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師教齡津貼的四個檔次,18年有望調整嗎?

豆苗微視

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大家猜一猜,建議取消教師節的人群應當是哪些?

其實有的人可能沒有猜出來,最希望取消教師節的人都是老師,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咱們再回到問題上來,關於津貼補貼的發放問題,國家有著自己的政策決策,但是3元5元七元十元的津貼標準已經存在了不知多少年,彷彿這個標準是乎不打算改變,所以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關文件。對於這道題的答案,我們幾乎有一個確定性的答案,那就是短期內不會更改的。

還有一個問題,所有的人員需要注意,那就是螞蟻腿也是肉。

當前教師問題的重中之重,並不是這個津貼補貼,而是職稱的改革,所有的教師對於職稱的盼望,或者說對於工資薪酬的變革,有著極大的迫切,全國各地,由於發展不一樣,造成的有的地方的工資特別的低,當然有的地方也特別的高。但是總體來講,無論教師的這個工資高低,在當地都是處於低級的,所以說造成了很多的教師,冒著風險在對外補課。

今天下午有空在網上看了一篇,關於華為去年總收入的一個文章,上面有寫道,華為其實沒有什麼人才,只是把錢給了高高的,所有的人都變成了人才,其實我想教師這個職業可能不能這樣操作,但是另一方面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師德問題肯定與收入掛鉤。我們不排除有的人高高在上,品德高尚,幾乎是不食人間煙火,但是在大多數情形下,每個人都要生存,每個人都想生活質量提高,所以我們也不能要求只有教師開心的領取自己的低工資,而不去想辦法去多搞一些收入為自己的家庭子女,提高生活質量而努力。

其實我們大家就是聊一聊,說一說,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或一群人能夠決定的,這是社會性質決定的。或者說是由當前的社會狀態決定的。既然改變不了,那麼就服從他,安心的工作吧,不要再想三想四了。


心理學與小學語數英

我們的教師教齡津貼確實不是很高,只有十元左右,而且是根據教齡來的。確實不是很高,應當予以調整。

但是教齡津貼,這是事業單位工資構成的很小一部分。

就像我們的獨生子女補貼一樣,青島市已經多年執行6.5元的標準了。對於職工的效力真的不是很高,連1%都不到。

我們的事業單位工資,尤其是教師的工資,教齡補貼只是象徵性的。

大多數工資是執行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的。

而且教師還有對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的10%提高額。對於青島來說,能有300-400元呢。

另外還有兩個基礎性效益基數部分和非基數部分,以及事業單位獎勵性績效。

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補貼。住房增量補貼,住房租金補貼,物業補貼,保留補貼。

另外還有中秋春節等的過節費,和年終的一次性獎金。

這些待遇加起來就遠遠超過普通工人了。

其實在對於我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最主要體現我們工作年限的,就是我們的薪級工資了。

由於我們需要保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一致性,並不能在教齡津貼上對教師有過多的傾斜,所以,一直就是保持現在一個低標準的程度了。

不過,今年國家通過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要求提升教師工資,發揮教師作用,重視教師國家工作人員的地位,強化教師隊伍建設。說不定會將一千多萬的事業單位教師崗位,單獨做一套工資管理制度也不一定。

總之,未來我們國家對教師是十分重視的,也希望我們的教師能夠發揮職業熱情,為我們國家培育更多的人才。


暖心人社


18年有望調整!

漲教齡津貼我想與自媒體發文一樣,閱讀量越大,推薦量就越大,最後是一哄而起,成為爆文。題主出了希望漲教齡津貼的題目,大家一呼籲,說不定今年教齡津貼就調上去了!

教齡津貼是為鼓勵中、小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技術學校的教師、幼兒教師長期從事本職業發給的一種崗位津貼。從1985年開始實行。教齡津貼分四檔,最高十元封頂,時至今日,沒有調整的跡象。


漲與不漲國家一定是有一個權衡統籌的問題。這會涉及到各機關事業單位各行各業的津貼補助問題。國家大了,是津貼如果全漲,不會是小數目。如果只提高教齡津貼恐怕不太現實。倒不如把教齡作為一個隱性的指標納入到教師工資裡面,我想國家已經這樣在做,以後也會這樣規劃。

作為教齡津貼發展到現在最多每月10元,只是一個象徵性的了。成為了歷史上尊師重教的一個見證。在增長難料的情況下,各位就權且把它當成一個美好的記憶吧。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現在的教師待遇都很好,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在增加,每年投入逐漸增大 ,還有寒假和暑假,教師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尊敬。

