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門的和平曙光快到來了,真實的前景如何?

見腫消世界


如果僅從聯合國主持新一輪也門和談就斷定和平曙光即將到來為時尚早!

首先,講講這次和談的主要內容:荷臺達地區停火;大規模的戰俘交換(胡塞武裝方面被扣1500人,政府軍方面被扣2000人);重新開放薩那國際機場;向胡塞武裝控制區內的公務員發工資。

這些內容真的很難實現,為什麼呢?以重新開放薩那機場為例,政府方面的前提是,得讓飛機到亞丁機場或者塞揚機場降落,經過政府軍檢查沒有運送軍火後才可以繼續前往首都薩那和其它胡塞武裝控制區。這是胡塞武裝不能接受的;荷臺達地區停火則是政府軍方面不願意的話,因為阿拉伯聯軍與政府軍在此佔有優勢,所以並不想立即停火。

其次,胡塞武裝與政府軍為主的民族一直有矛盾的。我2009年前往也門採訪期間就發現,當時的全國部族委員會長老權力比時任總統要大得多,其武裝部隊成員也比政府軍多,所以那個時代就不服政府的管理,現在指望胡塞武裝讓權給政府基本不可能。

第三,也門戰爭有外部勢力深度介入。比如說阿拉伯聯軍(主要是沙特與阿聯酋,外加美國軍隊提供後勤與情報支持)一直在打擊胡塞武裝,而胡塞武裝一定要外國軍隊撤離也門。不過,在阿拉伯聯軍實現目標前,撤離也門是臉面無光的事。此外,伊朗支持胡塞武裝,因此,也門成為伊朗與大國(美國),伊朗與地區大國(沙特與阿聯酋)角逐的主要陣地之一。這些外國勢力不去除,也門的和平是沒有希望的。

第四,由於戰爭,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在當地崛起,同樣增加了和平實現的困難性。事實上,恐怖勢力在也門根深蒂固,比如說我在也門居然採訪到了拉登當時的大保鏢,而拉登的精神教父在薩那大學一直任教授。我去亞丁中國醫療隊一個點上時,當地的中國醫生告訴我:他們駐地外面就是基地阿拉伯半島分支的訓練場,與當地政府軍頻頻交火,而雙方的傷員都送到當地的唯一一家醫院。中國醫生不得不對雙方同時搶救。這時候,原本不共戴天的對手才可能和平共處(因為亞丁醫院在600公里外,所以容不得他們在當地醫院裡繼續較勁,否則全都沒有命。)


邱永崢


也門的動盪從內部爭鬥開始,進而發展到外部勢力的介入,至今已有四年有餘。且不論目前那方勢力取得優勢,單從也門民眾的惡劣境狀來說,戰爭也需要暫停或者最終結束了。最近的這次會談就是以聯合國為主的外部力量的努力結果。

除了聯合國的努力之外,也門內外勢力的妥協也是這次談判的重要原因。從雙方戰爭的態勢來看,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勢力以及也門總統國內勢暫居於優勢地位,但它們並沒有絕對打敗伊朗支持的胡賽武裝的實力。再者,沙特等國際勢力也難以支撐長期的戰爭。從胡賽武裝來看,一方面其戰局不利,內部也發生了分裂;另一方面伊朗提供支持也力不從心,其本身也面臨多個困境。在這種情況下,也門戰局的內外各方都有談判的願望。



但是,我們也不能對談判結果有過多的期待,因為雙方之間的矛盾差距太大,不是在短時期內能夠談攏的。再者,胡賽武裝雖然處於劣勢,但並沒有失去戰鬥力,他們也不可能在談判中做過多的讓步。既使雙方達成停止協議,但在如何分權上雙方仍會長久爭鬥。另外,在也門還有基地組織與IS等恐怖組織,最終把其消滅與趕走也需要時間。


所以,雙方能夠談判至少是向著和平前進了一步,但離真正的和平還有距離!


姜運倉


1.按照報道,就砸也門政府與胡賽武裝代表在瑞典參加聯合國組織的第二天會談的同事,國內沙特聯軍依然在進行致命的襲擊。有報道指出:在過去的72小時內,至少有60次空襲襲擊了胡賽武裝控制區,還造成了3名婦女遇難。

2.此次會談要求在荷臺達實現停火,並尋求建立一系列信任措施,結束沙特聯軍的空襲,並開放莎娜國際機場,戰俘互換和向胡賽武裝控制區的公務員支付工資......而就在和談第二天,沙特聯軍依然在進行空襲,如何實現和平?

