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傷心楚漢之韓信篇:胯下犬(8)

主筆:江湖閒樂生

漢元年(公元前206年),在漢王國的首都南鄭(今陝西漢中),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大街小巷:漢王要拜大將了!漢王劉邦竟然犧牲了除泡腳之外的所有酒色享受,又是齋戒,又是築壇,誠心誠意要拜大將軍了!

自沛縣起事以來,漢軍一直未設大將軍之職,其軍事統帥向由劉邦自己親任,而如今漢王終於要設此高位了,且如此鄭重其事,消息傳出,諸將們忍不住額冠相慶,酌酒歡呼,簡直比過年還開心。

周勃對曹參道:“建成侯與丞相同為大王左膀右臂,攻城略地,屢破秦軍,戰功赫赫,冠絕諸將。今日築壇拜將,惟公則足以當之。”

曹參掩不住滿臉喜色,口中卻說:“威武侯過獎了,公木強敦厚,漢王常以為可屬大事,大將軍之位,非公莫屬。”

周勃趕緊表示不敢當,然後轉身又去恭喜樊噲說:“臨武侯與漢王情同手足,救駕鴻門,勞苦功高,真社稷之臣,共同甘苦者也。今日築壇拜將,惟公則足以當之。

樊噲在旁一個勁的傻笑。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圖:今陝西漢中拜將壇

也難怪大家激動,漢王對手下這些老兄弟們好則好矣,卻一向十分隨便,封官賜爵通常也就一句話了事,從來沒有搞過如此隆重的拜將典禮,這可真是太給那人面子了!大傢伙為劉小毛賣命了這麼多年,現在終於有人可以大大的風光一次啦!就是不知道這好事兒會落到咱們誰頭上呢?緊張緊張,興奮興奮……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終於,到了拜將的這天,整個南鄭城都沸騰了,那傢伙那場面是相當大呀,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呀,大家都湧到了新建的拜將壇下,等待這個折磨了大家許久的謎底揭曉。

開獎在即,最緊張的時刻到了!

曹參手心出汗,周勃興奮的搓手,樊噲握拳屏息。

沒有想到,打死他們也沒有想到,司禮官宣佈任命時,口中喊的卻是——有請新任大將軍韓信!

韓信?韓信??韓信???哪個韓信?

難道是韓王韓成的那個弟弟韓信?不可能哪!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韓將,憑什麼來當我們大漢的大將軍!

韓國的韓信已經站了起來,滿臉中五百萬的表情。

同名同姓,害死人喲!

壇上的漢王與蕭何,則臉都綠了:媽的,這誤會可大了!尷尬ing……

司禮官忙不迭的解釋:大將軍非韓國韓信,乃治粟都尉韓信也。

韓國的韓信恨不得立刻找個地洞鑽進去:媽的,白浪費表情了!丟人ing……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曹參周勃灌嬰等人,則全瘋了!

——什麼?什麼?什麼???就是那個寄食亭長受辱胯下犯了軍法差點砍頭還當過逃兵的韓信?是漢王瘋了還是司禮官瘋了,還是我們大家都瘋了??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反正大家心裡就是一句話:不服!

有沒有搞錯啊,我們跟著漢王打天下時,他韓信還不知在哪兒鑽褲襠呢!現在他居然做了我們的上司……啊呀呀,我們不服哇!

但是沒辦法,漢王花這麼大功夫拜將,顯然已經看中了人家。木已成舟,誰不服都沒用了。

這便是蕭何力爭拜將儀式的原因了,不這麼幫韓信風光大辦一下,韓大將軍的權威如何樹立?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而面對這一片的震驚與喧嚷,韓信毫不介意,抬著頭,邁著大步,自信滿滿的登上了拜將神壇,從漢王手中接過代表大將軍權力的虎符、玉節、金印、寶劍、鈇鉞等,雙方行君臣之禮,祝告天地,剖符結誓,經過一番冗繁的儀式之後,韓信終於正式成為大漢三軍統帥!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這一年,韓信年僅二十三歲,比項羽殺掉宋義成為楚國上將軍還要小兩歲。

數載失意下深淵,一朝得志上凌雲,人生際遇之無常,莫過於此。

這將是拜完了,但是,韓信到底有多大本事兒,誰心裡也沒底,一切還有待檢驗,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吧!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於是,典禮結束,諸將坐定,由漢王對新任大將軍進行面試,一則討論討論大漢該何去何從,二則讓大家看看,老蕭丞相拼死舉薦的無雙國士到底無雙在哪兒?

