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使人长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寿之道

文/王明洪


“工作使人长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寿之道

盛志勇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烧伤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一级教授盛志勇如今已是99 岁的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且身体硬朗,思维敏捷,至今仍在发挥余热。著名烧伤专家陈壁教授曾以“工作是盛老最好的养生”来评价盛老。而盛老则认为: “我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好多事没有办,得抓紧呀!工作使人长寿,停止了工作,活得再长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盛老的高寿不仅仅是因为他热爱工作,他的健康与高寿,与他淡泊名利、永远保持“好奇心”的心态及年轻时喜欢运动、兴趣广泛等生活习惯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工作使人长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寿之道

“工作让我的生活非常规律”

“永保谦逊才能不断进步”

“工作使人长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寿之道

“好奇心能使心态不易变老”

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是盛老永葆青春心态的秘诀。“年轻时,我的好奇心很强,什么事都喜欢动手试一试。我小时候听说人的头骨有7 个孔,在7 个孔里放7 颗黄豆,撒一泡尿,头骨就会在地上滚动。于是,就和同学到郊外找了一个人头骨如法炮制,结果头骨一动不动,才知道这是大人骗小孩子的。中学时,我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化学成绩在全班也最好。有一次,我在家做电解实验,用的是漆包线,由于不绝缘,差点被电死。还有,一把银勺子,放在工业区,几天后为什么会变黑?把一只青蛙放到不见光的环境里,过几天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思考这些问题,是我孩提时代的乐趣。如今,除了持续至今的烧创伤研究外,书法和英语学习成了我最大的爱好。我每天晚上临睡前都要看一段英文小说,各种各样的小说都爱看, 主要爱看侦探小说,这样可以保持一颗好奇心,使心态不易变老。”可以说,正因为盛老有了这颗“好奇心”,才引发了他对科研事业的探索和研究。70 年代初,他从国外关于液氮储存种牛精子的报道中得到启示,开始液氮储存皮肤的研究。经过20 多年的探索和实验研究,攻克了多项技术难关,终于建成我国最早的低温异体皮库,使皮肤移植后的存活率稳定在95% 左右。

“我曾荣获跳绳冠军”

“工作使人长寿”——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寿之道

“人老了要有点兴趣爱好”

盛老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小时候,他喜欢逗蛐蛐、养虫子、养小白鼠,“我在小白鼠的笼子里装了个圆形的梯子,常常痴迷地看着小白鼠爬梯子玩。”参加工作后,他又喜欢上了集邮,只要看到邮票,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清朝的大龙邮票,德国100 多万马克的邮票等都有收藏。“可惜有许多很珍贵的邮票在‘文化大革命’中作为‘四旧’给丢了。”盛老不无惋惜地说。盛老也喜欢音乐,尤其喜欢西方的男高音和歌剧,如《茶花女》《蝴蝶夫人》等,并喜欢收藏外国古典音乐的磁带、CD 唱片等,世界四大男高音的录音磁带和CD唱片他都有收藏。盛老也喜欢书法,他的书法遒劲秀婉、 潇洒豪放,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他时而会以挥毫泼墨来调节身心。“我的办公室中,挂着几幅各界朋友送的书法。工作之余,在办公室中走动走动,抬头欣赏并陶冶一下情操。有时候看看别人的字,来了灵感,就提笔写一写……2008 年,包括自己在内的20 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与著名书画家欧阳中石、李铎、刘炳森、林岫、刘大为等一起,挥毫泼墨,切磋技艺,笑吟诗句。在与书法家切磋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快获得进步。”他笑言:“人老了要有些兴趣爱好,这样心态才不会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