3.也門戰爭背後的各種勢力深度滲透,要想直接通過一輪談判就想實現和平,是不可能的。而目前美俄博弈,檯面上是沙特與伊朗的鬥爭,還有宗教的參與。而此次和談,沙特和阿聯酋代表沒有參加,這樣的談判顯然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結果。

只是,面對人道主義危機升級,未來一段時間內有人道主義停戰,還是比較現實的!


英武


也門衝突各方——胡塞武裝和哈迪政府的談判代表團5日和6日先後到達談判地;為將來的談判議題做準備。據報道,本次議題是1.重新開放也沒首都薩那機場。2.在紅海城市的荷臺達全面停火。3.紓解經濟困境,挽救中央銀行。該談判是在聯合國的特使格里菲斯要求下才同意的,但是估計談判不會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結果,因為雙方分歧太大。

談判是出於也門的人道主義危機得不到緩解,在雙方的戰火之中,人道災難日趨嚴重,聯合國特使才促成這次談判。雙方不願退讓,只能在交戰之中見真章。(圖片來自網絡)

從報道的新聞中分析,胡塞武裝依然頑強,但是後勁不足,因為荷臺達是其重要的支持通道,在沙特聯合軍隊的圍攻之下,後援支持受限,加上伊朗也在被美國的制裁之中,有些分身乏術,身不由己,所以胡塞武裝的戰鬥力大打折扣;而沙特聯合軍卻是在各國的大力支持之下,有裝備、有後勤供給,還有美國等情報支援,雖然行動緩慢,但卻是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這讓胡塞武裝頗感吃力。故此,荷臺達全面停火,沙特聯軍自是極不情願,反過來又加劇人道災難的發生,使聯合國的救援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國際社會不斷呼籲雙方停火談判,給人道主義救援提供幫助,同時用政治談判的方式解決衝突,可是雙方既缺乏信任,又缺乏誠意,一兩次的接觸談判根本解決不了實質性的問題,只能是“聊勝於無”,大家獲得喘息時間而已。

前一陣子,媒體報道美國停止給沙特聯軍加油,後又報道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停止對沙特聯軍在也門軍事行動的支持議案,其後未見下文;假如美國政策落地生根,那也是對沙特聯軍的一個警告;沙特是否接受還是未知數。

總之,也門的和平還遙遙無期。


見腫消世界


12.6日,聯合國在瑞典小鎮約翰內斯堡召開,時間大概一週。參加會議的有也門政府軍,有胡賽武裝,當然也有以沙特為首的阿拉伯聯軍!


聯合國關於也門局勢的和平會議在召開,那麼也門的和平曙光初現,但是也門能不能真正出現和平,我感覺儘管胡賽武裝參會,但是聯合國主導的會議,想當家做主的勢力太多,因而和平議程必然波折很多。

第一,也門本來是政府軍和也門地方武裝兩家的事,只要參與者多,那麼也門內政說明不可能掌握在也門政府手裡。

第二,目前地方武裝與也門政府之間最大的矛盾是表現在宗教上。也門政府屬於遜尼派,屬於阿拉伯國家中,勢力最大的派別。胡賽武裝,屬於什葉派,在阿拉伯世界裡,主要有三個國家主政的是什葉派。例如伊朗,伊拉克,敘利亞。他們三個國家都是什葉派當政!

第三,參加約翰內斯堡會議的各方,都希望把自己政治立場表現出來。因而阿拉伯世界聯軍情況複雜,時刻把自己主觀臆斷強加給胡賽武裝,因而胡賽武裝不可能達成共識。

第四,要想也門平靜,沙特為首的聯軍撤出也門,支持胡賽武裝的伊朗也撤出也門,國際社會斷絕與也門政府和胡賽武裝來往,讓他們坐下來平心靜氣包容對方,才能合作共贏。如果各自強調自己利益,那麼也門和平恐怕距離越來越遠!


錦繡中華一捧土


日前,在聯合國斡旋下,也門政府及其反對派胡塞武裝都願意派代表前往瑞典參加和談。這倒奇怪了,今年9月,胡塞武裝曾一口回絕了聯合國的好意,為何本次如此爽快呢?莫非也門的和平曙光即將到來?

