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本系列前幾篇:

; ;

我首先得道個歉,本來夏魯寺只想寫一篇的,結果生生讓我灌水變成了上、中、下,繞了怒大一個圈後,這回終於要按照遊記的風格來寫了。抱歉各位,讓您久等了!

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在 介紹夏魯寺建築和壁畫時,我們說到寺內的壁畫不是那麼容易看全的。這些珍貴的壁畫藏匿在寺中各個角落,如果你不是準備充分,甚至是按圖索驥的話,真的很難找到。壁畫看不全,夏魯寺的四件鎮寺之寶,總要儘量一觀,免得空留遺憾。

下面我們結合平面圖,把夏魯寺寶貝的位置一一介紹一下,如果這樣您都沒看全,那我也沒辦法,只能自檢一下人品問題了。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夏魯寺一層平面圖

夏魯寺一層建築中,年代最久遠的當屬正前方的護法神殿(圖中①)。它有正門開向經幡庭院,不過正門基本處於常閉狀態(為什麼常閉我們一會兒再說),所以,如果您不是領導,就別去比劃了,老老實實走右手邊的側門(圖中⑥標註的位置)吧。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護法神殿正門

進側門,眼前就是36柱的集會大殿(圖中⑥),按照佛教轉寺的規則左轉,可以從內門進入護法神殿。

集會大殿本身沒什麼可說的,但木柱旁的一個東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這個東西叫做達魯,是一種製作朵瑪供品用的法器,中間由金、銀、銅、鐵、鋁、鉛、黃銅、紅銅等八種金屬鑲嵌在一起。製作朵瑪時,將銼刀銼下來的八種金屬粉末加入朵瑪中。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木柱上安放的達魯

護法神殿是夏魯寺初建時(11世紀初)的遺存,原本不過是間普通的佛殿,14世紀寺院擴建時,改稱為護法神殿。之所有有此改變,據說是因為殿內懸掛的兩個面目猙獰的面具。

其中,代表男性的面具是由布頓大師親手製成的,另一個代表女性的是由寧瑪派著名學者雍敦·多吉白瓦在聶塘地區發現後,送給夏魯寺的。這兩個面具法力強大,懸於樑上後,不但妖鬼震懾,就連心懷邪念的人也會被嚇倒而不能進入佛殿。

為此,扎巴堅贊擴建寺院之時,乾脆封閉了護法神殿的入口。我倒是想試試自己算不算心存邪念,要是看到面具咣噹躺地上了,也好檢討一下。可惜,都沒給我機會,根本就沒看到。所以,對不住各位,沒有圖。

除了法力威猛的面具,護法神殿內還保存著少量的11世紀壁畫,一定要仔細觀賞,順便也可以和14世紀的壁畫做出對比。這些壁畫帶有明顯印度波羅王朝時期的畫風,和稍晚時代尼泊爾的風格有很大不同。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護法神殿前庭西壁11世紀壁畫《說法圖》局部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南側第二間佛堂內的壁畫(11世紀)

除了佛教人物,護法神殿內還有難得一見的世俗人物畫像。圖中人物身穿大翻領開襟長袍,領部至胸前壓錦緞花邊,頭戴桶形高帽。這種服侍特點是吐蕃時期最流行的貴族範,別認為藏族自古以來就是穿藏袍,那都是很多年以後的事兒了。如果你在電視劇裡看到松贊干布穿藏袍出場,你可以上去就把導演打死。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護法神殿北側第三間佛堂東壁上,深受印度風格影響的猴面護法像,這莫非是悟空的原型?!

一層的甘珠爾殿位於護法神殿左手邊(圖中②的位置),殿內的書櫃中存放著大開本靛藍紙上金汁書寫的藏文大藏經,殿內壁畫為夏魯寺壁畫的精品之一《五方佛》(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這組《五方佛》圖幅巨大繪製精美,本文第二篇已有詳細描述,此處不再贅述。除此之外,大家還記得第二篇中那個面帶微笑的“小胖丫”嗎?她也在這兒。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她的全稱叫做除蓋障菩薩(14世紀),位於甘珠爾殿北壁東側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甘珠爾殿北壁西側的《不動明王像》,也是14世紀壁畫的傑作。人物猙獰的表情與威武的動作,加上大頭小身如嬰娃的身體比例,非常可愛。在平面化裝飾效果的畫面當中,僅用線描就充分表現了人物的碩壯圓渾,體感量感極佳。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甘珠爾殿北璧西側懷抱明妃的菩薩(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甘珠爾殿內保存的原日普山上矗立的石雕男根(14世紀以前)

甘珠爾殿內還有這麼個東西,別樂!嚴肅點!我們在講文化呢!