誰說招經理要先面試的,人家漢王就先招經理然後再面試,不行嗎?

誰說面試官就一定要一副居高臨下的討厭樣子,人家漢王面試人才就是一副謙恭的請教模樣,不行嗎?

因為這不是一場普通的面試,而是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對談,大漢四百年基業自此而開!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面試一開始,漢王就畢恭畢敬的向韓大將軍問道:“丞相與太僕數言將軍之能,不知將軍將何策以教寡人?”

曹參周勃都伸長了脖子:這個新上司只要答錯一句話,我們馬上往死了嘲笑他,哈哈哈哈!

韓信欠身說了句“不敢當”,便直入主題道:“大王今東向爭衡天下,豈非與項王為敵耶?”

漢王老實承認:“然。”

韓信又問道:“大王自料勇悍仁強,孰與項王?”

太沒禮貌了太沒禮貌了,明知道項王比漢王強很多,還故意問這樣的問題,這不是找漢王的難堪麼?你韓信到底在想什麼??

曹參周勃諸均勃然而起,狠狠盯著韓信,場面超尷尬的。

沒想到漢王低頭想了半天,突然哈哈一笑,瀟灑的說道:“吾實不如項王也!”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韓信對漢王的回答很滿意。一個君王敢於承認弱勢,敢於面對現實,敢於在眾屬下面前吐露真言、剖明心跡,這樣的有氣度的君王就是值得輔佐值得合作的。縱使他擁有無數缺點、犯了無數錯誤,這都可能扭轉過來,怕就怕像項羽那樣死好面子的君王,不犯錯則已,一旦犯錯九匹馬都拉不回來,除非他們自己醒悟,神仙也救不了他們。

於是韓信贊同的點了點頭,向漢王拜賀道:“恭喜大王有自知之明,臣亦以為大王不如也。項王英勇善戰,一往無前,仁愛部下;而大王好酒及色,素慢無禮,有玩世不恭之態。”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曹參周勃等霍地又站了起來,想要大聲抗辯卻偏偏無言以對,這時韓信又話鋒一轉,繼續道:“然臣嘗事項王,請以為與大王言之:項王暗啞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

席間眾人全都圓睜了眼睛,驚駭到說不出話來!

霸王之勇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鉅鹿一役,膽烈無前,飄忽震盪,勢如雷霆,天下豪傑為之屈膝俯首,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每個諸侯一聽到項羽的名頭,都會忍不住渾身發抖。韓信卻說那只是“匹夫之勇”,這可真是聞所未聞的奇論。

曹參和周勃坐了下來,開始認真分析韓信之言。漢王也陷入了沉思之中。蕭何則會心的笑了,韓信之論,他早已聽過,如今再聞,依然振聾發聵。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韓信繼續說道:“項王見人慈愛恭敬,言語嘔嘔,人有疾病,輒涕泣分食,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覥敝,忍不能予,所謂婦人之仁也……”

眾人還來不及消化前面的話,韓信的新論又像炸彈一般拋了下來,炸的大家七暈八素,腦袋裡像是颳起了一陣核暴!

——什麼??項王的“仁”是“婦人之仁”?只是一文不值的“婦人之仁”?真的嗎?

漢王卻連連點頭起來。這個道理他明白:一個統治者對人民是應該端莊守禮,但是不能奉承群眾, 因為那樣一來群眾的要求稍不滿足就以為受了欺騙。看來咱們大漢也須建立像秦那樣的完備的軍功爵制度,而要摒棄項王那樣的毫無原則的“仁”?對不對,我親愛的大將軍?

