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第一橋 藏身地下數百年

关外第一桥 藏身地下数百年

金代“天盛號”石橋(場景再現)

“關外第一橋”,這名頭可夠大了,很容易就讓人聯想起那些一虹橫跨天際的鋼鐵雄姿。不過這“關外第一橋”通長不到5米,卻能坐實這“關外第一”的名頭,是因為人家歲數在那兒擺著呢。公元1170年,距今已經快九百年了。

這座金代的石橋,也被稱為微型版的盧溝橋。它的誕生要比名聲赫赫的盧溝橋早19年。或許是因為它的嬌小,一場大水就足以將它湮沒,而它一旦重新面世,便成為一個時代恆遠的具象記憶。

由店名而得名

凌源有一條河叫滲津河,屬於內陸季節河,季節河簡單說就是有水的時候很可能發大水,乾旱可能就斷流了。有個統計數字,是從1889年到2004年的,一百來年間,流域內發生旱災62次,其中大旱26次;發生水災41次,其中大水災19次。1962年7月連續7日降雨290毫米,導致其流經的老廠子水庫決口垮壩。僅憑數據看,這河就沒一年是老實的。

河不老實,尤其是在水勢大的時候,東北老話叫“滾”,就是說,江河改道。滲津河在沒被人力成功束縛之前自然也“滾”過,在離現在的河道大約200米的地方,有一座已經被小院保護起來的石橋——“天盛號石橋”。這說明在建橋的金代,滲津河是在橋下流過的,那時候還不叫滲津河,叫“狗河川”。

滲津河最早的名字可以追溯到漢朝,那時候叫“石城川水”。追溯歷史的話,早在6000年前,人類就在滲津河兩岸繁衍生息。那時候屬於紅山文化時期,2009年,在滲津河附近田家溝發現了紅山文化墓葬。墓葬不稀奇,但是這是首次發現男女合葬墓。有研究者據此認為,早在6000年前,人類可能就有了較為固定的配偶關係。而在2015年,在滲津河匯入大淩河的交匯處,發現了商代晚期的村落遺址。它們都和“天盛號石橋”一樣,曾經為歲月所掩埋,又因偶然的機會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1979年5月,遼寧省文物普查隊在凌源縣天盛號公社天盛號大隊塔子溝門農田地裡發現了一座古代石拱橋。經瞭解,1977年秋,該地社員在搞農田基本建設時,曾於耕土下一米處發現石橋,當時橋已遭破壞,後經有關部門制止,拱券以下部分才得以保存下來。1979年10月,考古人員又對橋址進行了清理。1980年,進行了原地修復。1988年起,為遼寧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間集資的自建橋

考古人員發掘清理時發現,在橋孔正中嵌有建橋志石一塊,上面陰刻了59個字:“唯大定十年歲次庚寅五月辛亥為朔乙卯日龍山縣西五十里地狗河川孫家莊劉百通親筆記非百通獨立而成賴二劉同心而建二劉者劉五劉海”。

大定,金國金世宗完顏雍的年號,史稱“大定之治”。這個時期的金國對外主動與宋朝議和,雙方自此停戰了30年,對內則勵精圖治。勤修內政,自然會多建橋鋪路發展經濟。大定十年就是公元1170年。

橋志中說,此處離著龍山縣五十里,看起來是孫家莊的劉百通出力最多,因為橋志是劉百通所寫。不過,他說是與同村的二劉一起三個人同心建的橋。

張揚在“宋金橋樑建造和維護管理分析”一文中指出,宋金時期橋樑建造的資金有多種籌措方式。政府出資在其中占主導地位,多見於大型橋樑建設;民間一些有經濟條件的人也通過獨立捐資的個人身份參與到小型橋樑的建設中來,這其中有官員、商人、僧侶,也包括普通百姓。對於某些因財力不足而政府無法獨力興建的橋樑,則只能依賴多方集資的方式興建。官員倡導與僧侶勸募在這一時期的集資建橋中起到了積極作用,當然也不乏百姓自發組織集資建橋的情況。

通過橋志可以看出,“天盛號石橋”就屬於民間自建橋。研究者認為橋志中的三劉應該是修橋工匠等人的代表。

罕見的倒拱護底石拱橋

“天盛號石橋”是中國北方少見的倒拱護底(上下呈拱形)的單孔石拱橋。拱,建築學名詞,是常見的建築結構之一,形態定義為中央上半呈圓弧曲線。單孔,就是一個拱形的石橋。倒拱護底(上下成拱形)的倒拱,也就是橋下地面也由條形石砌成,成倒拱狀,使得整個橋孔看上去呈不規則的圓形。如今保存下來的古代石橋,一般都是半拱形,極少有上下成拱形的。

