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創造101》大火,再度把女生選秀帶到我們面前。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就像13年前,就算一個從不看電視的人,都一定聽說過一群平凡女孩的故事,和那個因為她們似乎有些不一樣的夏天。

2005年的《超級女聲》已經過去13年了。

13年裡,科技、社會和世界以一種隱秘而劇烈的速度變化著,文化產業也悄然發生著劇烈的變遷,等我們回過神來,《創造101》橫空出世,我們才發現中國的選秀,和站在舞臺中心的愛豆,早已不復當初。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13年前的夏天,一群女生為另一群女生瘋狂尖叫、手機投票,進而擴展到全民“造星”,把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等人從平凡人推上了神壇,自此以後,尤其是近兩年,舞臺中心的愛豆便鮮見女性。

處於金字塔頂端的“四大三小”(EXO歸國四子+TF BOYS),到與當時跟《超級女聲》同期卻熱度遠不如前者的《加油!好男兒》的選手(李易峰、井柏然、馬天宇等)這兩年都開始翻紅,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男性,堪稱“流量鮮肉”。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女人不愛女人了?

必須承認,從有“粉絲”以來,女性就佔據這個群體的大多數。20世紀60年代中期,披頭士樂隊引發了歐美歷史上規模罕見的追星狂潮,一個首次“以女性為主體的群體性騷亂”。

在國內,粉絲早期追星主要針對港臺明星,對偶像的喜愛頂多停留在買CD(還不一定是正版的)、貼花、海報、印有明星照片的筆記本等等,極端的追星行為只是少數,也遠沒有“規模化”,更沒有構成“群體性”。

直到2005年《超級女聲》橫空出世。憑藉通訊技術的發展,湖南衛視利用手機,賦予每個電視機前的觀眾以“選票”,並在全國最大範圍內進行海選,沒有年齡限制,只有性別限制。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有外媒在觀察新世紀的中國這一獨特現象時,甚至將其拔高到了“民主”的程度。

國內的粉絲第一次組織化、規模化,有了特殊的稱謂——“玉米”、“涼粉”……以此來塑造一種集體身份,增強群體認同。他們組織口號、在固定的平臺活動、成群結隊上街找路人要手機投票、在比賽現場比拼誰家粉絲聲音大、自家偶像上PK臺哭成一團。

那個時候的女生們為什麼這麼招女生喜歡?要知道,同期還有《我型我秀》、《加油!好男兒》等不以女性為主打的選秀,為什麼熱度卻遠不及《超級女聲》?

這首先要歸功於湖南衛視對超級女聲的運營,頗有日本AKB的“養成系”的風韻。全國海選,海選階段每天中午在電視臺播放,幾乎沒有什麼剪輯。全國分為五大唱區,各個唱區比出前十,進入全國五十強。

進入後期,每場比賽都是直播。如此長戰線、無剪輯的節目操作模式在今天看來近乎天方夜譚。而這恰恰與“養成系”偶像的操作模式如出一轍。

AKB48除了劇場公演,有大量紀錄片,這些紀錄片不見得製作有多麼精良,但它們體量龐大,鉅細靡遺,透過紀錄片,粉絲能清晰的看到偶像成長的軌跡,“陪伴感”十分強烈。

國內養成系偶像集大成者TF BOYS,早期也是通過《男生學院自習室》和《TF少年GO》培養起了第一批粉絲。當初的這兩個節目像是今天的網絡短視頻,投入和製作跟如今動輒幾億的“綜藝大片化”時代的節目相比更是九牛一毛。

這些節目不在於投資有多麼巨大,製作有多麼精良,而在於長期以往的堅持,利用網絡,打破空間限制,營造陪伴的“在場感”。

其次則是李宇春的個人魅力。李宇春的出現絕對算得上新世紀中國“平地一聲驚雷”,她中性化的打扮,自成一派的舞臺魅力,在當時絕無僅有。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比賽結束以後,李宇春面臨社會大眾的不理解,被黑到體無完膚,而她依然走自己的路,走到如今,她在娛樂圈依然獨樹一幟,是最有女性偶像風範的人。

第三是環境所致。《超級女聲》和《TF少年GO》出現時,內地偶像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可謂一片藍海。現如今,觀眾的口味越養越刁,資本進入文化市場的力度越來越大,自然會追求更加精良的製作,更加精緻的參賽選手,和更加緊湊刺激的剪輯節奏。

一夜之間,大家好像都失去了耐心。

資本想要更快速的製造偶像,最好已經有一定的粉絲基礎、會唱歌跳舞逗人開心、必要時還會插科打諢自黑一把。

觀眾想要更快速的看到美好的臉龐,最好一站出來就閃閃發光,而不是灰不溜秋、素面朝天、五音不全、講話會抖的少女(少年)。

承認吧,我們已經不相信平凡少女的追夢故事了。

對自我忘卻,對偶像沉溺

四大三小,頂尖流量。短期之內幾乎不會有什麼變化。稱得上女性流量的,范冰冰、楊冪,當然還有李宇春。

我們回憶范冰冰走向頂尖流量的過程不難發現,她和她的團隊深刻洞察粉絲心理,拋棄傳統女性中柔弱的人格特質:以“範爺”自稱,與時尚雜誌合作、拍下一組COS男性偶像的大片,名言諸如:“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我捱得住多深的詆譭,就經得起多大的讚美”等等,逆勢而上,成為內地首例不以作品積累粉絲的女演員。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在她之後,效仿者眾。你會發現有一段時間眾多女明星都愛上了“攻”人設,張天愛是攻、劉亦菲是“天仙攻”,就連劉濤常在電視劇裡以“好媳婦”“好太太”形象示人的都要走一把“老公”人設。

