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標題: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在以金庸跟古龍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中,出現過非常多的俠客,而這些俠客的日常生活中要的三餐一定要配上“兩斤(牛)肉跟1斤酒”,看過小說的我們就知道,大碗吃肉大口喝酒,是俠客的一種生活表現,他們的豪邁豪爽表現在生活中的點滴,那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呢?

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其實這種說法最早是出自《水滸傳》裡的綠林好漢,而這些好漢多半都跟東北人的性格很相似,在我們印象中的東北老爺們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形象,而水滸傳最早塑造的綠林好漢就是這樣一種形象。

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一般俠客在喝酒的時候會讓店家拿個下酒菜,而當時也沒有椒鹽花生這種小菜,能下酒最好的東西也就牛肉而已,所以俠客在喝酒一般都會讓店家再上一盤牛肉,一罈酒喝完,牛肉也吃的差不多了。

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而《水滸傳》裡描寫的這種商家客棧一般都是出現在荒郊野外,這裡我們小夥伴們要注意了,因為我們是農業大國,耕種的替代品一般都是牛,古時候就有牛犁這種東西,所以在古時候,牛是受到當時官府的保護的,你不能隨隨便便的把一頭牛做成牛肉吃,所以普通老闆姓對牛肉這種東西想都不敢想。

古代的俠客為什麼總是吃牛肉配1斤的酒?原來還有這種說法

所以綜合上面我們講的,這些敢做牛肉的商家只能把店開在荒郊野嶺,那是因為害怕官府的追捕,而敢吃牛肉的人一定是不懼怕官府的綠林好漢,這非常符合《水滸傳》的特徵。

所以最早是《水滸傳》引導這人們把綠林好漢的形象往這方面走,而後來的綠林好漢被武俠小說的作者塑造成了另一個形象,大口喝酒大碗吃肉這種形象就慢慢的在我們心中定型,至於好漢是不是真的這麼做我是不知道,不過能喝的了一罈子烈酒的,絕對是好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