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應該喜歡能頂嘴的孩子

父母都不喜歡頂嘴的孩子,權威受到挑戰,心煩、不爽。但其實父母都應該更喜歡能頂嘴的孩子,因為孩子能頂嘴,正說明你教育之成功。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做過一份研究,將兩歲至五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平時喜歡頂嘴,反抗性較強,另一組平時乖順,反抗性較弱。

結果發現,反抗性較強的孩子中,80%的長大以後獨立判斷能力強;反抗性較弱的孩子中,只有24%長大以後能夠自我行事,但是獨立判斷事情的能力仍然比較弱,常常依賴他人。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以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父母應該喜歡能頂嘴的孩子

想象一下,一個乖巧的孩子,懂事溫順,無論你給他提什麼要求,即使不滿,依然會去做,不會頂嘴,也不會有怨言。

這樣的孩子以後會怎樣呢?他會延續之前一貫的行為,無論外界如何壓迫他,無論外界的要求有多麼不合理,無論自己內心有多麼反感。

他都不會反抗,只會順從。他會活得很窩囊。相反,日常生活中能敢頂嘴的孩子,會優秀很多:

·他們敢於抗爭。“對不起,讓我不爽的事情,我不幹。”

·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這是我的私事,請你不要指指點點。”

·他們敢生氣。“我才不會忍氣吞聲,不爽我就會說出來。”

·他們不會在心裡壓抑太多情緒。明明內心反感,依然要壓著情緒去做事,這非常可怕。但敢頂嘴的孩子你不用擔心,他們不爽一定會說出來,哪怕面對強權,也敢於據理力爭。

而這些品質,將會是孩子生活的盔甲,在這個驚濤駭浪的世界中,隔斷世界對他們的攻擊。

父母應該喜歡能頂嘴的孩子

所以,當孩子頂嘴時,先別忙著生氣,別忙著扣帽子:“呦呵,還敢頂嘴!”給他足夠的耐心和包容度,安靜地,平等地聽他申訴。

無論他是否犯錯,無論他的頂嘴是不是有理,只有給孩子一個空間,他的枝葉才能散開,所以做父母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別在孩子還沒說話之前,就嚇得他不敢吭聲。

事實上,你甚至可以認為,你不是在聽他頂嘴,而是塑造他不卑不亢、捍衛自己權利的品質,孩子能頂嘴,是成長,是自我保護。

難道這不就是你們期望的樣子嗎?作為父母,我希望你們能明白:唯有當孩子在你這裡不是奴隸時,他們才能在別人面前也不是奴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