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趕”,但不要“急”,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

有一個農夫挑著一擔桔子進城去賣。天色已晚,城門馬上就要關了,而他還有兩裡地的路程。這時迎面走來一個僧人,他焦急地趕上前去問道:“小和尚,請問前面城門關了嗎?”

“還沒有。”僧人看了看他擔中滿滿的橘子,問道:“你趕路進城賣桔子嗎?”

“是啊,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僧人說:“你如果慢慢的走,也許還來得及。”

農夫以為僧人故意和自己開玩笑,不滿的嘀咕了兩聲,又匆忙上路了。他心中焦急,索性小跑起來,但還沒跑出兩步,腳下一滑,橘子滾了一地。

僧人趕過來,一邊幫他撿橘子一邊說:“你看,不如腳步放慢一些吧。”

做事要“趕”,但不要“急”,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

農夫急於求成,一味求快,結果卻恰恰相反,做事情亦是如此。積極與速度並非同義詞,速度與效率也往往不成正比,與其在手忙腳亂中浪費時間,不如張弛有度,井然有序的設計好每一步踏出的距離。

工作是忙不完的,所以聖嚴法師主張工作要“趕”,但不要“急”,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任何事情積累到一定程度都會形成壓力,心中揹負著太多東西的人往往容易亂了分寸,無法靜下心來理清思路,所以容易急躁、抱怨、甚至憤怒。與其被忙不完的工作所驅使,不如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坦然面對,做得到的去做,做不到的不強求。積極的人總是能夠在手頭的工作,理出大小內外,輕重緩急,從而按部就班的一件一件解決。

有一個小和尚在樹林中坐禪時,看到書草叢中有一隻蛹,蛹已經出現了裂痕,似乎就能看見正在其中掙扎的蝴蝶了。

做事要“趕”,但不要“急”,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

這時候護林人家的孩子跑了過來,看到地面掙扎的蛹,不由分說地撿起來將身上的裂痕撕得更大了,小和尚甚至來不及阻止。

小孩子數落和尚:“師傅,你是出家人,怎麼連點慈悲心也沒有呢?”

小和尚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你為何這般性急呢?蝴蝶還沒著急,你為什麼這麼魯莽的改變它的生命呢?”

果然,當蝴蝶出來之後,因為翅膀不夠有力,變得很臃腫,飛不起來,只能在地上爬。

做事要“趕”,但不要“急”,應該忙中有序的趕工作

小孩子本想幫蝴蝶的忙,結果反而害了蝴蝶,正是欲速則不達。由此不難看出,急於求成只能導致最終的失敗,所以我們不論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都不妨放遠眼光,注重積累,厚積薄發,自然會水到渠成,實現自己的目標。

現在職場人,並非高速運轉的現代機器,莫不如以一種騎士精神進展瀟灑,縱橫馳騁於紛亂的生活,卻保持一種美麗的心情,採一注大漠的孤煙映照黃昏的落日,捉一輪渾圓的清月放飛自己的心靈!對“1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人來說,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欲速則不達,放眼整個社會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而最終背道而行的人仍是大多數。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壘成泰華岑。”這一出自唐代陸九淵《鵝湖教授兄韻》的詩句勸喻人們:涓涓溪流匯聚起來,就能形成蒼茫大海;拳頭大的石頭累起來,就能形成泰山和華山那樣的巍巍高山。只要我們一步步勤勉努力的往前趕,就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

年輕人抓緊時間工作是對的,一步步向前進步是正確的,而急於求成則是錯誤的。只有忙中有序,心定手快,工作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