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把《奇葩说》搬到2018年新经济100人CEO峰会的现场会是怎样一场唇枪舌战,怎样一场最强大脑的巅峰对决?

此次辩论由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和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主持,现场观众投票决定胜负。辩手包括:有赞CEO白鸦,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同程旅游集团董事长兼CEO吴志祥,闪银奇异创始人兼CEO支正春,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他们就「创业者应该是专注还是多元化」这样一个开放式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烈火熊烧的辩论。

专注方一辩

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同程旅游集团董事长兼CEO吴志祥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吴志祥

企业成功的公式=正确的战略方向+不断进化的组织能力。

正确的战略方向就是一开始要有专注的目标。在企业刚开始时,你觉得仿佛做什么都可以,当我看到旅游和互联网可以结合在一起时,具体怎么做我并不清楚。但我觉得可以从效率方面入手,经过15年的努力,才成为今天甚至世界上有影响力的旅游企业。

不断进化的组织能力,大家知道,每一个行业的学习过程绝对不是看完几本书,听完几个教授的课就了解了。对于核心团队来讲,如果专注的方向不一致,今天研究旅游,明天研究别的行业,将会是对创始团队注意力和精力非常大的挑战,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才能加深一个团队对行业的理解。

多元方一辩

有赞CEO白鸦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白鸦

企业应该专注还是多元化,这个话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命题。

一个企业的存在从经营角度来看只是为了增长,从另一角度来看,它存在就是为了完成使命。比如阿里巴巴是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所以淘宝是一个手段,做菜鸟也是一个手段。另一方面,腾讯如果说自己想做一个让人尊敬的科技公司,为什么还做网络游戏,还要做电商。所以使命和手段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

表面来看好像世界上有一些企业因为专注而成功,坚持就成功了,但是我们看到更多是专注之后变得不专注了,坚持变得不坚持了。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小米,之前坚持在网上卖手机,后来开始搞新零售了。你能说他是专注吗?他只是在坚持小米的使命,至于在网上还是线下卖,卖手机还是充电宝,只是一个手段而已,哪来什么坚持。

最后我想总结,一个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保持增长,什么手段有效就怎样,所有有效手段一定不是专注于某一个点而是多元化开发。

专注方二辩

闪银奇异创始人兼CEO支正春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支正春

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的专业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否则如果各位想买房子,就只能自己联系水泥厂、木工。

企业为什么能专业,专业意味着不断在一个点上增加规模。比如优信二手车,每一辆价格都不一样,如果批量采购,就会有13%-14%的折扣,这就是专业下的规模效应。

第三,无论是从生物学还是物理学都会发现,越往下走,越单一。如果你看到了繁花,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分子,如果你看到的是烈酒,说明你不懂原子,如果把世界解构得更深更细,你会发现世界是简单唯一的。

最后我讲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熵增加原理,多元化意味着更加的烦乱、复杂。腾讯当年说我连接大家,让大家有更好的沟通工具。突然发现他做游戏了,不仅沟通还要快乐,腾讯更大的时候,还有生活场景、医疗领域的覆盖,他本质没变,还是聚焦到人类最本质的诉求,让世界更好,让效益更高。

多元方二辩

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王翌

感谢对方辩友神助攻,接下来我就针对他的四点一一进行反驳。

第一是分工和生产效率。分工有很多层面,所谓生产效率提升,就不得已要专注,阿里全都多元化了,你敢说你创新的效率比阿里更高?

第二,规模效应。这一点听起来很牛,但今天看到很多公司大而不强。人类长河有一小段时间是工业时代,现在还有多少哪怕是50年代,60年代的大象企业活着?因为他没有尝试多元化发展。

第三,人类进化理论很匪夷所思。大家知道世界上没有造物者,人类发展不是人类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多样性的,人类祖先是从海底到陆地到猴子等慢慢变成人的,没有多样化的变异和尝试,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四,熵增加原理。这个原理就是在说这个世界走向多元化是一个历史大趋势,不可逆的。

多元方三辩

优信集团董事长兼CEO戴琨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戴琨

8分钟时间,我主要讲3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想让大家再次关注我们多元化的团队。先是白鸦打了一套太极拳,迷惑了对手也迷惑了你们。接着王翌总来了一套降龙十八掌,我的目标就是帮大家总结一下,变成大家都可以学习的武林秘籍。

第一,多元化是很重要的。对所有公司来说,目标是增长,服务好你的客户,当公司从专注的产品转向于自己专注的客户时,你需要增加服务的能力,多元化就成为企业发展的终局。

第二,王总的降龙十八掌,我觉得第一点是专注是暂态,多元化是常态。请对方选手驳斥这个问题。还有一点从企业经营角度,我们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结构,业务结构,最终才能成为一家大公司。

第三,最后我想向对方补几刀。比如吴总的一辩还有支总的二辩有很多漏洞和错误。首先吴总说专注公司成功多,其实不对,多元化的公司成功的多,比如腾讯,阿里,京东,Facebook,苹果也在做汽车,谷歌也做自动驾驶。

其次,多元化不是胡来,有很多公司在多元化中没有注重分析导致自己多元化结果不对,不能证明多元化战略是错误的。再次,能力不是多元化的限制,即使是阿里铁军出来创办了各种包括零售、人工智能的公司。最后,人类是多元化进展的结果。

专注方三辩

APUS创始人兼CEO李涛

史无前例!六位创投大咖现场互怼,最佳辩手惊现黑马

▲李涛

刚才主持说三辩时候要一剑封喉,只有专注才能一剑封喉。

首先我要回答对方三辩的问题,到底专注是暂态还是多元化是暂态。在座每一位无论是人生成长还是职业化选择,专注才是真正的稳态,多元化只是从低维度向高维度的过渡。

今天腾讯专注做人与人的连接,满足人所有的需求。实际上,腾讯也是从低维度不断向高维度在演进。

对方一辩和二辩我也总结一下,一辩的观点是为了生存怎么都行。二辩是为了多交女朋友尽量多元化。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做多元化,一种是找不到方向,一种是从一个方向走向另一个方向。第二种人当他们成功后才开始做多元化,因为他们要进入到另一个维度。绝大部分公司因为专注而成功,因多元而死亡。

二辩说很多人因为不得已而专注,这句话暴露了所有事物的本质,当你走投无路、迷茫时,什么能让我们生存下来?是专注。

江南春总结:虽然大多数人心里都更接受专注,但我猜这次观众要投票给多元化了。辩论比赛最重要的就是情绪代替真理,技巧代替真理。

持续近1个小时的辩论在辩手们妙语连珠以及观众的掌声连连下结束。最终胜出方果然如江南春预测,多元化方得到了超66%的观众投票,最终胜出。而最佳辩手也花落多元化一方的二辩,英语流利说CEO王翌手中。

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为最佳辩手王翌颁发了首位2019年新经济100人CEO峰会特邀嘉宾席位。

新经济的发展重新定义了中国公司在本土乃至全球的经济活动,打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疆域,不少新经济领域的优质公司,已经不能用过去的眼光来定义它们。在跨界竞争中,公司与业务成功运营的方式也被改写。

本届峰会的主办方新经济100人作为一家专注新经济的创投服务平台,探索并挖掘新经济领域有望超百亿美元的公司,助力创业,成就传奇。

新经济100人温馨提示:以上观点只适用于辩论,不代表各位CEO现实公司运营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