正的地方,於是就把教案進行修改,這會讓後面的課上得更好。

“於是,寫著寫著,教案就變得‘馬虎’‘雜亂’了,封面也磨破了。”雖然夏倩兮說起自己的教案拿出來不好意思見人,但只要是懂教育的人就會知道,她的這三本寫得密密麻麻的教案,凝聚了一個老師多少認真和心血,彰顯了一個老師兢兢業業的教學作風。

幾十年從教生涯,教授寫下上百萬字講稿

這位手寫教案大神瞭解一下!有用又好看的教案,這麼寫就對了!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嚴廷德教授幾十年從教生涯積澱下十幾本厚厚的手寫教案,上百萬字的手稿都是工整瀟灑的繁體字,內容極盡細緻,深度與廣度兼備。

《古代文學》、《訓詁學》、《國學》……一本本教案記錄著嚴廷德教授的教書生涯,從教近半個世紀,他始終堅持著手寫教案的工作習慣。他的第一本教案是1980年寫的《古代漢語》教案,這本距今將近40年的教案原稿被裝訂成線裝書,散發著古樸的歷史感。一頁頁泛黃的紙張,邊角已經有了磨損,但墨香卻始終沒有散去。

“每講一次課就要對教案進行一次增改。”嚴教授說。他的教案上貼著不少小紙條,邊邊角角都有加註的筆跡。儘管對教案的內容諳熟於心,每次上課嚴教授仍然習慣帶上教案。他認為,上課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不能完全憑記憶。

教案不僅記錄著學科知識點,嚴教授更是將在課上要講的話都寫在了上面。課堂上學生們以為的“神來之筆”,其實不少都是老師精心準備的。一堂課的時間只有短短45分鐘,但嚴教授準備的時間卻十倍於此。

堅持手寫教案,嚴廷德教授有著自己的理由:“

多媒體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方式,受到不少教師歡迎。但多媒體始終只是一種輔助工具,如果過於依賴它,反而會讓學生的強制記憶能力、瞬間記憶能力、書寫能力等得不到鍛鍊。”他認為手寫、板書的方式能夠帶動課堂互動,有利於讓學生迴歸、融入課堂。

手把手教你寫出好看又有用的教案

動筆之前要“胸有陳竹”

教學大綱是教案編寫的依據,鑽研大綱、瞭解大綱中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明確每單元的知識點及重難點,從而知道本節課的內容在全書中的地位,為編寫教案打下基礎。

編寫教案之前要通讀教材,進而對教案的編寫形成整體的思路。當然啦,只研讀教材還是不夠的,還要廣泛閱讀本專業相關的書籍、報刊、雜誌、或通過網絡蒐集有關的資料來補充教學內容,擴大學生的視野。

寫教案不要“單打獨鬥”

“長期以來,老師們的備課活動一直是‘單兵作戰’,除了參加教學競賽、教學研究等活動之外,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缺乏一個能讓全體教師參與的合作交流、溝通分享平臺。”有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會有類似這樣的感受。

為解決這一現象,有的地區在綜合各學校教師人數的基礎上,把同一個部分的課程分配給三至四所學校進行教案設計。學校把接到的任務再分配給各年級組,年級組長再組織科任教師集體確定好教學目標後,由兩到三名教師各自備課形成雛案,然後集體研討形成‘共案’,最後大家根據教學展示情況再次修改後,交到學校統一彙總後交給市教研室。這樣交上去的教案就不再是‘單打獨鬥’的結果,而是大家智慧的結晶。

教案也要有點“精心設計“

對課程目標、上課流程、重點難點、問題設計、普遍問題、關鍵知識、參考文獻起提醒作用和需要精確文本展示的內容,都是有用的,寫在那裡有備無患。

上課就像寫文章一樣,是否精心設計,結果必大相徑庭。所謂“精心設計”,自然要對課堂諸要素及各種新情況做周密地考慮。日積月累,必然自成體系,形成特色。精心設計過的教案,自帶“精品”氣場。

教案也要有點“翻轉意識”

教案對於課堂教學的作用是有限的。它是對一堂課的教學設計,是大致的思路,但遠不是課堂的全部。因為上課的過程是充滿變數的,老師們很難預料學生“節外生枝”,有什麼樣的突發奇想。

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學生需求以及課程設置的變化,教案的模式、寫作也是不斷與時俱進,逐漸體現“教”為“學”服務這個意識,比如教案格式上客觀要求,要設計出教師指導活動和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活動,要體現出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和動腦、動口、動手等情況,這有助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案也要有點“藝術性”

所謂教案的藝術性就是構思巧妙,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學到知識,而且得到藝術的欣賞和快樂的體驗,把教案寫成一堂獨有特色的劇本。所以,開頭,經過,結尾,要層層遞進,扣人心絃,達到立體教學效果。

教師的說,談,問,講等課堂語言要字斟句酌,該說的一個字不少說,不該說的一個字也不能說,要做到恰當的安排。通過一個教案,把學生們帶入教學情境,這個時候老師更像是導演,掌握整堂課的節奏、效果等等。


參考來源 |

中國新聞網《高中教師手寫教案36年 千個課件似藝術品》

成都商報《川大錦江學院教授手寫百萬字教案走紅校園》

長沙晚報《因三本破舊教案寧鄉90後女老師一夜成“網紅”》

中國教育報《教師要“寫”有用的教案》《老師,您還在寫教案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