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植芳讲堂,因一个“端正的灵魂”而设

贾植芳讲堂,因一个“端正的灵魂”而设

贾植芳讲堂,因一个“端正的灵魂”而设

文:赵建国

贾植芳是谁?河西学院为何会有以贾植芳命名的讲堂?人们自然产生一连串的疑惑。解答这些疑惑,就会触摸一个有温度的灵魂,感知一种有高度的精神,记忆一段有长度的故事,呈现一个端正的人——贾植芳。

“把人字写端正”,这是贾植芳先生生前说的最经典、最著名的一句话。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简单地重复这句话,但按这句话行事却有难度。贾植芳先生用他不平凡的一生践行和诠释着这句话,这句话也是他引以为豪的至理名言。

贾植芳先生一生坎坷,四度入狱,注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是一部传奇。复旦大学对口支援河西学院同样也是一段传奇故事。

2012 年的春天,河西学院校长刘仁义教授远赴复旦挂职,作为一个有事业心的人,他用真情、气度与魄力,感染了复旦的领导、师生,并与复旦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犹如水面泛起的涟漪,层层扩散,终究凝结成两校合作的协议;犹如“小球推动大球”的民间外交,最终谱写了一段传奇。

对口支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

这个奇迹已经发生并持续了四年有余,还在不断延续。因为许多热心人的牵线搭桥,也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已故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史上“七月派”作家、学者、翻译家贾植芳先生的私人藏书捐赠河西学院,由此,贾植芳先生与河西学院结缘。

贾植芳先生的学生、著名文学批评家陈思和教授说过,贾先生的书在哪里,先生的灵魂就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陈思和教授已先后两次来河西学院,每一次他都要讲他敬爱的老师,讲先生的故事。

2016 年 7 月,在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与河西学院联合举办的贾植芳与中国新文学传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贾植芳讲堂正式揭牌。中国著名书画家黄永玉先生应李辉之邀,欣然提笔书写贾植芳讲堂匾名,并将书法原作慷慨捐赠河西学院收藏。

从此,一个高端的人文讲堂宣告诞生!

回想贾植芳讲堂第一讲《贾植芳先生印象与非虚构写作》:陈思和教授与李辉先生——两位老同学,三十年后再度联袂“同台献艺”。三十年前他们的老师贾植芳先生指导他俩完成了《巴金论稿》,三十年后他们又坐在一起,谈先生的过往,忆对先生的印象,一句一言,情深意长。

这个名单还会继续延长,河西学院师生期待着,张掖市社会各界期待着。短短半年,贾植芳讲堂已形成一个精神传承的强大磁场,一个近距离接触名人大家的学术殿堂,一个净化灵魂、提升修为的育人课堂。

贾植芳先生曾经多次说过:“要认识中国就要去西北。”如今,他的藏书和他高贵的灵魂在西北的河西学院安家。 贾植芳先生博大的家国情怀激励着贾门师生,他们愿意担当,并成为复旦、河西喜结良缘的红娘。其间许多感人的事迹和美丽的故事,书写着复旦人的河西情怀,见证着复旦文化与河西文化互动交融结成的累累硕果。河西学院的文化能够植根于复旦这所百年名校的大树上,汲取丰富的营养,使河西学院成为一所不仅有美丽校园,更有美丽故事和美丽灵魂的大学。

植芳河西,励志弘文。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贾植芳讲堂还将演绎精彩的人文乐章。

摘自《写好一个"人”字》,河西学院贾植芳研究中心

编,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

贾植芳讲堂,因一个“端正的灵魂”而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