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談起對OPPO品牌的印象,第一時間我們會想到的關鍵詞一定有”獨樹一幟的營銷模式”,“年輕人喜歡的手機品牌”這些明確的標籤。

作為智能手機時代才崛起的青春品牌,OPPO無疑用最為簡單而直接的方式,抓住了公眾的眼球,無論是強大的代言明星家族,還是冠名現象級綜藝節目,還是別具一格的新品發佈會……每一個環節都將營銷做到了極致。

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OPPO在取得營銷勝利的同時,也引起了諸多競爭對手的效仿。可有意思的是,同樣的手段,結果卻大為不同,為什麼別人只在OPPO身上學得形似而沒有抓到精髓?我認為,這是因為很多人只關注到了OPPO營銷華麗的“偶像派”外表,卻忽視了在科技創新上“實力派”的內在。

內外兼修,表裡如一,這是不是你不知道的OPPO?

行業遭遇瓶頸期,如何逆行?

智能手機整體市場增長的停滯已成定局,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佈的數據看,2017年全年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4.91億部,上市新機型1054款,同比分別下降12.3%和27.1%。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4.36億部,同比下降12.4%。

這意味著短期內市場已趨於飽和,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將從增量市場的競爭,轉入到存量市場的競爭。這為各大手機品牌帶來了相當嚴峻的考驗。

首先,隨著目前智能手機性能、質量等越來越出色,同質化變得非常嚴重,用戶換機的時間被拉長,並且換機的慾望越來越低。即便是蘋果蟄伏5年一舉推出十年鉅作iPhone X,受到的市場反饋也並不盡如人意。

其次,用戶在變得更“聰明”和理性,不再會為某一項微創新的功能衝動消費。他們會更多的去選擇品質更好,科技含量更高,品牌存在感更強的產品。

第三,行業的競爭格局明顯向頭部傾斜。從IDC剛剛發佈的數據看,今年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三強被華為、OPPO和vivo牢牢佔據,各自擁有24.2%,18.9%和16.3%的市場份額。前五大品牌拿走了中國市場85.8%的份額。顯然,用戶的選擇向頭部的品牌集中的趨勢正變得越來越明顯,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基本上已經喪失。

市場環境的惡化,也為手機品牌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從市場排名前三的品牌身上,能夠總結出一些特有的素質。

比如,第一點,華為、OPPO和vivo都對用戶極盡親和,通過成功的營銷手段,拉近了與用戶之間的距離。第二點,這三家品牌都能夠站在科技創新的角度,去思考未來,因為差異化的產品和核心技術的卡位,能夠保證品牌的長期生存的進步。實際上,說今天手機市場排名反應了科技創新水平的排名,一點都不為過。

OPPO

創新之路,營銷大勝背後的實際內核

如果我們從營銷和科技兩條主線,重新來分析一下OPPO的成長之路,就會發現,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獨立,而是相輔相成。

在2015年,“充電5分鐘 通話2小時”一句廣告詞,引爆了整個市場。幾乎席捲線上線下,無論是當紅代言人李易峰的選擇,還是贊助當年最熱綜藝中國新歌聲,最後沉澱下來的則是OPPO研發的快充技術:VOOC閃充。

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我們知道,手機行業的快充方案主流技術,有高通公司的QuickCharge, OPPO的VOOC閃充,還有後來MTK的MTP Pump Express快充技術。很顯然,除了OPPO是一家手機品牌之外,另外兩家都是解決方案提供商,可見在“充電5分鐘 通話2小時”成功的背後,是OPPO自研技術的勝利。

並且,區別QC快充的高壓快充技術,VOOC閃充首創的低壓快充更適合用戶使用,為此OPPO還申請了多達130件的技術專利。OPPO首先搭載VOOC閃充後,推動了行業內對於快速充電技術的普及以及研發。

在2017年,OPPO又拿出了“5倍潛望鏡攝像技術”,它區別於傳統雙攝鏡頭的並列排布,OPPO將長焦鏡頭橫向排列,與廣角鏡頭形成垂直佈局,由光學三稜鏡讓光像折射進入鏡頭組,實現成像。這一結構讓鏡頭模組得以融入薄機身,OPPO就能夠在正常手機厚度的情況下獲得3倍的光學變焦和5倍的無損變焦。

