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願意就也門停火同歐盟談判,這是權宜之計還是無奈之舉?

古姿

這是伊朗的權宜之計。也門問題並不是短時間可以解決的,自也門建國以來,或著向前推更久的南北也門時期的,雙方的矛盾就不可調和。而現在隨著沙特、以色列、美國、伊朗等各大國先後加入也門內戰,局勢更加複雜。但總體上胡塞武裝在伊朗等國的支持下還是略佔上風。

但是隨著美國、以色列加大對也門的干預,沙特也開始僱傭在敘利亞內戰中接受過實戰的武裝分子,使得也門的局勢開始惡化,局勢向不利於也門胡塞武裝、伊朗的方向發展。

在美國、以色列的情報支持下,沙特空襲成果越來越顯著,也門“最高政治委員會”主席薩利赫·阿里·薩馬德在沙特為首的聯軍空襲中喪生。隨後對對薩那也門總統府進行的空襲,如果空襲成功將會將胡塞武裝的領導層一鍋端。如此重要的情報,顯然不是沙特可以獲得的,要不然沙特的戰爭就不會打的如此幸苦。

美國與以色列不只在情報上給沙特支持,還參加了沙特等國對進出也門船隻的搜查,大批的武器彈藥都已經被被截獲在海上。而伊朗開闢的阿曼陸路通道也已經被美國特種兵給堵死。再加上大批在敘利亞失敗的反政府武裝被沙特大批的遣送到也門參與戰爭,也門的局勢對伊朗有點不利。

在這時為了增加與歐洲、美國談判的籌碼,伊朗拋出可以與歐洲談判也門問題。伊朗與歐洲的也門問題談判既加強了歐洲與伊朗的關係,防止歐洲退出伊核協議。還可以為新談判讓歐洲做出讓步。

也門雙方的衝突到現在,各方都沒有力量將對方消滅,維持現狀將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僅維護了伊朗在也門的利益,以便東山再起。同時也符合美國提出的消弱伊朗在中東影響力的要求。

未來伊朗肯定會受到美國製裁的。從最近美國政府言而無信的行動表明,那怕是伊朗簽署了美國的最新協議,制裁也不會少。伊朗的對外重點竟會經營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等什葉派之弧,這是伊朗對外最重要的成果。這時戰略性的放棄比較雞肋的也門也是情理之中。


昨思今明未武

伊朗願意就也門停火同歐盟談判,應該與伊朗支持下的胡塞武裝最近遭到重擊有關。

近期,也門胡塞武裝北部司令和沙特也門邊境地區司令相繼陣亡,胡賽“總統”及30多名高級領導人被精確制導導彈清除。

同時據紐約時報報道,大約有12名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被部署到了沙特和也門的邊界,更多的美軍特種部隊在幫助沙特摧毀胡賽武裝的導彈發射車。

劇情是如何出現神逆轉?

胡塞武裝是伊朗支持的也門反政府武裝,大家不要小看也門胡賽武裝,他們的前身是也門正規軍。


由於胡塞武裝向阿聯酋核電站發射巡航導彈,向沙特王宮發射彈道導彈後,沙特率海灣土豪國聯軍大舉進攻胡賽武裝,卻一點不意外地被打得丟盔卸甲,落荒而逃。

在特朗普女婿庫什納的撮合下,沙特開始和以色列進行聯手,共同對付伊朗。

在以色列的策劃下,劇情很快就扭轉了

以色列負責情報收集、分析、指揮作戰、通訊,沙特的空軍飛行員現在很多都是美英退役軍人,負責空中掩護,埃及、蘇丹和巴基斯坦負責地面作戰,巴基斯坦因為作戰勇敢,成為先鋒。

加上信息情報的準確,很快在也門戰場就出現了逆轉。

不為很多人所知的是,當年8年兩伊戰爭,伊朗被伊拉克揍出翔時,也是以色列出手,提供軍事援助。伊朗開始不想和以色列有瓜葛,後來在亡國的危險下,開始了和以色列的秘密合作。

在以色列的情報支持下,在以色列的軍事策劃下,伊朗軍隊才得以鞏固住陣地,進而開展反擊。實現反敗為勝,全面壓制伊拉克。收復了全部失地,還突入伊拉克境內。

逼得薩達姆親上前線,槍決了近百名後退的軍官,才稍微穩住了防線。

當然以色列也是擔心伊拉克吞併了伊朗後,實力大增,成為中東霸主。所以才會出手幫助伊朗。

目前德黑蘭的困局

在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目前國際原油市場上,伊朗的200萬桶原油已經被移出原油市場,沉重打擊了伊朗的經濟支柱。