男性生殖崇拜在那個文明都存在,西藏文明也不例外。不過,想要在其他寺廟,看到這種遠古文化的遺存還真不太容易。據說,這具男性生殖器石雕,曾經放置在日普山的一座石壇上,用來鎮伏

日普寺(夏魯寺屬寺)對面山上的女妖。

前面這兩座佛殿,通常是封閉的狀態。如果你運氣爆棚趕上開放,上面提到的東西一定要仔細看,拍照您就甭想了,不是專業人士想進去都難。所以,我把能找到的圖片儘量貼出來,大家過過眼癮吧!

甘珠爾殿向右轉是覺康佛殿(圖中③),這座佛殿是可以進去參觀的,貌似寺內的師傅也不禁止拍照。佛殿中放置著,夏魯寺四件鎮寺之寶中的兩件,進去一定要注意,別錯過了。

據說,在夏魯寺中有兩尊佛像,可以認定是11世紀建寺之初便在寺內供奉的,都保存在覺康佛殿中。其中一尊是寺院創建者介·西饒迥乃,留學印度帶回的觀世音卡薩巴尼銅製合金像,另一尊是在日喀則附近的地下天然形成的石頭觀世音卡薩巴尼像。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佛龕內大的是西饒迥乃從印度帶回的觀世音像,前面小的便是天然形成的石頭觀世音像,為了表現的更清晰,僧人們給菩薩裝了金。如果你找寺裡的師傅講解,他一定會反覆向你介紹這座石頭觀音的,足見對它的重視。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佛龕下面還有用藏、英、漢三種文字書寫的介紹

佛像左邊放置的是一塊石頭經版,上面是天然形成的六字真言,這便是夏魯寺四寶之一。據說,這塊石頭經版是夏魯寺開挖地基時發現的,此後便一直供奉在寺內,成為建寺之地殊勝非常的證據。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天然形成的六字真言經石

看過了天然形成的觀音像,千萬不要急著走,在它的右邊還有件寶貝。這就是古印度成就者

比熱巴使用過的一個銅壇,現在寺裡用它來裝聖水。

據說,此壇聖水十二年才換一次,換水時,原裝的聖水不增不減。人能得到壇中“聖水”便可一生吉祥,還可洗淨108種汙垢。

當我揣測著向寺裡的師傅討要,沒想到師傅居然很爽快的答應了,給我們每人分了一勺。我不但喝了一口,還順便給臉開了光。你還別說,真的很見效。就以我這種爛的掉渣的人品,在之後的路上,風和日麗、雪山畢現,想看的真都看到了。

馬頭金剛殿(圖中④)在覺康佛殿右側,殿內供奉的大日如來像是上世紀80年代以後重塑的,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南側護法神像腿邊的泥塑小塔,必須要說一下。

大家還記得第一篇裡面提過,夏魯寺創建者·西饒迥乃向師傅請示建寺的地址,師傅彎弓搭矢向南射了一箭,箭矢插在一塊青苗吐綠的田野裡,夏魯寺由此得名。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這座位於馬頭金剛殿東南角的佛塔,便是夏魯寺選址時,箭落下的地方。

再向右側是三門佛殿(圖中⑤),它和甘珠爾佛殿遙遙相對。殿內保存著寺內第二組《五方佛》壁畫,甘珠爾殿進不去,在三門佛殿看也行,兩組五方佛風格基本一致。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門佛殿北壁中央的毗盧遮那佛(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門佛殿北壁不動佛(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門佛殿北壁寶生佛(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門佛殿北壁阿彌陀佛(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門佛殿北壁不空成就佛(14世紀)

三門佛殿內還有一幅珍貴的介•喜饒炯乃像,這幅肖像畫在西藏繪畫史上也能留下自己的位置。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介•喜饒炯乃像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除此之外,三門佛殿內部的護法神畫像皆圓潤可愛,雖然都是佛教憤怒相,但似乎作為吉祥物亦無不可。畫像基本造形與波羅樣式相近,但整個畫面所有細節都圖案化了,人物的五官眉須、火焰、虎皮裙上的花紋,都可以找到卷草的節奏律動與組織方式。整個畫面,也因此獲得了更多異域尼泊爾式的南亞特徵。

