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制“蒼子油”

這裡所說的蒼子(也叫蒼子棵),在《新華字典》中的學名叫蒼耳。系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外皮有刺。其種子叫蒼耳子,中醫入藥,也可榨油。這種植物即使今天在鄉村地裡或堤坡渠邊也不鮮見。筆者幼時每到秋收季節,都會跟隨祖父去打蒼子(捋蒼子),等攢夠數量,秋後或冬閒時自家榨油。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筆者家鄉被視為荒草的蒼子棵幾乎到處可見。除堤坡渠邊閒地處,莊稼地裡也有,特別豆子地裡更多些。因它幼苗長相似豆類,農民鋤地時往往因粗心將其留下。到秋收時,蒼子棵大多能長到齊腰或多半人高。其果實也由綠變黃,漸漸成熟。捋蒼子要看火候,嫩綠時雖個頭兒不小,但曬乾後發癟,影響出油量;但過了成熟期,就會秧死葉落果實掉地。在蒼子自然落地前,用手輕輕一捋就能離枝時正合適。

祖父享年94歲。在80歲前幾乎每年秋季都要去捋蒼子。他肩背一隻筐頭,帶一帆布口袋(不易沾掛袋壁),兩臂套著套袖。什麼地方蒼子棵多早已瞭然於胸。雖蒼子混身是刺,但掌握了成熟火候和輕重手法,其實並不扎手。每次回來橫在揹筐上的口袋幾乎裝滿。回家經涼曬存於閒屋。存夠制一次油的量叫“一道”,每年至少一道,多時二、三道。

待秋末冬閒時,將原存蒼子整理乾淨分多次上鍋幹炒。炒的火候全憑經驗,火候過大過小都會影響出油量。將炒好的蒼子用石碾子碾軋,之後用篩子分離其外皮和內中粉面兒。外皮是冬天燒炕的好燃料,內中粉面兒則是最後出油的原料。再把粉面兒放石碾上反覆硌軋,因內含油性大,粉面逐漸潮溼成餅而沾於石滾上。此時邊用鏟子剷下繼續硌軋,因這是出油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將硌軋多時已形成的油餅放入鍋內,加適量水,點火稍事加熱,用表面光滑的木棍或大擀麵杖反覆在鍋中攪動。此時鍋內表層都是油,再用大葫蘆光滑的底部在油麵上反覆輕輕漂沉,儘量使油向鍋面表層集中。接下來就只剩用勺往容器中舀灌明澈透亮的蒼子油了。一道少者出油五、六斤,多時竟能超過十斤。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村生活較困難。我家購買食油很少整斤的,多是每次二、三兩。香油罐中油勺實際就拇指蓋大小的一圓形鐵片兒,勺滿不過幾滴。七口之家每月多半斤油。有了這零成本的蒼子油可就敢奢嗜一回了,包餃子敢多放,年節時還自家來個油炸排子、饊子、炸糕之類。蒼子油的質量僅次於芝麻油,與現在的豆油、葵花籽油不相上下。有時每年做兩、三道蒼子油,常分送親戚們也沾點光。

出過油後鍋裡剩下的是蒼子醬,是很好的種植肥料。困難時期也有人家直接食用,但個別也有與野菜搭配不當而中毒身亡的。如今人們生活富裕了,即便還有蒼子棵,也無人再費事捋蒼子自制蒼子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