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這是2006年,美國《時代週刊》亞洲版對“漢語熱”的評論,而來自國家漢辦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除中國(含港澳臺)之外,全球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數已逾1億人。

漢字的神奇之處在於,一個孩子只要熟練掌握三千個左右的漢字,就可以毫無障礙的閱讀報紙,即使有詞彙上的缺失,也可以“望文生義”猜中一二。相比之下,英語為母語的孩子即便掌握了八千個單詞,在閱讀《華盛頓郵報》時依然會遇到大量生詞。

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2016年9月,英國教育部推出“卓越漢語教學”項目,投資100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804萬元),計劃4年內培養至少5000名能流利使用漢語的中學生,同時培養100名中文教師。英國政府更是提出,2020年漢語學習人數要達到40萬。

如今,英國已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讓其成為英國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曾呼籲該國兒童:“不要再學法語,改學中文。”

法國目前也在積極推動漢語教學。法媒稱,法國十年間學習漢語的中小學生人數翻了四番,漢語已成為初、中等教育階段位列西班牙語、德語、意大利語之後的第四大“第二外語”。

在德國,漢語已經是許多州的中學會考科目,而在俄羅斯,當局也將漢語科目考試列入俄羅斯國家統一考試,已進入測試階段。

據美國漢語教師協會統計,全美中小學在學漢語人數佔全部在學人數的2/3,達到40萬人。而2017年11月,一條來自硅谷的保姆招聘啟事中,僱主為嬰兒保姆開出了11萬到13萬美金的年薪,但前提是保姆要會中文,很多人猜測,這條信息背後的僱主,很有可能是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

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夫婦

漢語熱的升溫和以面向全球開展漢語教學、傳播中華文化為職能的孔子學院的發展緊密相關。自2004年創辦以來,孔子學院發展迅速。截至到2017年9月,已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516所孔子學院和1076箇中小學孔子課堂,各類學員210萬人。

意大利那不勒斯東方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徐海銘表示,以前在歐盟國家,漢語通常位於第三外語的位置。第一外語一般是英語,第二外語是法語、德語或西班牙語等,但現在,漢語有時是與法語、西班牙語並列的第二外語。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報道,英國最大的僱主組織——英國工業聯合會發佈的調查結果顯示,擁有外語技能的員工大受僱主歡迎,其中漢語人才備受熱捧。此次調查針對291家英國公司,其中,近2/3的受訪企業表示需要外語人才。在最受僱主歡迎的外語中,漢語的歡迎度達到31%,成為除歐洲語系之外最受青睞的外語。

最新調查顯示,中文已經超越了法語、西班牙語、德語成為英國最好就業、工資最高的專業。

統計數據顯示,英國的中文專業畢業生每年平均年薪達到31000英鎊,

英國《金融時報》稱,學習中文被“高智商商界人士”視為一項不錯的投資, “由於中國潛在的巨大商業機會,以及政府為科技發展定製了明晰的戰略和政策,中國在科技領域超過美國指日可待”。

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英國首相把“福”字拿倒了?

語言學教授安東內拉·索拉切也表示:“中文是一門新興語言,因為中國正崛起為一個政治經濟大國。

據國際多個權威機構預測,2017年世界經濟體產值排名中,美國以18.7萬億美元位居榜首,中國以12.3萬億美元位居第二位,中美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中國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中國的文化優勢也越來越凸顯。2016年,美國著名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稱“過去三十多年的中西文化碰撞,沒有使多數中國人喪失文化自信。中國人今天的孔子熱、老子熱、誦經熱、書畫熱、茶道熱、舊宅熱、文物熱、中醫熱、養生熱等,都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全球“漢語熱”迎來全盛期:如果想領先別人,那就學習漢語吧

為了讓女兒更好地學中文,羅傑斯搬家到新加坡定居,羅傑斯是這麼說的:“無論我在什麼地方做演講,特別是在西方,我會告訴人們,當你有了孩子以後,你應當讓他們學中文。因為中文將是他們餘生最重要的語言。19世紀是屬於英國的,20世紀是屬於美國的,但是21世紀將是屬於中國的,無論我們願意與否。”

也許不遠的將來,中文能夠超越英文,成為全球第一通用語言,因為18世紀時,英文也只是一個地區性的語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