在過去幾周,包括教師和卡車司機在內的各種團體開始了抗議活動。


伊朗在敘利亞支持著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哈馬斯武裝、什葉派民兵和阿富汗僱傭軍共8萬餘人,敘利亞和也門的兩線作戰令伊朗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有心無力。

伊朗現在就也門停火問題選擇同歐盟談判,意味著伊朗態度的軟化,希望在伊核協議的執行方面能得到歐盟的更多支持。


天下會會天下

一直以來人們關注的重點都集中在敘利亞,卻忽視了同樣正在發生戰亂的也門。也門的局勢複雜程度也不亞於敘利亞,敘利亞內戰所擁有的大多數因素也門內戰基本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民族矛盾,唯一不缺的就是伊朗影響力。儘管伊朗方面一直否認其對於也門什葉派胡賽武裝組織的支持,但是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縱觀中東地區的所有正在處於衝突和戰亂的區域,似乎都少不了伊朗的身影。唯一的解釋可能就是伊朗的影響力正在中東擴展,並且引起相關國家的敵視和不滿,所以衝突和戰爭也就不可避免的產生。
(伊朗與也門局勢)

既難住了歐洲,也確為伊朗無奈之舉

美國也因為伊朗影響力擴展不惜退出伊核協議,並且重拾制裁措施來遏制伊朗。美國的中東地區盟友以色列和沙特也藉機活躍起來,直接間接針對伊朗革命衛隊,以及伊朗支持和領導的什葉派勢力發起新一輪的攻勢。這顯然加劇了地區局勢的緊張,導致人道主義危機發生。也門的情況相對比於敘利亞,更不為人們所關注,所以情況甚至有時候比敘利亞還要糟糕。
(也門)

美國的對伊制裁,確實對歐洲影響很大。歐洲企業在無法保證利益的情況下很顯然不會聽政客的話,繼續同伊朗進行貿易、金融往來。為此很閒然歐洲方面為了滿足美國遏制伊朗影響力的要求,反過來向伊朗施壓,先爭取在特定議題上取得突破,讓伊朗妥協,來換取美國方面的寬限來維繫同伊朗之間的經濟合作。
(法英德三國首腦)

美國的制裁很顯然也是伊朗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為這足以摧毀伊朗以能源輸出為支柱的對外貿易體系,與歐洲的經濟合作必然受到衝擊。為此,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在上週三表示,只要歐洲保證不過問伊朗彈道導彈計劃;保證伊朗的石油輸出;維持與伊朗銀行之間的金融往來。滿足這三點伊朗就可以留在伊核協議內。從哈梅內伊的表態當中,很顯然伊朗方面留出了可以談判的餘地,就是可以在也門和敘利亞做出妥協,減少自己影響力。

就這樣歐洲一施壓,伊朗一妥協,就促成了也門局勢好轉。
(胡賽武裝)

結語

從這也可以看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不僅僅針對伊朗,而且也針對歐洲方面的,並且讓伊朗和歐洲之相互施壓,美國從中漁利。伊朗這次同意推動也門停火,就是其被迫妥協的結果。用此爭取歐洲方面更多的承諾,而這顯然也是歐洲最想讓美國人看到的結果。


古姿

伊朗願意就也門問題與歐盟進行談判,並不僅僅是伊朗和歐洲的事情,其實也是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提出的12項解除伊朗制裁措施的一種善意回應。如果伊朗能夠就也門問題與歐盟達成一致,那麼美國的12項條件,伊朗就只剩彈道導彈計劃和敘利亞問題沒有解決,其他10項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進展。

用也門換敘利亞的策略恐怕難以奏效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提出的12項解除伊朗制裁條件中,明確要求伊朗減少對中東地區其他國家內部事務的干預,點明瞭敘利亞、也門和伊拉克三個國家。

由於伊朗在伊拉克支持的哈米里,並沒有取得大選的勝利,美國在伊拉克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都相對較強,因此伊拉克問題並不是美國和伊朗角力的重點。

而比較也門和敘利亞兩個地區的衝突,美國和以色列很明顯對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更重視一些。畢竟敘利亞距離以色列本土過近,對以色列的安全威脅影響太大。如果伊朗提出的是用敘利亞全面撤軍換取也門胡塞爾武裝的合法性,實現的可能性可能會更大一些。現在伊朗通過實現也門停火,就讓美國在敘利亞放他一馬,恐怕是不現實的。


