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传媒大眼导读

江湖侠客,快意恩仇;历史长河,名士风流……摊开华语影视剧的卷轴,古装题材显然是无可取代的存在。从徐克的《新龙门客栈》到李安的《卧虎藏龙》,从郑少秋的《戏说乾隆》到赵薇的《还珠格格》,亦庄亦谐、轻松愉快的古装影视剧曾经承包了多少人的珍贵记忆;所谓的侠之大者、快意恩仇,不仅被称为成人世界的童话,更是惊艳过世界的中国风采。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可仔细想想最近这几年,古装戏已经从题材丰富的历史、神话、武侠、戏说逐渐向单一的形态蜕化,“古偶”竟然成了古装戏的所谓主流,而收视群体也逐渐朝着90后甚至95后缩窄,能够拿得出手的优质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2018年,古装影视剧依旧延续着青黄不接、萎靡不振的势头。电视剧领域,古装配额加上审核收紧,几部迟迟未定档的大剧都被传与“篡改历史”有关,唯有网播平台和几部试水深夜档的周播剧可供解馋,却依然难突破口碑与受众的壁垒。电影就更别提了,陷入视效怪圈的古装大片们,差不多可以跟扑街预定划上等号了……

清醒一点吧,上一部豆瓣评分9.6的古装戏已经播出十年啦!

古装影视剧并非难出精品,甚至可以反过来说是最容易出彩的创作题材。目前,拿下豆瓣国产剧最高分值9.6的四部作品,其中两部就是古装戏。不过距离近日被大家再次重温的《大明王朝1566》首播,已过去整整10年的光景。之所以没有把87版电视剧《红楼梦》拿出来说事儿,是实在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人家已经是30年前的“老前辈”了。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说到这个话题,不妨再看看近期上档的各部古装戏都是哪些选手在战斗。不统计还真没注意,不声不响中已有10余部古装作品在今年面世了。其中摘得口碑头筹的,是由小戏骨翻拍的儿童版《水浒传》,不知道这个结果会不会让其他在榜的成年人作品有一点点脸红。进入统计的13部作品中,6分及格线以下的作品竟占了近70%的比例,翻拍自经典IP的《寻秦记》更是直接跌至2.3分的水平,这样的成绩也是相当亮眼了。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将上面两份数据放在一起比较,不难看出古装影视剧在外衣披裹下的内核正在发生着变化。

口碑榜上的入围作品,多以正剧为主,且大多来自历史题材或文学原著改编。情景喜剧《武林外传》和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琅琊榜》可谓两匹黑马。这一组作品的特色,在于描绘一段岁月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悲欢离合,从架构到格局,不说多么恢弘大气,至少也算得上有血有肉。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近几年来播出的古装戏,其中的奇幻元素明显增多,男女主角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成为剧情的最大支撑,演员几乎全部由新晋小生小花包揽,剧本也多数改编自热门网文。这样的东西往往存在价值观单一、剧情单薄的明显特征,看起来的确是轻松不累心,但看过以后能够留下来的记忆点,似乎所剩无几。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虽然常常有观众吐槽国产影视作品的种种弊病,但至少在现实主义题材上,还是有一些作品可以撑得住场面的。相比之下,只有古装戏的退化速度显得过于惊人,不仅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已久,就连逍遥哥哥和灵儿妹妹也很难遇见了。这十年当中,中国古装戏到底是遭到了什么毒手?

跟风、注水、圈快钱,到底是谁“毁”了国人的古装梦?

古装剧由百花齐放到日渐式微,曾经的“大爆”成为不得不忽视的关键转折点。2011年爆红的《甄嬛传》之后,宫斗与大女主一发不可收拾,《武媚娘传奇》、《芈月传》、《如懿传》前赴后继,还有《大明皇妃》、《扶摇》、《独孤皇后》虎视眈眈。同年的《宫》、《步步惊心》,将古偶、IP、流量小花带进了观众视野,同时又将古装戏进一步向年轻化压缩。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正是在这一客观大势下,古装戏正式陷入“跟风”浪潮。网络上稍微有点名气的古言、玄幻类小说,都被当作IP进行开发。没演过一两部大女主的古偶剧,都不好意思管自己叫一线女星。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大量的跟风之作中,却鲜有作品能够超越前作。为收回成本,古装戏也开始频频出现注水现象,动辄50集已成为起步标准,割裂剧情的硬性植入广告更是让人啼笑皆非,原本最受观众欢迎的此类作品,却在圈了一波快钱后再也做不出经典了。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与立意和内容上的萎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古装戏倒是为一场场百转千回的恋爱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比如更加飘逸美艳的妆发,动辄家门被灭的悲惨身世,不受唯物主义影响的没完没了的投胎转世,打起来以一敌百、金光漫天的超能战力……

如果说在现实主义题材中谈场恋爱还要被买车买房这样的事情束缚住手脚,那么在古装戏中,随你脑动大开就可以感动四海八荒。这样看似自由又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的确是收获了不少的固定粉丝。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于是,如今的观众但凡说起古装戏,就忍不住要想当年。毕竟曾经的古装记忆是四大名著、封神聊斋、金古梁温,再没文化的废材小燕子也依旧可以霸屏暑期剧场,风光不减当年。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再放眼当下的这些古装大片,仙侠玄幻、宫斗不断。说到底不过是霸道总裁变身冷酷帝王或腹黑将军,玛丽苏披上轻纱水袖一边骑马一边飞天遁地征服全剧男性,老少皆宜的古装戏已经成为难以复制的梦。

拒绝古偶刷屏,侠义精神、名士风流才是古装片的“刚需”

长此以往的单一输出,让古装戏将自己框死在了“古偶”的圈子中。随着武侠剧逐渐退出江湖,费力不讨好的经典文学改编也少有人敢再下手。一腔热血走天下的豪情壮志,刀光剑影下的家国情仇,都被逐渐稀释直至难觅踪影。想看金庸古龙作品中英雄侠客快意恩仇的观众们,他们的情怀早已无处安放多时了。

回顾近两年口碑较好的古装戏,除了历史正剧外,就不能不提《军师联盟》系列和《琅琊榜》系列。而电影方面则是只有《绣春刀》一枝独秀。经常听见有观众说《琅琊榜》拿到9.1分是过誉了,《绣春刀》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武侠世界是夸张了,但这也恰恰说明观众对这类作品的渴望有多么强烈。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军师联盟之虎啸龙吟》取材自三国故事,但却没有原著那么曲高和寡。吴秀波、王洛勇这些品质大叔对观众的吸引,已经突破了性别和年龄的限制。一首《出师表》让无数网友泪流满面,而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隔空智斗甚至颇有当下流行的CP感。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琅琊榜》虽然在权谋方面比不了三国的天然优势,但凭借海晏河清的理想主义,以及一份情义千秋的赤子之心,让窦文涛、史航这种资深评论人都赞不绝口。

中国人怎么就拍不出好的古装影视剧了?

说到底,人人都需要正能量,而古装影视剧是可以集正义、热血、爱国主义等等情怀于一身又不违和的最佳题材,原本可以成为造梦师的这一题材,当下却如此的流于浅薄。当越发强烈的市场需求摆在眼前,古装影视剧也可以做到既不触碰审核的高压线,又能让观众喜闻乐见,这么皆大欢喜的好事,希望制作方真的能把遮住双眼的那片叶子尽早拿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