根據古橋的清理者韓寶興所著的《遼寧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一文:橋身大致為東西向,通長5米,寬4.7米,路面寬3.4米,通高4.36米,石橋跨度為4米。橋面平鋪著長石條,兩邊裝有望柱(橋上柱子)5對,欄板4對。素面欄板高約60釐米、望柱高約80釐米。每塊條石之間都用白灰灌漿,更加堅固,增強了穩定性。另外,孔壁兩側下方還各有一道圈臉石,固以束腰,將全部橫斷面的壓力都承載下來。

橋孔的水下部分在河床上用石條12行縱向鋪砌呈扁圓形的倒拱,作為橋下護底石。入水口高於出水口30釐米。石拱券(橋孔的拱形部分)採用縱聯式石砌築方法,橋身縱向拱石排列有序,橫向前後相錯,拱石空隙面用石楔加以固定,使整個拱橋成為一體。

橋的拱腳下僅用三行長石料為拱券的基礎石,每塊石料長五至六米,寬70釐米左右,厚度約30釐米。基石下面是沖積粗砂層,其內可見部分腐朽的木質痕跡。由此可推測原基石下面砂層內已經打入木樁用來支撐橋基石。

橋拱兩面券臉石厚0.5米,共分七段,在每段上的兩道弦紋之間各有直徑為0.28米的浮雕大蓮花一朵,每朵五蕊八瓣,外以30個乳釘紋環繞。

在遼寧省博物館“古代遼寧”的陳列展中,利用半景畫虛實技術,將這“關外第一橋”天盛號石拱橋的比例橋體、仿真水面設計與數字化水紋及魚的影像結合,生動地展示出金代石拱橋的昔日景緻。

研究者普遍認為,“天盛號石橋”的發現對金代拱橋建造技術及東北交通道路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資料,在我國橋樑史上有重要價值。

唐宋古橋享盛譽

說到橋,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鵲橋了。傳說固然是傳說,但也必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脈絡在其中。史書上有記載的最早的橋,還真是與姻緣有關。“親迎於渭,造舟為梁”(《詩經·大明》),說的就是周文王為了順利娶媳婦,就在渭水上用舟連成了一座橋,梁,橋樑的梁。

根據茅以升先生的劃分,我國古代橋樑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一)西周、春秋時期是古代橋樑的創始時期,是橋樑的“篳路藍縷”階段;(二)秦、漢時期,上延戰國,下迄三國,為古代橋樑的創建發展時期,橋樑的梁、拱、吊三大基本體系已在其間形成;(三)以唐、宋時期為主體,包括兩晉、南北朝、隋、五代,為古代橋樑發展的全盛時期,我國享譽世界的古橋基本上全在這期間建成;(四)元、明、清時期,則主要表現為對古橋的修繕以及公私園林中橋樑藝術的發展。

以盧溝橋為代表的宋金對峙時期修建的橋樑更是在整體層面上達到了我國古代橋樑建設史的高峰。宋的石樑橋和金的石拱橋各為其巔峰之作的代表。“天盛號石橋”是新中國成立後,遼寧地區首次發現的古代橋樑。

“天盛號石橋”雖是民間自建的小型石拱橋,但其技藝技術仍很好地展示了當時的造橋水平。

研究者認為,倒拱的建築方法不僅增大了橋下淨空,而且加強了橋基的穩定性。倒拱式的護底石更重要的作用在於底石的兩端支撐拱券基石,減輕其負載,不僅確保穩定,還延長了橋的使用壽命。橋下河床上鋪石,為清理橋下淤泥砂石等提供了方便條件。

地處關內交通要道

都說“十年路面百年橋”,我國目前橋樑設計使用規定的年限是100年至120年。“天盛號石橋”能存在近900年,當然與它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被掩埋在地下有關。

韓寶興在《遼寧凌源天盛號金代石拱橋》一文中指出,從“天盛號石橋”出土的遺物看,最晚的文物是元末的,所以該橋的廢止年代可能是元末。從清理出來的大石塊分析,很可能是當年一次較大的山洪暴發,夾帶大量的泥沙,淤塞橋孔,沖毀了橋上的裝飾,最後填平了河道,迫使河流改道西遷。石橋廢棄,慢慢埋入土中。

雖然金代由於傍海道地位的提升,朝陽凌源等地區的交通優勢地位有所改變,但自古以來形成的交通道路並沒有廢棄,只是使用程度不如從前了。而且當時金代統治中心剛剛由遼陽轉移到北京,韓寶興認為,金代人建築這座橋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方便交通,聯結關內外道路。

由孫家莊(天盛號)東行可到龍山縣(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西南白塔子),又北行經過利州(今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大城子鎮),沿大淩河東北行,可到達興中府(遼寧朝陽市)。由孫家莊(天盛號)北行又可到大定府(今內蒙古寧城縣西大明鎮)。“天盛號石橋”很明顯是東北與關內交通要道上的一座橋樑,對金代軍事、經濟交通等方面都起過重要作用。

“天盛號石橋”南距離現在的公路只有70多米,據研究者調查,東北三省淪陷時期,該公路仍在橋的遺址上通過,後來日寇修“警備道”,才改為現在公路線。

學術支持、圖片提供:遼寧省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