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鴉片戰爭後列強沒有選擇推翻清政府?

不會罵人

這個問題應該說挺簡單,列強看到了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大家都想分一杯羹,沒有哪個列強願意別的國家推翻清政府,他們更願意讓清政府做個代理人,這樣他們能更好的接收利益。(圖片只是象徵被劃分,沒有實際意義)

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大英帝國是沒有能力完全推翻清政府的,其實他們就是來小試牛刀的,一打!我的天,這麼好打,還能得到利益。這讓極具侵略性的大英帝國看到了甜頭。之後便一而在、在而三的對中國進行侵略,並從中獲得權益。


之後各個帝國都從中看到了利益所在,什麼國家都來弄一弄,分一點權益。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匈牙利、奧地利等什麼亂七八糟的國家都來了,來了就能分到利益。可以說那個時期是帝國主義的狂歡,中國人民的苦難。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的進入,那麼各個帝國之間也存在著利益的糾紛,誰都想多點利益。那麼這個時候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讓別的國家直接統治中國,他們需要一個代理人在他們之間斡旋,讓他們各自的利益最大化,這個代理人就是——清政府。

為了爭取利益,日本和俄國還不是在我國東北打了一仗。他們還能讓任何一個帝國殖民中國嗎?答案肯定是不能的。
可能也會有人說,要是他們協商把清政府推翻了,把中國殖民了,每個帝國有自己各自的勢力劃分。但是我私下認為這樣也是不可以的,因為他們如果完全殖民,他們還得派出自己的人去統治諾大的中國,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中國那麼大,時不時還有農民起義,如果沒有清政府他們就得自己直接出兵鎮壓,那麼肯定是沒有清政府自己鎮壓來的方便。所以,衝這一點,帝國也不會推翻清政府的。


所以列強沒有推翻清政府,還是主要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又或許中國太大,他們沒有那麼多人手吧。


震霜秋


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一開端並不光彩,雖然是戰爭,但更像是清政府被人摁在地上摩擦式的一邊倒虐待。

鴉片戰爭改變了清政府乃至中國數千年來的政治形態和社會狀態,從這一點來說,鴉片戰爭帶給中國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他比任何一次王朝更替的戰爭都要來的猛,來的徹底。

最根本的變化就是中國的封閉社會結構被打破,就如一個雞蛋,卻被黃鼠狼叮出了洞。


雞蛋一旦被叮破,不但不便於貯存,反而會因為氧化作用迅速的腐爛變質。

清政府依附的封建社會體同樣如此,它可以閉關鎖國,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但是一旦被打破這種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態,由此產生的不適感甚至過敏反應便會出現。

鴉片戰爭只是近代中國社會改變的一個開端,不消說清政府氣數未盡,就是發動戰爭的英法等國都沒有完全的滅亡清政府的野心呢!

當時的情況以及局勢的發展,遠沒有達到考慮這個問題的地步。

鴉片戰爭後又有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義和團運動等等,這些戰爭連接在一起,才是滅亡清政府的真正因由。


歷史三日談

我是軍事妹子,鴉片戰爭時中國對西方世界不瞭解,其實西方世界眼中東方古國也是一片神秘。

首先,兩次鴉片戰爭的規模都不是很大,甚至可以直接劃類為局部戰爭。也就是說,英法實際能從其中獲得的賠款和殖民地並不是很多。而且,英法也知道清朝的底線是不割讓大量的土地。在與清朝的戰爭中,英法只是想利用戰爭來促合作並打開清朝市場用來傾銷自己的商品。

圖為鴉片戰爭

在《南京條約》和《北京條約》中都可以看出,英法最先要求的往往是通商和開放港口,而不是大量的賠款和殖民地。對當時的英法來說,中國是個團結的民族,和同時期的印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而且,英法的南亞,非洲殖民地都已經面臨著英聯邦軍隊人數不足無法控制起義的情況。

圖為南京條約

所以,別說是推翻清政府,就是從清朝手中獲得大量的土地,這些殖民帝國也是吃不消的。而且,當時的英法是根本不具備推翻清政府的能力的。首先,當時的中國人民已經被清朝奴役了兩百年之久,意識思想早已麻木。即使英法唆使中國人推倒清政府,也很難有多少人前來效應的。

