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縣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

強化“三項保障”,穩步推進電商扶貧。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了岷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全縣電商扶貧工作。強化政策保障。先後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快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保障和助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爭取全省電商扶貧專項資金92萬元,重點扶持貧困村電子商務鄉村兩級站點建設、貧困戶培訓、物流配送。

搭建“三個體系”,服務貧困群眾就業創業。搭建縣鄉村三級公共服務體系,提升服務能力。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縣級公共服務中心。設立孵化區、眾創空間、會議室、實訓室、培訓中心,配備專業的服務團隊,為全縣農村企業或個人提供天貓店、京東店等第三方平臺的託管運營服務。建成了18個鄉級服務站,為鄉鎮轄區內電商企業及從業者提供培訓、指導服務。建成了286個村級服務點,鼓勵和引導本村未就業大學生和返鄉青年、貧困戶負責村級服務點運營,積極推廣“一村一店”模式,實現“一網多用、一店多用”,提供代買代賣、代收發貨、農產品收集、操作指導、充值繳費等電商便民服務,實現了“六幫”(幫你買、幫你賣、幫你提、幫你辦、幫你賺、幫你貸)目標。搭建三級物流配送體系,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依託縣郵政公司基層網點多的優勢,多次組織物流快遞企業召開座談會,研究制定了“1+N”的工作模式,由郵政公司牽頭、其他民營快遞配合,並簽訂合作協議,共同降低資費,搭建全縣三級物流配送體系,解決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搭建培訓體系,增強貧困戶創業就業能力。充分整合組織、團委、婦聯、商務、扶貧、人社等部門培訓資源,實施“萬名電商培養計劃”,開展“電商扶貧培訓進鄉鎮”活動,為貧困村培訓電商應用人才和合格的信息員,確保每戶貧困戶家中都有人參加電商實用技術培訓。

創新“三種模式”,助力精準脫貧。扶持貧困群眾開辦網店。充分發揮行業典型的帶動作用,對有意願、有能力開辦網店的貧困群眾,讓其入駐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實行電商創業“五個一”扶持工程,幫助貧困家庭“通上一條寬帶、配置一臺電腦、開辦一個網店、打造一村一品、增加一份收入”。組建電商扶貧專業合作社。通過政策引導,實現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發展,吸納貧困戶入社,逐步實現種植、加工、電商平臺銷售、貧困戶分紅的一體化運營模式。幫助貧困戶成為網貨供應商。探索“網店+合作社+貧困戶”的網貨供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

開展“結對幫扶”,強化扶貧成效。為進一步增強鄉村兩級服務站點運營水平及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能力,印發了《關於開展全縣電子商務助推精準扶貧“聯幫帶”活動實施方案》,《方案》圍繞《甘肅省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站點建設標準》要求,按照“四有”(有場地、有運營人員、有網店、有服務檯賬)建設標準,通過開展“四聯”(電商企業聯繫鄉鎮、鄉站聯繫村點、村點聯繫貧困戶、合作社聯繫貧困戶)、“四幫”(幫扶鄉村兩級服務站點運營、幫群眾代購、幫群眾代銷、幫群眾開店)、“四帶”(帶動鄉村兩級服務站點運營、帶動就業創業、帶動群眾增收、帶動產業發展)活動,促使農村網購網銷快速發展,農村物流配送能力、農產品商品化率、鄉村兩級服務站點運營水平、貧困戶收入大幅提高,實現“村村有電商、戶戶有網購”的目標。

截至目前,該縣共培育出天貓、淘寶等各類網店896個,電子商務企業69家,網購金額達到8635萬元,電子商務銷售總額達1.43億元,帶動電商從業6850餘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