可是教師的教齡津貼一直都沒有加過,教師的教齡津貼幾十年都沒有增加過,都是3元、5元、7元、10元四檔次。


教師教齡津貼執行範圍 是這樣的:中等專業學校、教師進修學校、技工學校、普通中學、職業中學,盲聾啞學校、小學、弱智兒童學校和幼兒園的公辦教師,均可實行教齡津貼。並且津貼的標準都差不多。

教齡津貼的發放標準是這樣的,教齡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每月發3元;教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每月5元;教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每月7元;教齡滿二十年以上的,每月十元。這樣的發放標準已經執行了幾十年了,現在還照常執行。教師的教齡津貼雖然沒有變化,可是老師的收入越來越好,教師這幾年工資收入越來越高,國家對教師的待遇逐漸增加,教師的職業越來越受到尊重,教師的社會地位逐漸受到人們的尊重,我想教師這個職業會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尊重。




今年調整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我們教師雖然教齡沒有多大的變化,可是工資待遇已經不錯了,國家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教師的待遇越來越好,我相信不要幾年,教師這個職業就會變成人人羨慕的職業。


紹明伊文

教師教齡津貼制度曾經是黨和國家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教育,關愛教師的一項重要舉措,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及時進行改革,就會出現弊端。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6年,我國普通小學專任教師為578.9萬人,初中階段專任教師為348.8萬人,普通高中專任教師173.3萬人,教齡津貼的問題涉及面廣,需要認真思考。

1.教師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階段

從1952年開始我國教師實行職務等級工資制。期間,小平提出,要研究教師首先要研究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制度。此後,教師工資制度不斷完善。1979年教師工資改革注重引入績效考核,規定教師升級要經過考核、評比、擇優升級。

2.教師工資引入津貼制度

90年代,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依據按勞分配原則建立不同行業、不同特點的工資制度,與國家機關工資制度脫鉤。



3.教師津貼制度不斷健全

1985年國務院《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改革方案》提出,除了按規定發給工齡津貼外,另外分別發給教齡津貼,

8月,提出實行教齡津貼制度,而且還對教齡津貼執行範圍、教齡的計算方法等作了具體規定。

4.教齡津貼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

80年代實行的教齡津貼制度,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於教師職業的重視和尊重,當時,教齡津貼能夠佔教師工資比例的十分之一,對於提高教師收入,激發教師職業榮譽感和工作積極性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教齡津貼標準30多年來沒有變化的確值得探討,教齡津貼佔工資的比例由原來的十分之一變成現在的千分之一,教齡津貼制度已經失去了其激勵作用,形同虛設。



5.教師工資水平同比較低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不斷增加教師工資收入,但是,同其他行業相比,教師工資水平依然不高,據統計,1995年教師平均工資5435元,在16個行業中位列13位。進入新世紀,在教師收入待遇當面逐步調整,效果明顯。



6.教師收入與職稱掛鉤

2014年開始,中小學實施教師職稱改革,從低到高依次為三級、二級、一級、高級和正高級,同時,教師工資(基本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津貼工資)同職稱掛鉤,從而拉開了檔次,不同級別的、不同職稱等級的教師收入差距不同。


7.新時代尊師重教,重振師道尊嚴

至於2018年能否提高的問題,還是讓我們看文件吧。

2018年初出臺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是一份開創新時代的文件,它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其核心就是提高教師地位、榮譽感、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用教育部長陳寶生的話說,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重點做6件事情:“一提、二改、三育、四用、五保、六尊”,“一提”就是提高地位、提高待遇;“二改”就是改革教師編制配備制度,改革教師准入和離職制度;“三育”就是要振興師範教育;“四用”就是用好教師,給他們壓擔子,指路子,出點子,給位子,發票子;“五保”就是提供經費保障、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六尊”就是全社會要提倡尊師重教,重振師道尊嚴。

教師教齡津貼的問題,是一個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現象,該項制度曾經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在特定歷史時期曾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是,時至今日,該項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也需要與時俱進,進行改革。《意見》的出臺和教育部長的講話,令人振奮,讓人欣慰。


吳山天風HR

為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鼓勵教師終身從事教育工作,我國從1986年7月1日起,開始實行教齡津貼制度。

教齡津貼標準:教齡滿5年不滿10年,每月3元;滿10年不滿15年,每月5元;滿15年不滿20年,每月7元;滿20年以上,每月10元。10元封頂。

從1986年到今天,教齡津貼制度已經實施了32個年頭。當初實施的時候教師工資人均50左右,教齡津貼人均五元,差不多佔了十分之一,是很大的一筆收入,對於改善教師的待遇,起了重要的作用。



這32年,教師的工資一直在增長,從50漲到了5000左右,幾乎漲了100倍,但是教齡津貼一直原地不動,似乎被人遺忘。

32年前的五元,可以買30斤大米,100個雞蛋,可以繳納一個孩子一年的學費。32年後的今天,五元連一碗麵條都吃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很多教師一直在呼籲增長教齡工資,減少職稱工資帶來的巨大差異,按照這部分教師的設想,

教齡滿5年不滿10年,每月300元;滿10年不滿15年,每月500元;滿15年不滿20年,每月800元;滿20不滿30年的,每月1200元,30年以上每月1500,1500封頂。

提高教齡工資才能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同意的贊一個!