圖為馬關條約簽訂現場

此外,在當時清朝的綜合實力還是非常強的。無論是哪個國家在侵略清朝的時候,都選擇了快打快談的方式從清朝獲得利益就迅速的終止戰爭。因為對於任何國家而言,和清朝打消耗戰無疑都是夢魘。在甲午戰爭中,日本甚至差點被清朝拖死在逃判桌上,可見想徹底的擊敗“藥丸”的清國究竟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軍事新觀察

鴉片戰爭是我們中華民族一段屈辱的戰爭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

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英國為了改變中英貿易順差啊的關係,強行發動。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但是傷亡人數,英國523人,中國22790,一方面是武器裝備的落後,戰鬥素質的落後,另一方面更多的是政府軟弱無能,安於享樂,能投降就投降。

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次英國拉上了法國,組成了英法聯軍,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燒燬圓明園,清政府還是割地賠款,俯首稱臣。相比於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絲毫沒有長進,相隔20年,沒有訓練軍隊,提高裝備,基本上一開打就逃跑,英法聯軍浩浩蕩蕩打進了北京。清政府在簽訂了《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之後也宣告戰爭結束,清政府轉而集中精力,滅掉了太平天國。

鴉片戰爭為何不直接推翻清政府

中國幅員遼闊,長時間戰爭統治不了

英法聯軍的主力都是從本土經過海運輸送過來的,如果推翻清朝這個成熟的封建王朝,那麼各地就會起來軍閥,就像孫中山推翻清朝之後的狀況,之後再跟這些軍閥打的話,戰線長,補給跟不上,反而得不償失。

已取得最大利益

第一次鴉片戰爭,想要錢,清政府都給了,吃到了甜頭,第二次鴉片戰爭,又有了賠款,也得到了甜頭。有了清政府這個好欺負的對象,沒錢了侵略一下,而且花費代價極少。同時又不用鎮壓全國人民。而且即便自己統治的話,無非也是為了錢和資源,這些在不平等條約裡,清政府都會給的

民心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民間的反侵略組織就興起,而且第二次鴉片戰爭,也是趁著清政府和太平天國的僵持才能獲得最大利益。如果先推翻清政府,那麼太平天國他就不一定能搞得動,到那時候,他不得民心,只會處處碰壁,戰線長,本國內部的國會不一定會一直支持。


撩妹不如聊球

鴉片戰爭後,列強何以沒有推翻滿清政府?或者進一步,列強何以沒有瓜分中國?

有人說,因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產生的相互制衡作用的結果,有人說,因為中國輻員遼闊,地大人多,沒有一個國家,有那麼大的胃口獨吞,也有人說,中國歷史悠久,民族“凝聚力”,大到任何帝國主義,都望而生威…………扯吧!

想一想,沙俄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輕易地,就吞了我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庚子事件時,又一口,吞下了我整個東北。若不是後來小日本,強來出頭,我們東北,早己成為了人家的“黃俄羅斯”,猶嫌不足,那個末代沙皇,還劃下了道“尼古拉線”,也險險要成為事實!以這樣的情形,這樣的胃口,試問,有多少國土,人家消化不了?而所謂的列強相互制衡,又在何?

至於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引人一笑吧?幾千人的英軍,似入無人之境,一萬六千的“聯軍”,打得天兵天將,丟盔卸甲,甚至,京城百姓,竟忙著給侵略者,送糧送水,架梯扶柱,那個“華勇營”,殺同胞,比外國強盜更狠……真不知讓愚,該說什麼好了!

人家為什麼沒有瓜分咱大天朝?恐怕不是今天的你我,憑覺語產生的臆想,可以得到結論,而是去深入瞭解彼時,究竟是什麼狀況後,才或可知道原因!其中,大有發人深省的道理在內啊!

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例,當時的英國在華商業總監義律,在大天朝作為“蕞爾小國”,遭到泱泱上國的欽差大臣林則徐的羞辱後,氣急敗壞,要求維多利亞女皇,發兵嚴懲,然而,英國上下院,卻為發兵不發兵,爭執個不休,結果,請來了當年隨馬嘎爾尼使華當翻譯的斯當東來裁決,這小子一句“這是個聽不懂商業語言,只聽得懂槍炮聲的民族”,一錘定音,才出兵天朝…………人家本沒有滅咱國的念頭啊!

