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昆池岩》不知大家看了吗?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这部小成本恐怖片在韩国成了最大的黑马,力压《头号玩家》,被称为“韩国近十年最好的恐怖片”

现在,又有一部打着“年度最佳”的恐怖片和我们见面了。

而且还是全国公映,一刀未剪!

嘘,小点声,说它呢——

寂静之地

A Quiet Place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本片4月在北美上映,首周末票房高达5000万美元。

口碑炸裂,目前烂番茄新鲜度96%;IMDb评分8.2;Metacritic评分依然保持在82

明星也充当自来水卖力安利。

“星爵”克里斯·帕拉特看完这部电影都恨不得把它安利给所有人:

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

这电影太牛逼了

它能把你吓出翔!

又很感人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然而,本片在中国上映之后,评分从开始的7.7跌落到6.5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这是怎么肥事?

难道大家看的不是同一个电影?

带着这个疑问,熊去看了。

嗯,好像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

熊的观后感是: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

先说优点。

影片将“无声胜有声”的这个概念发挥到极致。

故事发生在不远的未来,地球受到不明外星生物入侵,人类全线溃败,文明消失殆尽,世界早已是一片末日景象。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影片前半段你连它的影都见不着,我们通过报纸的描写大致对这种生物有一个了解。

全身覆盖外甲,刀枪不入

不长眼却长了个顺风耳,行动速度可以媲美闪电侠。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只要听见任何活物发出的声响,它都能瞬移般地出现在你面前将你杀死。

因此,在这个末日里生存的法则就是:不要出声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影片讲述的就是一家人如何在末日野外求生。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因为不能发声,自然不能用语言交流,全家都用手语沟通。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影片刚开始,他们一家人到一家荒废的超市里搜刮物资,老幺想要去那薯片,被姐姐制止。

因为吃薯片发出的声音太大,太危险,这个不容易察觉的细节体现了主创们的用心。

走路必须光着脚,地上还得铺一层沙子;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即便在家玩大富翁游戏,棋子也是用毛线织的;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只能听见大自然里的一些环境音。

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流水的潺潺声,各种昆虫的鸣叫声。

换作平时这些环境音足以令人颅内高潮,但在当下这种时势只会让人的神经更加紧绷。

因为明天和意外你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百密总有一疏,一个失误的后果,都是致命的。

刚才说了他们一家去搜刮物资,老幺看上了一家玩具飞机偷偷带上。

在路上玩心大发的他打开了开关……

飞机灯亮了,音乐也响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声音意味着什么。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父亲立马转身冲过去想抱他,母亲绝望地捂住了嘴,尽管很悲痛,也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开场十分钟这段戏,观众的情绪瞬间被抓住。

人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心存恐惧

加上看不清怪物的样貌,

这一来,观众的神经也和剧中人物一样,越绷越紧。

沉浸式的体验令观众自然而然地大气都不敢喘。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不自觉地想象会发生,这个想象的过程就已经令恐惧感倍增。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有一个关于定时炸弹的理论:

大意是,

如果一开始一个人在桌子旁悠闲地坐着,而桌下有一个定时炸弹;

那么观众的心就会被紧张起来,时时刻刻想着这颗炸弹。

这颗炸弹,在片中指代两样东西。

一个是地板上的钉子,当看到这个钉子的特写我就知道肯定会有事。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第二个就是怀孕的女主马上要临盆。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生孩子等于承受十级生理痛,正常人能打破这个生理极限?

另外孩子生下来,肯定会叫的。

怎么办,反正看之前熊想不出来。

女主面临的每一个问题都近乎无解

女主浴缸产子是全片最揪心的一段,这一切功劳都离不开扮演者艾米莉·布朗特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当时的她必须忍着被钉子扎破和临盆的双重疼痛,而且怪物近在咫尺,她只能忍着疼痛长大嘴巴。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疼痛尖叫是人的本能,忍着不叫只会让疼痛感加倍。

这种无声的呐喊实在太揪心。

很多人都被女主的这段戏所折服,纷纷表示奥斯卡提名稳了。

以上所说的优点是建立在你愿意去相信导演营造的世界,相信剧中人设定,并沉浸其中,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影体验。

这部片的最大缺点就是你不能细想,稍微一思考,你就会发现全片的逻辑都是硬伤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这基本上是豆瓣上广大网友给低分的原因。

当然,在恐怖片里去找漏洞和缺陷多少感觉得有点像“鸡蛋里挑骨头”

即便经典如

《闪灵》、《电锯惊魂》、《恐怖游轮》这种级别的影片都禁不住大家无数次分析,从而找出漏洞。

但这里边我想说是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

一点逻辑漏洞和硬伤都没有的影片基本不存在。

在不影响剧情推进和破坏整部电影结构的漏洞和缺陷我相信一般观众也包括我自己都不会太吹毛求疵

但《寂静之地》的逻辑硬伤之多,已经超过了大部分观众可接受的范围。

导致观众无法认同片子里的设定,因此缺乏代入感,观影体验自然大打折扣。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和《昆池岩》一样,《寂静之地》也是一部对观影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电影。

音效差、噪音多,都会恐怖感大大减弱。

除去创新性的“静音”设定,吓人的套路还是停留在“一惊一乍”这种初级手法上。

对于资深恐怖片迷来说,等同于隔靴搔痒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其实我更想将本片看作是披着恐怖片外衣的亲情片

一家人在痛失小儿子后,如何走出伤痛;

姐姐因为弟弟的去世自责,父亲一直希望和女儿和解;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可惜爱在你心口难开,加上无法发声的设定,父亲一直不能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

女主怀孕产子是最为人诟病的一段剧情。

大部分人觉得末日当前,为什么还坚持要生孩子,没事找事不是吗。

但熊觉得这是夫妻二人对小儿子的死的一个慰藉。

而且新生命代表未来,代表希望,是支撑他们一家努力在末世下生存的动力

「年度最佳」?有点吹太过了

因此,熊不认为本片对得住“年度最佳恐怖片”的头衔。

就像熊前面说的,这是一部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的电影。

我们没必要因为它是爆款就跟着叫好。

现在的电影经常是各种宣传和噱头做得天花乱坠,很多人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电影都没看,就说是神作;

电影都没看,就是说烂片;

电影好不好,别人说了不算,只有自己看过的感受才是真的。

诚实说出自己看法,哪怕我的看法和大众格格不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个世界又不是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

你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