一層轉經道(圖中⑦)的牆壁上也繪滿了佛教壁畫,但因為燈位設置不甚合理,導致高處昏暗,低處反光,壁畫很難看清,在這101幅壁畫中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幅。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一層轉經道龍尊王佛說法圖

龍尊王佛盤坐於九條大蛇之中,前有飾滿花魚的水池。整個畫面構圖疏朗寧靜,主尊人物造形嚴謹中見出靈動,陰柔中見出智慧。佛尊之上有圖案化的大樹造形,枝葉組織的十分巧妙,色彩沉著和諧,同類的樹葉中有豐富的冷暖變化,枝杆為暗紅,在黑蘭色樹形背景中這一色彩關係顯得活躍生動,又很好的與整個畫面的紅色基調協調呼應。此幅畫面的造形和色彩都十分優美與文殊一幅難分高下,是夏魯壁畫當中的上乘之作。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一層轉經道《須摩提女請佛》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一層轉經道《歌舞圖》

從這兩幅壁畫中人物的衣著、動作、樂器上,可以明顯看出,漢地和南亞文化對夏魯寺壁畫的影響。

轉經道的兩個角上,分別還藏著兩個小空間,其中右上角被稱為

“嘎架牆”佛殿(圖中⑧),意為被封閉的房子。這處佛殿常年封閉,被寺內僧人充作穀倉。但在這處隱秘的佛殿內,卻藏著夏魯寺最有特點的幾幅四臂觀音壁畫。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隱秘的佛殿中深藏著西藏繪畫的驚世之作——四臂觀音菩薩像(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南壁東側西藏佛教繪畫中極少見的女性化身的觀世音菩薩像(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造型極為罕見的七條蛇盤結觀世音菩薩像(14世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北壁東側散發著淡黃色神秘光茫的觀世音菩薩像(14世紀)

“嘎架牆”佛殿內的四臂觀音像造型極為特殊,其中七蛇盤結的造型,在西藏繪畫上幾乎是孤例。正常情況下,這些壁畫幾乎是不可能看到的,我把它們都貼出來,大家聊以自慰吧。

說了這麼久,我們才把夏魯寺一層的寶貝說完,二層三層還藏著兩處極為重要的佛殿,我們上樓看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夏魯寺二層平面圖

夏魯寺二層平面呈現“甲”子型佈局,上面部分(按照方位來說是西面,因為夏魯寺的大門朝向東方)為標準回字結構,最中央是一層集會大廳的採光天井(圖中⑩),天井四周圍繞著佛殿和轉經道。

下半部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回字形建築,這就是般若佛母殿(圖中①A、B)。它和一層的護法神殿,三層的東無量佛宮殿(14世紀建成),構成了夏魯寺建築的豎向軸心。其餘所有佛殿,都是圍繞著這座三層建築佈置的。

作為一個可以自成體系的建築,它的地位相當於藏式傳統建築中的碉樓,而它本身也算是碉樓建築的一個變種,唯一區別便是三層加建了琉璃瓦的屋頂。

般若佛母殿和護法神殿建成時,都曾享受過阿底峽尊者親自開光的尊榮,其內部也均保存著少量11世紀壁畫。不過,最重要的壁畫依舊是14世紀繪製的,它幾乎囊括了整個二層壁畫中最精美的部分。

般若佛母殿繼承了藏式建築昏暗幽深的特點,只有東側開窗,窗外還遮著犛牛毛編織的黑色幔帳,採光只能算是聊勝於無。拍照您就別想了,還是看資料圖片過過癮吧。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般若佛母殿轉經道壁畫《阿閦佛說法圖》

這副阿閦佛說法圖畫面簡潔冷峻,主尊的神情高深莫測,五官集中,有高光亮線,手足較小,人物四肢修長。左右上角的眾魔與蹄形頭光後的菩提樹俱是明顯的尼泊爾風格,但在畫面左下角,我們看到了一個完全漢式造形的建築,與夏魯寺建築的外觀一樣,是大屋頂琉璃瓦式的風格。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般若佛母殿主殿外西壁南側的說法圖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般若佛母殿主殿外南壁氣勢恢弘的彌勒、文殊辯經圖,彌勒菩薩的蓮花座月面上寫著藝術家的名字—欽巴索南木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般若佛母殿壁畫說法圖局部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般若佛母殿文殊菩薩與兩位侍立菩薩壁畫

