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孩子是个懒孩子,本身性格就喜静不喜动。小学基本没有干过什么活,偶尔倒倒垃圾,但也是在大人的督促下干的。

上了初中,孩子的学业开始繁重,变得越发的懒惰,就连倒垃圾这种小事都会“忘记”。有时也心疼孩子的时间,能包办的都包办了。直到一次朋友闲聊,说他家邻居的孩子上了大学,一个月后回家,竟然把这一个月内的衣服全拿回家来洗,而且一点都不知心疼年迈父母,放假回来后就知道玩游戏,看电视,一点家务活也不愿意干,最后朋友来了一句,“都是家长给惯的!”

有时也许我们太专注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虽说“养儿防老”是过时的说法,但那是指经济方面,尽量不用子女,但精神方面还是需要儿女来养老的。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在自己风烛残年之时,孩子回家后依然像个大少爷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仅从这点出发,培养孩子做家务也是必须的。另外孩子做家务,对孩子本身也是利而害的,当他们离开父母时,可以自已很好地照顾自己。

学习学到的是知识,而做家务可以让他们很好地体会生活的意义。

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虽说上了中学,但总的说孩子还小,经济上依赖父母,精神上也依赖着父母,可塑性还是比较强的,没有“为时晚已”之说,那就从小的家务做起。

家里召开了家庭会议,其实只有三人,但跟孩子说,召开家庭会议还让他着实重视起来。我将家务细分,包括洗衣服,晒衣服,做饭,摘菜,做菜,洗碗,倒垃圾,拖地,刷厕所……

其实真的没有多少家务活要做,让孩子选择他做什么?

开始时他嘟囔着嘴:“我要学习!”

这时,大人开始晓之以理,学习很重要,但做家务更重要,想想你学习是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你学会做饭,做菜,即使学习不好,也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你也是家里的一份子,这个家需要我们三个人共同支撑,共同维护家理的干净整洁,你总不希望天天生活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中吧!……”

孩子妥协了,选择了天天倒垃圾,做饭两样最容易的活来干。

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开始几天很不情愿,大人天天提醒才去做,当然做饭这事,只要他在家,就让他做。放假时,开始让他洗碗,很不情愿,放下筷子,说:“我去学习了!”

“不行,洗碗比学习重要!”我语气坚定,同时也退了一步,“你把自己的碗洗了就行!”

他没有洗,有些倔强地离开了,我又了加了句:“中午吃饭的时候还用这个碗!”这时,他才慢腾腾地洗了自己的一个碗,边筷子也没有洗,因为我说只洗碗!

时间长着呢,慢慢来!一天,告诉他洗自己的碗,没洗,我也没有再言语,直到中午,再吃饭时,告诉他:“用自己的碗!”

他只好去厨房洗了碗,这时他发现碗很难洗,因为饭粒等都已干了。吃一暂,长一智,以后吃完饭他就洗了自己的碗。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假期,其间,让他洗了自己用过的筷子,勺子。又到了一个假期,开始增加他的家务量,对他说:“把我碗也洗了!”

立刻招来了反对,语气还挺横:“为什么?不洗!”

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我白了他一眼:“那以后,我做饭只做自己的,做菜只做自己的,洗衣服只洗自己的!” 小样,跟我斗,心里在笑。果然,他不再言语,乖乖地洗了我碗。从那以后,只要桌上的碗筷不太多,只要是放假,都让他洗。

现在的他依然很懒,但像做饭,洗碗,摘菜等简单的家务不在以前那么排斥。令人欣慰地是使大人不在家时,他也能自己烧开了火,下袋方便面,打个鸡蛋,放些小白菜,或者闷锅饭,在炸锅机中放几个肉串而不至于饿着自己。

让孩子做家务,倒不必在意他能干多少,最重要是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家是属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而家务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必须要承担的责任。一个人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对自己负责。同时做家务也能让孩子们用心体会父母的不容易,学着去付出。一个人只有付出了,才能够学会珍惜。 

哈佛大学学者做过一个研究: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也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不要让我们的“爱”限制了孩子应有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