因為她們明白粉絲裡70%是女生,誰要是能抓住大多數女生的心,誰就是贏家。女生自然瞭解女生的心思。不會傻乎乎的跟你做“競品”,不如把握力道,成為女生“愛慕的對象”。

許多學者在研究近年來男性偶像大量崛起,男性偶像的“女性化審美”問題上,都樂觀的認為這是女性主義的崛起,是女性對男色的消費。

誠然,女性經濟實力提升、比以往更加自由,她們對男性有了選擇權,甚至“消費”男性,但一下拔高到女性主義甚至女權,在我看來,有過分樂觀之嫌。

女生們喜歡長相精緻的男性偶像,多多少少潛意識裡把對方想象成了自己的“男朋友”,這恰好是她們精神生活不夠獨立,不夠自主的明證。而女性主義要求女性獨立自主,關注自身,爭取自己在社會上的權益,不依附任何人,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

都市女性的成長軌跡幾乎可以看作整個社會發展的縮影。經濟上獨立了,精神上卻沒有豐滿起來,而是一味在外界尋求依靠。

因此,如果把2005年的《超級女聲》和李宇春看作天時地利人和環境下的“異數”,我們不難發現,女生粉絲從來都不喜歡女性偶像。大多數粉絲只想找到一個看起來可以陪在身邊的幻想,而不是可以透過對方看到自己,並努力向其靠近的榜樣。

激勵你成為更好的人——女性偶像悖論

“偶像”這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在日本和韓國,偶像是與演員、歌手、主持人並列的職業,地位在演員與歌手之後。

“粉絲”與“偶像”對應,偶像通過販賣“人設”,滿足粉絲的心理需求。這是完備的偶像產業。

有著“AKB之顏”之稱的前田敦子從AKB48退出之後,一心往演員方向發展,對她們來說,離開曾經的偶像組合,往更高的地方去,是真正意義上的“畢業”。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而國內對於“偶像”的定義模糊不清。范冰冰、楊冪都算是演員,但不可否認她們是絕對的流量擔當。四大三小則是唱歌、演戲、綜藝多棲發展,影視和綜藝幾乎是收入的主要來源,他們憑藉流量,可以拿到頂尖的影視資源。

日韓演藝界的職業壁壘明晰,演員做演員該做的事,偶像做偶像該做的事。前田敦子從AKB48畢業之後當演員,雖然有不錯的資源,但演技方面依舊會被群嘲,大量的影視資源依然被演員把持著。

Ella陳嘉樺在《創造101》裡說了一番話,大意是當年SHE的粉絲70%都是女生,她希望有新的女性偶像出現,讓女生當作榜樣,成為她想成為的樣子。

選秀13年:我們要製造怎樣的女性偶像?

這當然是女性偶像的另一條路。問題在於,這樣的女性偶像應該是什麼樣子?怎樣的人才能作為女生的榜樣?

應該是有夢想有追求、有行動力、勤奮,並能以此鼓舞人,她也會激勵女生們成為這樣的人。

有一部分粉絲年齡偏小,處於情感充沛的青春期,刻板的應試教育使這種情感沒有宣洩的渠道,在這段時期,有一個精神依靠未為不可,當這群小朋友受到鼓舞,變得理性成熟,愛豆也就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悖論在於,受到愛豆的鼓舞,真的成長為專注於自身、追求自己夢想的人之後,愛豆便不是仰望和愛慕的對象,而是追夢路上的同行人。

她們也終於不再是“粉絲”了。

失去這部分戰鬥力最強的粉絲,流量上勢必會大打折扣。

而在如今中國的娛樂環境下,流量依然是明星藝人的重要資源。

沒有流量的明星,可能為“偶像”嗎?

事實上是可能的。只不過不是日韓偶像產業中所說的“偶像”,而是另外一種“偶像”了。

把目光放到歐美樂壇,就會發現這樣的偶像比比皆是。諸如Lady Gaga、Beyonce等歐美diva,在歐美的文化工業裡,她們叫做performer或artist,她們在歌曲裡反覆告訴女孩們,要做你自己,要不畏強權,要勇敢、包容且善良。

她們不靠賣男友人設填充你空虛的精神世界,而是鼓勵你用正面的態度面對生活的難,用包容的眼光接受自己和身邊的不完美。

當Gaga唱born this way時,你會感到自己被熱烈而真切的鼓舞著,甚至能化作面臨挫折時的精神力量。

也許可能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我們希望能看到這樣的“女性偶像”出現在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