伊核協議仍有挽回的希望

伊朗願意就也門問題進行談判,是通過和平方式挽回伊核協議的重要開端。從近期伊朗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和伊朗外交部的有關表態看,永久放棄鈾濃縮活動伊朗已基本上接受,彈道導彈計劃伊朗要不惜一切代價的捍衛,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活動問題則是雙方可以談判的重點方向。

既然是談判,就要有互相的妥協。美國人提出的12項條件也是獅子大開口,伊朗也不需要全部接受,才能達成新的協議。伊朗在也門問題表現出靈活性的情況下,接下來美國和伊朗只要在彈道導彈和敘利亞問題上各退一步,即美國不要在實質性的約束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只做出形式上的規定,伊朗能夠從敘利亞撤出大部分軍事力量,美國重返伊核協議,並非完全不可能。


衝擊時評

在向美國隔空喊話後,伊朗還是做出了妥協的姿態,對以色列的軍事打擊忍而不發,在也門問題上也準備讓步了:既有可能是權宜之計,也有可能變為無奈之舉,這要看美國如何接招了。


對於美國開出特朗普版伊朗核協議的12項條件,伊朗準備在非核心利益上讓步

5月2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提出了特朗普版伊朗核協議,包含的12項條件之一就是停止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支持,雖然伊朗總統魯哈尼當天就明確拒絕了美國的要求,但現在看來伊朗在經過評估後還是打算在非核心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自從伊朗介入也門戰事以來,得到資金和武器支持(包括彈道導彈)的胡塞武裝一度佔據優勢,可在沙特也出兵後,目前雙方在也門處於僵持狀態,打成了消耗戰,這對伊朗是不利的。在5月28日,伊朗國家通訊社就放出風聲願意和歐洲就也門停火問題進行談判。

從伊朗來看,有以下幾個好處:一是向歐洲表示出和解的姿態,將歐洲拖入到中東亂局中,作為一個交換的籌碼要求歐洲履行支持伊朗核協議的承諾。二是緩和與沙特等遜尼派國家的關係。目前伊朗面臨著以色列的直接軍事威脅,與同為阿拉伯國家的沙特等遜尼派國家如果繼續交惡將進一步分化阿拉伯世界,不利於對抗以色列。三是安撫國內的民意。畢竟國內的大規模民眾示威已經喊出了“不要敘利亞、不要也門、不要黎巴嫩只要伊朗”的口號,和沙特這樣“一個月消耗60億美元”的土豪打消耗戰對伊朗的國力來說是消耗不起的。四是向美國釋放“可以談判”的信號。雖然口頭上硬,但行動上還是有所鬆動嘛。


據傳伊朗已經和俄羅斯在商談從敘利亞撤出部分軍隊一事,將這一傳聞和伊朗在也門的讓步姿態聯繫起來看,就會發現伊朗在美國開出高價(12項條件)後打算在非核心利益上逐步妥協,以此換取它的三項核心利益(就是伊朗向歐洲提出的留在伊核協議的三個條件)。先在也門問題上作出讓步的姿態,試探一下美國的反應再說,只是特朗普這個奸商估計還會再壓價。


大笨蛋6703

談判對象是歐盟,這就耐人尋味。說明各方都感到乏味,試圖尋找一個可以好聚好散的機會。但也門的內亂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過去的幾十年裡一直動盪不休,豈會聊聊天就可以解決問題?

歐盟傳統上是由主德國,法國,英國等大國領頭的主權國家集團。而這些大國都曾是是殖民宗主國,當然英國近期要退出歐盟但暫時還是歐盟中的一員。英法在西亞通過蠶食奧斯曼帝國的疆土擴大了他們在那裡的勢力範圍,所以英法特別是英國對西亞海灣地區非常感興趣,儘管英法越來越打醬油。找歐盟對話,就是傳話,就是找人幫運作一下。在伊朗有重大利益的德國希望伊核協議一切照舊,與伊朗進行合作,希望伊朗用也門換自保。

美國以及其分別支持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在也門沒問題上,與伊朗持針鋒相對的立場。在也門問題上,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佔據主動,沙特的干預似乎作用不大。如果拋出一個橄欖枝,由歐盟來負責傳話給沙特傳遞下和解信號,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有利於緩解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給伊朗帶來的麻煩。

另外目前只是說開展談判,而不是說達成協議,這只是開始根本就還不可遙遙無期的場漫長征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