其實,仔細對其中實情做一番分析,卻不容樂觀。

近幾個月來,在沙特、阿聯酋等阿拉伯聯軍的強大攻勢下,胡塞武裝節節敗退,傷亡慘重。當然也門政府軍和阿拉伯聯軍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為避免更大傷亡的發生,胡塞武裝這回不得不答應和平談判。

但是,胡塞武裝也提出了先決條件,就是一方面要確保參會人員往返時的人身安全,另外,還要求把所有受傷人員運到國外救治。顯然,這兩個條件都得到了滿足。

既然如此,胡塞武裝就可採取“緩兵之計”,以參加和談為幌子,保存實力,伺機而動,一旦傷病員身體恢復,兵力得到擴充,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很大,屆時裡應外合,必然對政府構成嚴重挑戰。

這樣說來,也門的和平前景還存在不少未知數,政府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低估了胡塞武裝,必然招致意想不到的可怕後果。為安全起見,也門政府有必要趁機肅清殘餘勢力,不給反政府武裝以喘息的機會,唯如此,和平才有保障。


(謝謝閱讀,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江淮聖手


也門胡塞武裝代表團4日在格里菲斯陪同下到達瑞典,也門政府代表團5日抵達瑞典。12月6日,聯合國主持的新一輪也門和談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以北60公里的尤漢內斯貝里城堡舉行。在和談中,叛軍胡塞武裝主張在荷臺達設立"中立區",邊門政府談判代表加尼姆指責胡塞胡裝對共識態度不嚴謹,並且在荷臺達的控制權,首都薩那機場重新開放,交換俘虜,以及外國駐的問題,都存在著巨大的分岐,即使雙方達成和平協議,因此即使雙方達成臨時停火協議,也只不過是一場臨時的停戰休整,也門的和平曙光依然脆弱,並且道路漫長,因為使得也門停火的變數太多。


首先來說,地區和平協議的達成,是需要一個大趨勢下和平環境的,我們在看看今天的世界,哪裡還有一絲和平的跡象。烏克蘭危機的發酵,中東地區"國際聯盟"對敘利亞的轟炸,火花四濺的美伊關係,美國從亞洲到歐洲對俄羅斯的圍追堵截,甚至是攪動歐洲不安的“法國黃背心"事件,背後都能看到美國的身影,所有這些,都使得歐洲到亞洲到處都瀰漫著危機和對抗,在這種大危機的國際環境下,如果去奢談什麼地區和平,無異於痴人說夢,或者是天方夜譚。最令人氣憤的是,向來以人權衛士自居的西方國家居然連合法公民的權利都要限制,真的不知道這些霸權強盜他們究竟想幹什麼?


雖然11月28美國參議院通過決議停止對沙特的軍事支持,美國防部長馬蒂斯也對儘快停火表現出堅決的態度,但是美國出於對伊朗的戰略打壓需要,又怎麼能去得罪"沙特"呢?也正是這一原因,使得特朗普政府根本就不會停止對沙特的軍事支持。更何況對於沙特來說,他和也門的關係,就相當於伊朗和伊拉克的關係,所以沙特無論出於同伊朗爭奪伊斯蘭世界領導權力的慾望,還是顧及自己切身的地緣利益因素,都使得他無法停止對也門事務的介入。而攪動中東地區的格局博弈中,幾乎有條定律,就是美國和沙特關係緊密時,就是沙伊兩國對抗最激烈和最嚴重的時刻,而胡塞武裝就成為了伊朗抵制沙特的籌碼。因此,只要是美國不緩和美伊兩國的緊張關係,沙特不放棄把也門做為自己"後院”的想法,也門是很難獲得真正和平的。


而也門和平問題難以得到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外部勢力介入的因素,這也是和也門內部部落勢力的鬥爭有很大關係的。也門政府為代表的哈希德部落長期掌握政府權力,而胡塞胡裝代表的巴基勒部落長期處於受壓迫和被邊緣化的位置,只要是兩大部落不能在國家權力和利分配方面達成一致妥協,是很難使也門有和平曙光的。也正是也門的內憂外患原因,使得本人對也門的這次談判,是否能迎來和平曙光持悲觀態度!


