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審題者得先機

審題,就是仔細辨認、審查、分析、研究題目的意義和要求,確定文體和寫作的範圍、角度、重點等。

有人說,為文審題是前提,立意是關鍵,表達是重點,可謂切中肯綮。確實,要寫好一篇文章,必須首先把好審題這一關,否則就會“下筆千言,離題萬里”,文不對題,文不對“體”。

即使文字功底很好,也難免“一著不慎,全盤皆輸”。在平時訓練、測試甚至決定學生“命運”的考試中,這樣的例子都不鮮見。審清題意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1、掌握命題意圖的技能

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每道優秀的命題都包含著命題者的意圖。揣摩命題意圖,就是分析命題者“為什麼命這個文題”,探究命題的依據和出發點。善於揣摩命題意圖,寫作時才能深諳“行情”,投命題者“所好”。命題的依據有:

(一)聯繫學生的閱讀實際命題

特別是課文閱讀,它是語文學習之“本”。有聯繫課文思想內容的,如《不要畏懼困難》,審題時可聯繫《愚公移山》揣摩命題意圖。有聯繫課文寫作特點的,如《我最敬佩的人》,審題時可聯繫《誰是最可愛的人》揣摩命題意圖。

(二)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命題

學生的生活包括個人生活、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以及科技生活、想像生活等。面對此類文題,學生應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聯繫當前的社會背景去審視題目。

比如:“每位同學自身都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弱點,如膽怯、自卑、惰性、嬌氣……請結合你的實際選擇一個方面,把題目‘我終於戰勝了_’填充完整,寫一篇記敘文。”這個命題既切合學生自身實際,又反映了當今社會一個熱門話題: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 2、明辨表達題材的能力

如果命題已對文體有明確要求,就務必要按要求作文。如果命題對文體無明確要求,就要從下面幾方面人手辨明表達體裁:

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一)注意文題中表明文體的標誌詞語

題中含“記”“憶”“訪”“傳”“紀事”“巡禮”“見聞”“贊”“頌”“歌”“抒懷”“暢想”等詞語,即寫記敘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紀事》、《瑣憶》、《內蒙訪古》、《武夷遊》等;

題中含“議”“論”“說”“談”“辯”“駁”“評”“析”“感”“看法”“啟示”“談起”等詞語,即寫議論文

題中含“用途”“功能”“介紹”“說明”“解說”“性質”“怎樣”“製作”“方法”“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寫說明文

(二)遇到沒有標誌詞的文題,可以通過試加標誌詞的辦法辨明文體,也可以從文題的含義發現它對文體的要求。

一般來說,以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為題的,要寫記敘文,如《最難忘的一天》、《校園見聞》、《我和同桌》、《抉擇》等;

要求闡發某種主張、論述某個道理的題目,要寫議論文,如《機遇•天才•成功》、《要虛心“納諫”》、《愛國主義,還是軍國主義?》等,這些題目,或展示出論題,或直接點明論點,都是不難辨認的;

要求介紹、解說客觀事物、事理等知識的題目,寫說明文。

有些命題較為含蓄,要通過分析加以辨識。如《火車頭》這一題目,不加分析,就難以把握它的文體。不過,在這裡.顯然它是一種比喻,比喻現實生活中起帶頭作用的先進人物,自然是要求寫記敘文。

(三)對不限文體的文題(話題作文),要儘量充分分析可以運用的體裁,然後根據自己的長處,選用一種合適的文體,絕不能寫成非驢非馬的文章。

➤ 3、明辨選材範圍的能力

命題對選材的範圍都有一定的限制,審題時要分析文題的各個限制條件,避免出現“跑題”現象。文題一般從時間、處所、數量、領屬、關係、對象等方面限制選材的範圍,如《明天的我》,限制了時間“明天(未來)”、對象“我”。