這兩幅同一題材的壁畫,已經可以明顯看出漢地風格對夏魯寺壁畫藝術的滲透。此時的菩薩多了一塊披肩,以往的南亞式緊窄的褲角變的寬肥而飄動起來,菩薩們的飄帶呈現了中原藝術傳統中“吳帶當風”式的飄動,兩旁侍立菩薩的面部不似夏魯壁畫一貫的兒童比例而顯窄長,以上方面正是與江孜白居寺繪畫之間的相似處。主尊面部造形屬於短而圓的一類,這種類型的面部特徵啟發了15世紀後興起的在畫壇稱雄至今的勉唐畫派。正是這一作品,帶出了畫史上的重要的連接點。因而,它在美術史上的意義和自身所達到的審美高度都是其它作品所不能替代的。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同西藏地區其他佛殿繪畫一樣,主尊為了顯示威嚴,一般都繪製的略顯拘謹,附屬人物反倒頗為輕鬆寫意。般若佛母殿也是如此,殿內壁畫配圖人物繪製的極為精彩傳神。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三層的東無量宮佛殿(圖中①)供奉有布頓大師塑像,因此也稱布敦佛殿。佛殿內部建築佈局與般若佛母殿相似,由東、南、北二面形成的環形轉經道與主殿組成,西面的南北兩側各開一扇小門,形成藏傳佛教順時針轉經習俗的出入口。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我去的時候,布頓殿的大門是這樣的,不過法會期間會開放,可以進去參觀。如果進去了,有幾件東西要留意一下,免得錯過了這難得機緣。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這張圖片已經可以大概看清楚殿內的陳設了,班禪大師照片旁邊就是布頓大師的塑像,塑像背後和殿內四壁上都是布頓大師親手設計、繪製的壇城壁畫。這些壁畫不但代表著他對曼荼羅的理解,還包含了他對天文歷算、宇宙洪荒的認識。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無量宮佛殿內供奉的布頓大師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除此之外,木柱旁放置的時輪金剛像也值得留意,這尊佛像是布頓大師親手供奉的,佛像四頭,每頭三目,手中遍持各種法器,造型優美細節極多。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時輪金剛像細部

在布頓佛殿中,還藏著一塊與眾不同的經版。

西藏地區一般的經版都是用長方形的木板刻寫,一側製作把手方便印刷時持握,夏魯寺這塊“拉字經版”卻是正方形的。據說,當年布頓大師用108塊小木板拼制而成,每塊小木板上刻寫一個字,108個字組成一段經文。這塊“拉字經版”也是夏魯寺的鎮寺之寶,來到夏魯寺的信眾,無不以得到一張由拼字板印成的“消災降福”經文為榮。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常規藏式印經板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夏魯寺“拉字經版”

說到這裡,夏魯寺內的值得留意的寶貝就算是說完了。可能有細心的觀眾會問:“夏魯寺明明有四件鎮寺之寶,只說了三件就完了,偷工減料,給差評!”別急,另外一件寶貝並不在夏魯寺內,它陳列在離夏魯寺幾百米外的堅貢寺

說起來堅貢寺的年代,還要早於夏魯寺。公元997年,洛敦·多吉旺秋創建了這座小寺院,介·西饒迥乃便是在此受戒出家的。確定夏魯寺基址,也是在堅貢寺彎弓搭箭的。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四寶之一“石頭臉盆”

夏魯寺的第四件鎮寺之寶是這塊“石頭臉盆”,據說西饒迥乃在堅貢寺修行時,曾用它來洗臉。按照寺內僧人的說法,這塊石頭臉盆極為神異,它放置在室外,不論下多大的雨,臉盆內的雨水都不會滿溢而出。

除了夏魯寺本身,其實還有兩個地方值得一去。第一個是夏魯寺西南3公里處,山坳之中的日普寺遺址。作為夏魯僧眾的苦修之地,日普寺曾有一段榮耀的過往。當年,寺內巍峨的殿宇甚至遮住了山勢,山上種植的108種不同的樹木果實累累,阿底峽尊者和布頓大師修建的佛塔,便掩映在綠樹從中。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日普寺和夏魯寺的位置關係圖

《夏魯寺簡史》記載:“日普山上閉關修煉的僧人多達500人,山中密佈著僧侶的小房子。”