相忘江湖71941665


也門內戰爆發後,又有沙特為首多國部隊武裝介入,使這一帶成為又一處世界熱點。特別是沙特組織的攻打荷臺達,切斷了國際人道主義援助,使數百萬也門民眾,面臨餓死巨大風險。應該說也門政府逐漸看清形勢,已經放低身段,願意跟自己十分仇視的胡塞武裝,進行平等談判。而胡塞武裝也積極回應本次和談,使聯合國調解初見成效。

是啊!都是一個國家內的兄弟,出了問題互相殘殺,甚至還要外國進來,共同摧毀自己國家,不是自我毀滅嗎?雙方一定要民族、國家的大義為重。派別,利益集團要放棄。這樣,才能使自己國家穩定下來。

也門亂局除了內部紛爭外,沙特介入是主要原因。沙特,把自己也定位本地區小超級大國,用自己標準判定也門是非。甚至自認為擁有最先進武器,可以最低本地區想打誰,就打誰。但是,武器先進也架不住素質不行。自己組織的聯軍打胡塞武裝,也是經常被打敗,威風掃地。特別是卡舒吉案曝光,沙特丟了很大顏面,怎麼再撐得起什麼道義、正義的制高點?也使支持沙特一切的美國,也公開讓沙特不得在也門進一步動武了。所以,沙特的對也門軍事行動,只能草草收場了。這也是也門政府同意和談主要原因,沒有後盾,還怎麼打?

希望雙方能夠摒棄前嫌,國家利益為重,恢復和平,重建經濟。如果自己國家都在戰火中毀掉,不管誰佔有了,又有什麼意思呢!


張139558534


列強分裂弱國易,小國統一自強難。20世紀60年代起,世界上有兩個也門主權國家:1962年成立的阿拉伯也門(北也門)與1967年獨立的民主也門,後者還被稱為“阿拉伯世界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兩個政府有一點驚人地相似,權力鬥爭。北方在1978年薩利赫上臺前4位總統中兩位被政變掀翻、兩位被暗殺。南方毫不遜色,1967—1990年先後有5人非正常交替。南北方於1972、1979、1994年三次兵戎相見,1990年5月22日,在國際環境和地區形勢變化的大背景下,兩個也門終於統一於“也門共和國”的旗幟下。

所謂“也門的整個歷史都沒離開過內戰”,係指1962年北也門推翻王權至今半個多世紀的亂局,又以1994年劃分兩段,第一階段以“南北內戰”為核心,包括北也門王權與共和之戰,南也門內亂等,有深刻的冷戰背景。第二階段為“中央與地方之戰”,政府軍分身乏術,既要打擊北部什葉派胡塞武裝,又要應對南部分裂勢力,還有國際反恐的一環——與“基地組織半島分支”作戰,以2012薩利赫下臺、2015年初胡塞武裝佔領首都總統府為標誌,中東遜尼派“老大”沙特與什葉派當家伊朗圍繞也門之爭愈演愈烈,時年3月沙特主導多國聯軍越境打擊胡塞武裝和政府軍,也門內戰演變成地區衝突。

也門之亂,背景深刻而複雜,該國近世至今南北差異與鴻溝逐漸加大,北方保守而堅持統一(因其一直主導統一後的國家),南方世俗而力爭分治。再有教派之爭,胡塞武裝既是部落勢力,亦屬什葉派宰德系,主張政教合一,他們進退有據,對也門政局走向和地區形勢影響極大,而南部是遜尼派的天下。三有部族叛亂,南北方均有分離部族,南部的與“基地”勾結,破壞產能佔全國80%的當地石油設施。四有“基地”威脅,也門是拉登的“鍾情之地”,也門人是該組織的主幹力量,“基地分支”曾宣稱在其南部建國。還有難民問題,“自顧不暇”的也門接受90萬來自非洲索馬里的難民,他們集中在南方,不少人追隨“基地”。而在也門周邊,伊朗成為胡塞堅強的後盾,而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堅拒什葉派掌權……

也門共和國面積55.5萬平方公里,包括阿拉伯海上的索科特拉島和沿海百餘小島,人口2758萬(2016)。地理位置重要體現在兩點:地處全球石油供應的海上要道,毗鄰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

從歷史看當下,也門國內各派捐棄前嫌,尋求共識難上加難,外有沙特、伊朗兩大地區強國角力,誰也不肯善罷甘休。唯一讓人意外的是美歐及俄羅斯“置身事外”,畢竟'“師出無名”,進去容易出來難,靜待內亂因素“自生自滅”要比干涉更好。


ruixuezhaofeng


也門的和平曙光快到了,恐怕終究會淪為和利比亞目前一樣的局面。也門問題各方直到現在都沒有和談的誠意,在參加和談的同時,荷臺達的槍聲,也一刻沒有停歇,沒有誠意的、只是藉以給各自圖謀利益的和談,又能取得任何有突破性的成果呢?