命題作文既有限制又有自由。因此,明確了文題的限制條件以後還要進一步拓展自由發揮的餘地。一是要運用發散思維從不同角度展開文題,以便選擇最佳入筆處。如《好消息》,以“誰的好消息”為發散點,可以從我的、同學的、老師的、班級的、學校的、家庭的、街道的等角度展開;以“好消息的內容”為發散點,可以從學習、體育、文娛、生活等方面展開。二是要展開合理的想像和聯想,使寫作內容更生動、更形象、更豐富。如《夢想成真》,審題時可以想像將來具體的時間、環境,想像具體的人物、事件。可見,在文題的限制之中,也有可以縱橫馳騁的廣闊天地。

➤ 4、洞悉題意重點的方向

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明確了選材範圍之後,還要把握題意的重點。把握題意重點,可從三方面入手:

(一)捕捉和推敲題眼

題眼就是文題的關鍵詞。所謂“捕捉和推敲”,即指在審題時要緊摳題目中的每個字眼進行思考,尤其要對其中的關鍵字眼進行反覆的推敲,深入的思考。

其一,對一些字面意思較淺的題目,要抓準題眼,把握好立意和選材的重點。如《我終於學會了XX》,在審題時,我們不僅要考慮到在“X X”處填上一種本領(如“攝影”、“拉提琴”、“打字”、“游泳”等),還要注意“終於”二字的含義,它指在學習某一技能的過程中曾遇到挫折和失敗,而自己努力不懈,最終戰勝困難獲得成功。因此寫作時就應突出自己與困難作鬥爭的信心和意志,要重點表現這一過程的艱難與曲折。

標題的語言結構不同,其中的重點字詞所處的位置也不同:是偏正結構的題目,重點往往在偏上,如《諍友》(“諍”)、《我家的新鮮事》(“新鮮”)等.這些重點詞多為形容詞;是主謂結構的題目,其重點往往在謂語上,如《我陪王奶奶過春節》(“陪”)、《媽媽教我幹家務》(“教”)、《這堂課真有趣》(“有趣”),《學貴多問》中的“貴”,揭示了多問對於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這些重點詞多為動詞或形容詞;有的題目主謂結構中包含著偏正結構,其重點詞有時就不止一個了,如《改革之年喜事多》(“喜”“多”);是並列內容的題目,重點則在二者或幾者之間的關係上,如《我和同桌》(重點表現兩人互幫互助,情同兄弟或姐妹的親密關係)。

其二,對於一些字面意思較深或含有比喻、象徵意義的題目,則要深入分析,摳出其確切含義。如《我的忘年交》(“忘年交”,指年歲差別大、行輩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面對“大潮汐”老師們》(“大潮汐”指當前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經濟大潮)、《邂逅》(指久別的親友、師生、同事等偶然相遇)、《啟明星》(含象徵意義,指給人以教育,以啟迪,使人從愚昧走向聰慧的人)等。

另外,對於材料作文,這種審題方法也很適用。不管材料長短,其主旨總在個別句子或字詞上,摳準了它們,也就弄清了題意.把握了寫作的重點。

(二)把握內在關係

題目是並列短語的,題意的重點在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關係上。如《我和班集體》要求寫“我”與“班集體”的關係,“我”怎樣為班集體爭光,班集體又怎樣關心和幫助“我”。題目是主謂短語的,要注意主語和謂語內容上的聯繫。如《勤能補拙》就不能只談“勤”的可貴,還要談它能“補拙”的功效。

(三)吃透文題的隱含義

隱含義即題目的深層含義,它主要包括三種:一是象徵義。如《蜜蜂贊》,題旨不在介紹蜜蜂,而是要讚美它那種勤勞無私的精神以及具有蜜蜂精神的勞動者。二是比喻義。如《推倒牆是橋》,比喻人與人之間要消除隔閡,相互溝通。三是引申義。如《“水滴石穿”的啟示》,要求根據水滴堅持不懈、日久穿石的自然現象借題發揮,闡明道理。

➤ 看清寫作要求

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作文通常有或多或少的寫作“要求”。這些“要求”有時除了涉及立意選材等內容方而外,還涉及表達方式、表現手法、篇幅、書寫形式等方面。有些“要求”富有“彈性”,有些則是硬性規定、審題時必須看清弄準,寫作時自始自終記在心中。