胡楊傳說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自己讀大學時,每月發的師範生補貼,我問了老學長和新學弟,表示好像也一直是86塊。

一些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讀書的老師,表示在他們那年代,這份補貼頂的上當時一個月工資了,而且那時候讀師範不用錢,每年拿完補貼甚至還有剩錢。

而到我讀書那年代,這補貼只能說聊勝於無了,只是表明,我們身份和別人不一樣,國家還關心著我們。

時代不同了,目前國內房價都翻了好幾番,我很多老同事說當年幸虧咬咬牙買了房,遇上後來漲工資了,現在生活終於幸福點了。教師經過幾輪漲薪潮後,應該說目前的待遇還是不錯的,雖說比不上一些銀行國企公務員的工資,但總體來說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



教齡津貼目前來說形式意義大於經濟意義,因為從薪資福利結構的其他方面來看,教師薪資是有大幅度提升的。

至少來說,作為一名教師,是老有所依的,我們應感到幸運。國家今年也一直強調要真正讓老師幸福起來,成為真正令人尊重的職業,相信不會是張空頭支票。


各位同仁們,擼起袖子加油幹吧,雖然工資不多,但我們還有學生的一張張笑臉啊,我們在為一個個家庭的未來創造著“隱形”的財富啊!

以此共勉!


勵使學佳

教齡津貼最高十元,實在太低

如何看待教師教育津貼的四個檔次:3元,5元,7元,10元?今年會調高嗎?



我只想說,教了20年,教齡津貼才10元,實在太低了。

20年教齡是個什麼概念?按80歲算,佔了人生的四分之一。

10元津貼什麼概念?割不到一斤熟牛肉,一斤牛肉45元。

人間有兩件事最公平:

一是死,每個人都得死。

二是教齡津貼,按教一年,給一年,不存在潛規則。

可是,86年實行教育津貼,30年未漲一分,太低太低了,很傷人心,一年僅有幾元,最高才十元。

教育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基礎,老師們為國家培養了大量人才,切實提高教齡津貼,一年教齡增漲百元,給園丁一個動力和尊嚴。


打工作家劉金山

教師有教齡津貼,這是國家授予教師的一項權益!

教師的教齡津貼分以下四個檔次:就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5--10年,每月津貼3元。10--15年,每月津貼5元。15--20,年每月津貼7元。20年以上每月津貼10元。

這個政策是1986年開始執行的。曲指算來,已經32年了,那時上會買菜花的是分分錢,比如說白菜一斤二分錢,一個白菜也就是一兩毛錢。這3、5、7、10、在那時可起點作用呢!

可是,時隔32年的今天,這3、5、7、10可以忽略不計。但,它缺還掛著響噹噹的招牌,即確有些不、配、套!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是個大,大的大家庭,家裡包含著說不清的事項,千頭萬緒,千絲萬縷。要進行:城市建設,交通水利,通訊電力,環境改造,醫療教育,衛星發射。等等。近幾年又抓農村建設,還有😳具體到個人的許許多多的社會遺留問題,不是都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清理完善嗎?!所以我們要理解國家,心平氣和地等待。



至於教師的教齡津貼,今年漲不漲?還沒發現此類政策。不過,根據我黨,我國政府向來是以人為本!既然有人提岀來了,我認為,漲是遲早的事,可能也不會過長!!!


獨石橋

如何看待教師教齡津貼的四個檔次,18年有望調整。

為了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物質待遇,鼓勵教師終身從事教育工作。1985年,把每年的公曆9月10日,確定為教師節,從1986年7月1日起,開始實行教齡津貼制度。在1986年,3、5、8、10元相對於教師幾十元的工資,教齡津貼佔教師工資總額的十分之一左右

教師節,教齡津貼是黨和國家尊師重教的重要舉措,提高了教師的社會地位,激發了廣大教師的工作熱情。

三十二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齡津貼還是那個教齡津貼,教師節成了師德師風教育的節日。教師節,教齡津貼,教師職稱成為了教師吐槽最多的三件事情。

一、明確教師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師的地位待遇,讓教師真正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二、改革教師職稱制度和績效工資制度,適提高中小學中、高級教師的比例,暢通教師專業發展通道。

小眼看教育:2018年,教師教齡津貼應保持為教師工資的十分之一,同意的請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