而其後的戰爭,也各各有其特定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啊!


愚公說道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打開中國市場,與中國通商。其他國家的目的也與英國一樣,通過《南京條約》及其附件列強已經實現了這個目的。

二、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沒有任何一個列強有絕對力量可以推翻清政府。即便是後來的八國聯軍侵華佔領了北京,列強卻反而更深刻的認識到中國是無法被統治的,只能扶持代理人。

聯軍統帥瓦德西說:中國領土之內,……共有人口四萬萬,均系屬於一個種族,並且不以宗教信仰相異而分裂,更有“神明華胄”之自尊思想充滿腦中。此外更有一事,亦復不應忘去者,即吾人對於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更加以備具出人意外之勤儉巧慧諸性,以及守法易治。

三、列強之間是有矛盾的,如英德、英法,俄奧等之間有大量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無法再對待中國問題上保持完全一致的利益。

四、印度和中國完全不是一碼事。當時的印度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土邦林立,而且宗教民族矛盾複雜,最終被英國人以印度人對付印度人各個擊破,不過英國最終完全獨佔印度也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


微史春秋

雖然當時被侵略,但並不是絕對的全部被侵略,我國還是有所抵抗的,當時的情況是可能他們覺得時機不成熟,或者沒有絕對完全佔領中國並治理好的信心,再加上對中國國情國土的不瞭解或者不熟悉,某些程度上存在治理的迷茫性,可能基於種種不成熟的原因,則先利用中國人對本國進行控制,先讓清政府成為治理這片土地的傀儡,想通過國人逐步打入中國實現絕對侵略吧。不過,列強的算盤打錯了。慶幸我們國家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代的偉大領袖和偉人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再加上國家的地大物博,方衍至今。一點個人看法。


幸福最晴天

1840年以前,馬戈爾尼為乾隆祝壽並請開關之時,就己經知道清的腐朽、沒落!“滿清治下的中國如同一艘巨輪,但已破敗不堪,幸而最初幾位船長的小心駕駛,才暫時安全;一旦巨浪掀來,它必粉碎……”這是使團用所見所聞所知得到的結論!此時的清庭與國民仍在天朝迷夢中未醒……儘管有很多人,比乞丐略強;鴉片戰爭英國大勝,更堅定了英國人的信心。既然這個王朝一打就敗,一敗就賠款、割地、開關。那麼不正好用於“以華制華”嗎?有這個代理人實現自乙的利益,豈不更好?並且如後來八國聯軍頭目所言“無論歐美日本,皆無此腦力,也無比兵力可治理此天下四分之一之生靈耳”,扶持清朝比喚醒“沉睡中的東方雄獅”要好的多。所以扶清之利大於同化中國,西方當然要扶持了。✈✈✈✈✈✈✈🚀🚀🚀🚀🚀🏁🏁🏁🏁


每日求進步

鴉片戰爭的發生是因為商業,中英長期的貿易逆差(相對英國),所以英國一直在想辦法,後來採用鴉片,但清朝後來禁菸,這就激怒了英國。其實當時對清朝來說,實際是不想跟英國通商的,因為感覺自給自足很好,但英國不這樣想,他感覺你是在貿易上欺負他。當時因為語言不通,各種其他的不理解,也導致了矛盾。(現在我感覺應該也有)另外說佔領。英國是商業立國,採取什麼方式要考慮收益,對於一個這麼大的中國,他佔領然後變成殖民地,是需要大量投入的,最後有沒有收益都不好說,權衡一下,不如通過戰爭使你屈服、樹立利益代理人划算。

以上,望採納,謝謝


包子問答

第一、他們之所以發動鴉片戰爭,是因為不法的鴉片商業利益受到損害。長久以來,他們希望能與清朝友好通商,而清朝則自詡為天朝上國,不肯給他們平等的權利。第二、當時對於他們來說,一個穩定的統治政府比較符合他們的實際利益。第三,他們當時還沒有徵服清朝的想法,當時這個根本不在他們來華的日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