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此門為頤和園的東門。

頤和園東宮門的獅子

從東宮門進入,首先引入眼簾的就是仁壽殿,隨著技術的發展景區介紹也更加先進化,現在的頤和園景點旁邊都有一個二維碼可以掃碼聽具體介紹。

繞過仁壽殿可以看到一個需要付費的景點就是德和園,此處主要建築為大戲樓、頤樂殿和慶善堂。

德和園的門

這個圖照的就是大戲院,由於拍攝角度和光線問題拍的不是很清楚。此戲樓分為三層,遊客主要看到的還是第一層。在第一層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套編鐘,看到此套編鐘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國家寶藏中說的曾侯乙編鐘。

大戲院是三層的,仰視就是這個效果。

頤樂殿是慈禧看戲的地方。兩側的廊子 裡安排王公大臣的座位,走廊也是被封的,只能從外面看,不讓進入。走進古建築中很多時候感覺自己是個文盲,很多字都是不認識的。

頤和園萬壽山上的一個寺廟

昆明湖雖然沒有大海那麼無邊無際,但佔地面積的確很大,湖面上很多的遊船,當然遊船還是需要付費的。

昆明湖

樂壽堂前面庭院裡,一個雕刻海浪紋的石頭,上面刻著乾隆皇帝的手書:青芝岫。這塊山石長八米,寬二米,高四米,就象立在當院的一架屏風,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那個敗家石。以我的眼光來看這個石頭並不好看就是面積大。

排雲殿排雲殿建築群,始建於清乾隆時期,曾以大報恩延壽寺為主體建築,是清末慈禧太后舉行萬壽慶典的地方。

排雲殿

排雲殿側面

排雲殿側面

宮殿前面擺放的一隻銅龍銅鳳 ,是帝后舉辦朝會時點燃檀香之用。當腹內燃起檀香時,香菸即從龍鳳口中嫋嫋冒出。我國古代歷來以龍象徵皇帝,鳳象徵皇后,習慣的設置是龍居中間,鳳靠邊側。但慈禧掌權後,便將龍鳳位置顛倒,“鳳在上,龍在下”,以顯示她的權威。

仰視角度的佛香閣

從此處往上走,現在提示都是單向路,只能向上爬,爬過一層就可以看到德輝殿。

高處俯視圖,可以看到整個昆明湖

高處俯視圖,可以看到屋頂都是以黃色為基調

佛香閣側面圖

登到佛香閣這塊是看不到佛香閣的牌名的。佛香閣高41米,8面3層4重簷,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相當複雜,為古典建築精品。

佛香閣

佛香閣

佛香閣後面

蘇州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