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其實,手機廠商們並非沒有在手機相機的光學變焦上做過探索,例如採用外伸縮式光學變焦鏡頭的三星Galaxy k Zoom,索尼的無線外接光學變焦攝像頭,以及華碩鷹眼手機等等,但這些技術最致命的缺陷是過於厚重,而OPPO的“5倍潛望鏡攝像技術”,做到了既保證了手機的輕薄,又做到了5倍的無損變焦的拍照體驗。

不誇張地說,這個技術如果能夠普遍應用於智能手機,那麼對整個手機行業的拍照體驗水平都是一次極大的促進。

2018年5月10日,OPPO宣佈成功完成了全球首個採用3D結構光技術的5G視頻通話演示。可以說,這是5G從技術標準邁向應用體驗的一次重要行業里程碑。

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和傳統攝像頭技術不同,由3D結構光打造的攝像頭可以實現毫米級別的景深信息檢測,同時掃描速度也很快。同時在暗光場景下,3D結構光可以利用自發光源的檢測方式,在弱光、暗光條件下有非常好的表現。並且,能夠提供高精度的3D點雲數據,對3D遊戲和3D重建有著巨大的幫助作用。

毫無疑問,3D結構光技術的突破,為安全支付、三維重建、AR和遊戲等突破性應用場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移動體驗和無限可能。也讓5G時代的應用場景平添了許多想象空間。

從VOOC閃充一步步走到3D結構光技術,OPPO所展現的創新內核,保證了OPPO在市場競爭中總是能夠立於不敗之地。在我看來,未來手機市場的勝出的關鍵,就是在領先一步的市場佈局中去結合科技創新的成果,而這恰是OPPO的優勢之處。

OPPO正用創新定義未來

如果說過去十年,OPPO是專注於拍照技術,為年輕人打造的手機品牌。那麼在未來,OPPO就是為創造更好的人際互動體驗的科技創新品牌。在很多推動手機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OPPO都有很早的佈局。

第一,對5G的投入更早,準備充分,信心十足。在2015年初,OPPO就正式成立5G通信標準團隊,2017年成立通信標準部,2018年成立OPPO研究院標準研究中心,擁有大量5G方面的專家團隊。值得一提的是,在5G標準化制定中,OPPO參與了3GPP RAN1、RAN2、RAN4、SA2等標準的制定。比如今年年初,IMT-2020(5G)推進組在北京發佈了第三階段技術規範,OPPO在此次5G試驗的編寫過程中做出了重要貢獻,也成為參與規範制定的唯一終端廠商。

OPPO營銷偶像派的外表,掩蓋了創新實力派的內在

同時,在5G產品開發方面,OPPO從最初的業務需求到關鍵技術、流程指令、協議框架,安全協議到產品研究、產品方案、測試方法、天線技術、場景優化等方面都做了巨大的投入。對5G技術的提前佈局和高強度投入,將為OPPO在5G時代取得更大的市場機會,這也意味著OPPO在創新之路的未來成不可限量。

第二,深入研究AI技術,專注智能化應用對體驗的提升。早在2016年OPPO就推出了其第一款集成了AI技術的產品OPPO R9s,創新地通過AI技術,用一顆前置攝像頭實現了準確的背景虛化效果。2016年就開始投入人工智能研究的OPPO,目前已經搭建起先進的訓練集群和數據中心,申請了超過300項人工智能專利。

經典的OPPO R11s則是OPPO對AI技術運用最成功的例子。R11s擁有的AI智慧美顏可以通過採集用戶面部特徵,智能分析用戶性別、年齡、膚色、膚質等信息,實現千人千面的美顏效果呈現。同時,可以通過AI語音技術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

而OPPO的研發中心佈局,也進入到全球化的部署階段。今年4月,OPPO正式成立研究院,並在北京、上海、深圳、東莞、日本東京、美國硅谷也設立研究所機構,構建成了產研銷全球一體化體系。

在我看來,營銷的成功案例會形成一個又一個的閃光點,而科技創新之路,會形成一條持續成長的主線,將這些閃光點串聯起來。OPPO顯然是目前手機行業中,將營銷與創新結合的最好的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