韓信見漢王一點就通,心中十分開心,他站起身來繼續分析道:“然也然也。且項王雖霸天下而臣諸侯,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放逐義帝,所過無不殘滅,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

席間眾人兩眼已經開始放光了。他們從來都認為霸王是不可戰勝的,可經過韓信這麼一分析,他們這才發現霸王原來犯了這麼多錯誤,還都是這麼嚴重的錯誤,簡直是自取滅亡嘛!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周勃忍不住又站了起來,奮臂道:“好哇,大將軍說的好!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咱們該立刻打過關東去,滅掉項小子!”

韓信回頭看著激動不已的周勃,笑道:“公認為項王不堪一擊麼?”

周勃一愣,道:“難道不是麼?大將軍的意思不就是說……”

韓信笑道:“非也非也。項王雖失了地利人和,然我等仍非他的對手,除非……”

漢王急問:“除非什麼?快說快說!”

韓信正色道:“除非大王誠能反項王之道而行之:任天下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這就是韓信這些年來洞察局勢、縝密思索出來的偉大戰略,即廢棄楚制,改用秦國成功的軍功爵制度以激勵將士,並配合漢軍士卒強烈的思鄉東歸意願,轉化為軍隊強大的戰鬥力,就一定能夠打敗項羽。

漢王跳了起來:“善!寡人若得志,定與天下之豪士賢大夫共享天下,其有功者上至之王,次為列侯,下乃食邑。山無壞時,河無竭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永遠貴昌,世世勿絕。”

韓信也跳了起來,再拜道:“我王英明!必得天下矣!今三秦王章邯等將秦子弟數歲,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而降諸侯,及項王坑秦卒二十萬,惟有章邯、司馬欣、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恨不得將三人食肉寢皮,今項王反立此三人為王,秦民莫有愛之也,怎肯誠心歸附?”

漢王與諸將已經完全聽入迷了,一片闃靜中,只聽得韓信一人指點江山、侃侃而談,聲音雖然不大,卻如暮鼓晨鐘,聲震廟堂!

“反觀大王入關,秋毫無所害,除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民莫不欲王為秦王者。且義帝原約,天下無人不知,大王被迫西行,秦民亦無不懷憤!今大王舉兵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

一個軍事統帥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智力上的素質,包括洞察力、遠見、計算,以及對人性的深刻了解。韓信初起便具備所有這些素質,所以他是天生的軍事統帥,無需任何指揮經驗與戰陣的磨練,他就已經是了。中國歷史上這樣的名將少之又少,即便是像白起項羽這樣的軍事奇才,那也是從裨將一戰一戰成長起來的,非為韓信般一蹴而就。

服了服了,諸將對韓信徹底服了,他對天下時局的分析,真可謂清晰透徹入骨入髓,此等方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真乃不世之奇策也!縱是四百年後孔明初見昭烈而論三國之隆中對,亦不能過矣!

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才啊!我們今天算是看到活的了!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一時間,眾人對韓信從看笑話,一下子轉為敬佩到五體投地,按照周星馳的說法,真有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漢王更覺韓信一席話,彷彿醍醐灌頂般,讓他腦袋一下子開了竅。得,以後按照韓信的方略一步步實施就行了。咦嘻,天下當由此而定矣!

這樣想著,漢王突然揮起右拳,興奮的一下子砸在案上,口裡高聲叫道:“哎呀我的大將軍啊,寡人真是太晚得到你啦!都怪你丞相,如此大才也不早點推薦給寡人!害的我們大家白白在漢中多吃了幾個月的苦!”

蕭何與夏侯嬰面面相覷,哭笑不得。

韓信不動聲色的微微笑了,大丈夫得展所學、得伸其志,世間還有比這更痛快的事兒嗎?這些年積鬱在韓信心中的那股濁氣,霎那間一吐而出,他轉頭與蕭何意味深長的溫柔凝望著,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一刻,中國歷史上最閃亮的一顆將星,終於在漢王建築的祭壇上冉冉升了起來。開漢家四百年基業的大軍事家韓信,自此正式登上了安邦定國的政治歷史舞臺。

無需任何指揮經驗,一出道就是戰爭天才,其不世奇策,遠超隆中對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奮勇前行吧,我親愛的韓大將軍,山那邊,就是敵人的土地,那是你嚮往的地方,那是你成名的地方!無論等待你的,是高飛的天宇,還是孤獨的沙漠,請你大膽的往前走呵,往前走,別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