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出行“最後一公里” 商城縣傾心解決農村群眾出行難題

“俺家住在山旮旯裡,以前進城辦點事真不容易。路費貴不說,一天得坐兩趟車,還得等個把小時,錯過就沒有了。現在可好了,出門不遠就能搭上公交車,車上還裝了空調,路費才幾塊錢,每天都有好幾趟,可方便了。感謝政府為我們山區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昨日,家住商城縣伏山鄉石洞村深山區的村民李先梅喜笑顏開地說。

近年來,商城縣按照“政府主導、行業主管、政策保障、市場運作”的原則,在規範現有城鄉班車線路的基礎上,以路設線,沿村選點,延伸老線,補足新線,以鄉鎮為單元,以行政村為節點,達到村村覆蓋。今年,該縣在每個鄉鎮新設置了2條至3條通車線路,每條線路能覆蓋4個至6個村,共新增通村線路34條,新增運營里程487公里,覆蓋138個行政村。通村客車單車日運行不低於4個班次,日單車運營里程不少於84公里,月運營里程不少於2500公里。

“我們根據公路狀況、地理條件,實行以班線客運為基礎,開行定線班、趕集班、隔日班、週末班、預約包車班等多種運輸方式,滿足群眾不同的出行需求。”商城縣交通局負責人介紹。

此外,為確保客車實現“安全通”,在“村村通”推進中,該縣建立了嚴格的審查機制,嚴把運營車輛質量關、駕駛員從業資格關,並通過GPS動態監控平臺系統對通村客車的運營軌跡和運營里程進行監控和抽查,與單車考核和補貼發放掛鉤。

“為了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我們共建候車亭82座,站牌288個,覆蓋全縣370個村,並在原有的190輛農村客車基礎上,增加‘村村通’客車30輛,預計6月份將全部投入運營。”該縣交通局農路所負責人如是說。

出行方便了,鄉村旅遊也火了起來。4月22日,首屆大別山插秧節在商城縣伏山鄉餘子店村舉行,鄂豫皖三省的近萬名遊客冒雨來體驗傳統農耕文化,回味鄉愁。5月13日,第二屆華儒杯“感恩母親 你我同行”競賽活動在河鳳橋鄉田灣村祝家莊生態園舉行,近2000名遊客到現場參加互動活動,並觀賞花卉、採摘藍莓、品農家飯,體驗農村風情。(信陽晚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