提高審題能力,切實吃透題意,還必須熟練運用一定的審題方法。

( 一)比較異同法

遇到眼熟的文題,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干擾,這就需要聯繫近似的題型相比較,分析各自的特點。如《我愛老師》,可以跟《我的老師》。《我和老師》相比較。第一題重點寫“我” 對老師的愛,第二題重點寫“老師”是怎樣的人,第三題重點寫“我”與“老師”的關係。

(二)補足因素法

因素,即文章中的已知條件。條件多的文題,題意就明白具體;條件少的文題,題意就隱蔽空泛。命題者為了增加審題難度,以考察寫作者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常常故意減少文題中的已知條件。遇到這樣的文題,在不改變原題題意的前提下,寫作者可以在自己的頭腦中給原題適當補足一些新因素,使題旨顯露出來。

如《早晨》這個題目,含義很廣,可在“早晨”二字前增加一些限制或修飾語,如“學校的”、“都市的”、“鄉村的”、“軍營的”、“工廠的”等,題目的含義和寫作的角度就具體了。再如,《追求》這個題目可以在前面加主語“xX”,在後面加上可供支配的賓語,使之成為某某“追求真理”、“追求進步”或“追求理解”等,這樣也就明確了寫作內容。

又如《我的夢》,其中的“夢”比較抽象,它不指晚上所做的夢,而是指人的某種幻想和希望。我們可將“夢”的具體內容補出來,變成“我的夢是當上飛行員”,“我的夢是考上XX大學”等;再如寫《盼》,在題前補足“我的”、“家庭的”、“社會的”等因素,題旨就明白了。運用這種方法,千萬不要畫蛇添足或擅改原題。

( 三)大題小做法

“大題”是指範圍大的題目,一般字數少,不帶修飾語;“小做”是指從小的角度來取材立意,力求以小見大。話題作文的開放性強,限制少,題目大,但還需要審題並注意方法。

如:“化大為小”。【材料】你熱愛生活嗎?你關心生活嗎?生活是個大課堂。只要把目光投向生活,你一定會有許多新奇的發現、真切的體驗和深刻的感悟,從而獲得知識,增長才幹,美化心靈,樹立志向,……【要求】請以“關注生活”為內容範圍,寫一篇文章。可以記敘生活中的某種經歷,抒發自己的感悟;可以對生活中的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也可以介紹生活中的某種新事物,作出自己的評價。題目自擬,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解析:這是一個以“關注生活”為內容範圍的話題作文題。在審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三個步驟:

一是拓展,即以“生活”為由頭生髮開去,充分展開想象和聯想。如“生活”一詞,我們可以用增加定語的方式加以拓展,由此就可以派生出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個人生活等等。如此一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可以與“生活”相關,自己與父母兄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接觸可以與“生活”相關,自己與叔叔阿姨、老師同學、親朋好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的交往也可以與“生活”相關,……進行這樣的內容拓展後,就不會感到沒有材料可寫了。

二是聚焦,即在前一步“面”的拓寬的基礎上,進行“點”的選擇。因為在寫作時,我們不可能將生髮聯想到的所有材料都寫出來,這時就需聚焦在拓展的某一個內容、某一個方面,選擇一點來寫,原則是自己熟悉的、豐富的和可寫的。

三是挖掘,即對自己確定的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在求新求異、求精求深上加以突破。例如該題,如果僅僅停留於某個生活故事的敘述,那就不免有些淺顯,但假如能像題目要求中那樣,在記敘某種經歷中抒發自己的感悟,在論述某個問題中發表自己的見解,在介紹某種新事物時,作出自己的評價,……如此這般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由果及因,那才能真正有新奇的發現、真切的體驗和深刻的感悟,文章才會寫得有血有肉有靈魂。

(四)實題虛做法

“實題”是指以某種實物為題,如《路》、《綠葉》、《泥土》等。“虛做”是指不就物寫物,而是展開聯想,揭示其比喻義或象徵義。這種方法對借物抒情的文題比較適用。

審題的方法遠不只這四種,每個寫作者可以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總結,並結合自己的實際靈活運用,以形成技能技巧。

收藏!想寫出初中高分作文?4大審題技巧,孩子要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