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的小村莊流傳著楊家將的傳說

橫頂村,一個深藏在山峪中的小村莊,不僅有完整的廟宇體系,還有許多典故和傳說。

齊魯古道 千年古槐

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的小村莊流傳著楊家將的傳說

五里橋東面

在古代,橫頂村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眾所周知,青石關古為齊魯通道的咽喉,而從地圖上看,橫頂村距青石關大約10公里,位於原山山脈北側,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村中的幾棵古槐便是證明。

歷史悠悠,滄海桑田,曾經的小樹已跨越數百年,成為參天大樹。它們見證了昔日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的繁華景象。

在橫頂村,至今還有3棵古槐,樹齡都在800年左右,已被列入古樹名木保護名單。

橫頂村有“三行”

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的小村莊流傳著楊家將的傳說

五里橋西面

別看橫頂村人口不多,但在明末清初時,村裡也是極其熱鬧的。“我小時候常聽爺爺講,橫頂村裡有‘三行’。”邴篤忠說的“三行”即學行、武行、商行,其中,商行最具代表性。

橫頂村位於交通要道上,久而久之,有經商頭腦的人在村裡開設了客棧、商鋪、貨棧,以及賣水、賣飯的攤子。

所有商行中,陸家商行最為突出。陸家三兄弟靠趕牲口搞運輸起家,運輸糧食、布匹、繭絲、煤炭和瓷貨,從博山到徐州,每40里路就有一個陸家店,發展到了99鞭騾子。“一鞭是9頭騾子,99鞭應該是891頭騾子,那是相當厲害了。”村民欒兆堂說。

五里橋上的神秘羊頭

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的小村莊流傳著楊家將的傳說

五里橋上的羊頭

除了古廟、古樹,橫頂村還有很多傳說故事。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當屬五里橋和楊家將的傳說。

欒兆堂說,“羊角”的萊蕪音是“羊夾”,即楊家。羊角具有橫頂的功能,所以村子原來也叫楊家橫。關於楊家橫,村裡祖祖輩輩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當年楊家將出兵作戰失利,被困在村西的深溝中,故而得名楊家困,後習慣叫楊家嶺,再後來改為楊家橫,村中東、西兩廟碑中均有記載。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村子才改名為橫頂。

楊家將的“試刀石”

在連接齊魯兩國的要道上的小村莊流傳著楊家將的傳說

羊角印

除了橋上的羊頭,在橋東的山頂上,還有兩塊有直豎裂縫的大石頭,村民說它們是楊家將的“試刀石”。“傳說楊家將被困在這裡的時候,還不忘操練兵法,就用山上的大石頭來試驗刀夠不夠鋒利。”欒兆堂說。

從西廟泰山行宮到杓山,道路曲曲折折,全都是山對著峪,峪對著山,中間是小路(現已修成水泥路面)和溪流,像人的牙齒一樣錯開,當地人稱這種自然景觀為“七十二咬牙峪”。特別是從西廟到五里橋這段路,遍佈著各種自然景觀,出名的除了“羊角石”“試刀石”“仙人橋”,還有“聚力石”“羊角印”等等,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