晚年的布頓大師常住日普寺中,各地僧眾慕名而來,梵唱齊天、桑煙蔽日。但公元1364年,布頓大師於此圓寂後,日普寺連同它的主寺夏魯寺便開始走向沒落,退出了宗教領袖的舞臺。

幾百年的歲月剝蝕,早已讓日普寺歸於沉寂。現存建築只剩一座復建的卻吉坡章和殘塔遺蹟,我們只能從夏魯寺的壁畫中追憶它當年的繁盛。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夏魯寺具樂殿壁畫中的日普寺

不過殘存的遺址,卻依舊能看出當年的不凡,在 中我們曾提到,漢地工匠將燒製琉璃構件的技術傳授給了附近的民眾。有賴於這種技術的傳播,日普寺和夏魯寺一樣,成為了藏地最早採用琉璃裝飾的佛寺。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這座殘塔,據說是公元1352年,布頓大師為紀念母親而主持修建的,佛塔底部覆蓮構件由均由黃色琉璃製成。類似的琉璃構件殘品在日普寺遺蹟大量存在,由此可以推想,當年的建築會是多麼金碧輝煌。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日普寺殘存的琉璃裝飾構件

目前幾近廢墟的日普寺已不能稱為屬寺,更像是一座別院。而夏魯寺的另一座屬寺,雖身在鬧市,卻知者寥寥。我也是無意中轉到寺裡才知道,這座名叫協惹朋巴的寺院,居然是夏魯寺目前唯一屬寺。


當我在日喀則桑珠孜宗堡(小布達拉宮)附近閒逛的時候,看到街邊有座小寺很有意思,便閒步入內一觀,沒想到在門楣上赫然看到夏魯寺的名頭。震驚之餘,向寺內僧人請教才知道,這裡居然就是協惹朋巴,不由感慨我可能真是和夏魯寺有緣。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日喀則桑珠孜宗堡(小布達拉宮)和協惹朋巴的位置關係圖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日喀則桑珠孜宗堡(小布達拉宮)

協惹朋巴的正門開在雪強路上,寺院門庭有極高的辨識度,可依舊少人問津。也別說這座小寺,就連桑珠孜宗堡(小布達拉宮)這麼顯眼的地方都門可羅雀。我在宗堡山上流連了一個多小時,一共就只有一輛車上來,更何況是協惹朋巴這種寺院呢?所有來日喀則的遊人,都被扎什倫布寺的光芒耀花了雙眼,似乎日喀則只有扎寺,再無其他。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雪強路上的協惹朋巴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協惹朋巴的寺門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殿門上赫然寫著夏魯寺的大名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西藏那些有意思的小地方(七)——須彌芥子夏魯寺(下)

在協惹朋巴還遇到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當我在寺內看到布頓大師的塑像,心中頗為感動,便出門去買酒貢。門口賣酒貢的大姐用不太熟練的漢語對我說:“出來在給錢。”我不由驚詫,對她說:“你不怕我跑了?”大姐笑而不語。

驀的,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愫湧上心頭。多年難得一見的信任,就在這種不經意處撲面而來。這大概就是我們熱愛西藏的原因,神山聖湖雖然震撼,但微末處的溫暖,才是照亮暗夜的薪火。

夏魯寺這座值得回味的寺院,當真擔得起須彌芥子這個成語,介子雖小卻容大千世界,那些為這座寺院傾盡心力的人們,不會知道他們的所作所為,會成為後世仰慕的典範,讓我們這些身在萬里之外的人們為之心折。

現在寺中的僧人可能也很難理解,他們每日陪伴的是一段傳奇,而這段傳奇還再繼續向前碾過。這就是夏魯寺,經歷過喧譁,感受過寂落,心中的自在從未動搖。

本文內容大量借鑑了,於小冬先生《西藏佛教會畫史》

、謝斌先生《西藏夏魯寺建築及壁畫藝術》、張亞莎女士《11世紀西藏的佛教藝術》、楊鴻蛟先生《11至14世紀夏魯寺般若佛母殿繪塑研究》的著作。在此,向幾位熱愛西藏藝術的前輩,獻上崇高的敬意。

這大概是史上最全的夏魯寺攻略了,上篇是夏魯寺的歷史沿革,中篇是夏魯寺的建築和壁畫,下篇講述的是室內珍寶的位置以及屬寺。如果您發現有比我還全的,我馬上打死他!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