這輪停火,談判是在美國的強勢介入下形成,但其實直到現在,沙特聯軍在荷臺達市區的交火還沒有停歇,沙特聯軍的目的很簡單,以打促談,即便籤署和平協議,也要再奪得,或是讓胡塞武裝吐出荷臺達之後進行。這樣以來,可以徹底斷了胡塞武裝和外部的聯繫,失去了出海口的胡塞武裝,將會對整個也門局勢,失去重要的影響力。

也門內部勢力的雜亂、繁多程度遠不低於敘利亞戰場。內部矛盾也繁多且錯綜複雜。在沙特聯軍強勢的介入下,整個也門局勢中矛盾體現在了胡塞武裝和哈迪政府之間的正統之爭。退一萬步講,即便哈迪政府和胡塞武裝之間在外界的強勢介入下歸於和解,那麼在該兩大勢力和解之後,也門其他的矛盾將凸顯出來,而且將比胡塞武裝和也門哈迪政府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

我們從一張圖來看也門內部目前存在的幾大勢力


(橙靛色區域是胡塞武裝控制區,綠色區域是哈迪政府控制區,灰色區域是伊斯蘭國和基地組織控制區)

除了上述所述三大勢力外,在也門,也就是目前名義上歸屬於哈迪政府的勢力中有兩股勢力是不容忽視的,第一個是南方分離組織,第二個是也門前總統勢力,既目前由前總統侄子小薩利赫領導的北部勢力,要知道前總統薩利赫強力控制也門幾十年,其根基穩固,雖然在和胡塞武裝火拼時被胡塞武裝奪取了很大一部分勢力,但目前圍繞在小薩利赫身邊的前總統舊部,依然很多,這批舊部包括部落力量、軍隊力量、以及薩勒曼家族力量。

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國自然不需要多做分析,一旦哈迪政府和胡塞武裝和解,基地、伊斯蘭國將成為眾矢之的。

南部分離勢力有悠久的歷史,始於南北也門時期,在南北也門統一之後,在前薩利赫總統的強勢下,開始蟄伏,但2011年也門危機爆發後,這股勢力開始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出,他們和胡塞武裝一樣,有著深厚的部落基礎和民眾基礎。目前,其歸屬在統一的“南部軍事委員會”指揮之下,與哈迪政府分庭抗禮。因為主要由阿聯酋支持,所以在沙特和阿聯酋的斡旋下,和哈迪政府暫時為了打擊胡塞武裝這一共同的目標走在一起,但雙方的矛盾其實十分尖銳,今年一月份雙方在也門臨時首都亞丁大打出手,南部軍事力量甚至一度打到總統府門口,最後在沙特的斡旋下恢復平靜。但當胡塞武裝這一共同的敵人被約束在籠子裡,雙方之間的矛盾勢必開始上升,激化。



小薩利赫被譽為是也門局勢中的一顆新的明星,其目的是追隨其叔父遺志,統一整個也門,目前由於在和胡塞武裝內訌中力量衰弱,不得已跟隨沙特打擊胡塞武裝,奪取荷臺達。但一旦外部矛盾下降,荷臺達從胡塞武裝手中易主,顯然圍繞荷臺達,小薩利赫會將展開爭奪,與哈迪政府重新撕裂。

哈迪政府系勢力實際上是沙特聯軍為了奪取荷臺達港而強行用利益手段捏合在一起,一旦荷臺達被奪下,各方圍繞荷臺達,都將開始進入新一輪的爭奪。自從大航海時代開始,誰都開始目標,一個組織、國家要發展,必須擁有自己的出海口,無論是哈迪政府、還是南方分離組織、還是小薩利赫集團,都知道,自身要想發展壯大,割據一方或是實現自己的抱負,荷臺達這個出海口是勢在必得的,這從胡塞武裝為何能發展壯大就能看出。所以這也是各方才能暫時丟棄存在的矛盾走在一起的原因。



所以實際上站在哈迪政府的角度,胡塞武裝佔據荷臺達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這樣哈迪政府才能制衡各方。所以其對發動荷臺達戰役是比較消極的,阿聯酋甚至一度試圖甩開哈迪政府收復荷臺達,但哈迪總統被沙特從利雅得揪到亞丁,推到前線來充當這次行動的名義上負責人。

利比亞當前的局面是,世俗派勢力、伊斯蘭派勢力、伊斯蘭國(極端武裝)勢力、部落分離勢力並存,各方互相制約,戰火紛飛—政治和解—戰火重啟,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也門局勢中,何嘗不是這樣,其走向,何嘗不是落入目前利比亞的局面和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