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3月17日上午8點30分,王銘章、趙渭賓、王麟、何煋榮等抗戰川軍將領的後人,同隨行退役軍人和志願者共計40餘人(其中有十餘人從臺灣趕來)來到滕州老縣衙廣場,在滕縣保衛戰遺址碑前肅穆默哀,並依次獻花,開始了“重走抗日壯士出川路——紀念王銘章等烈士為國捐軀八十週年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項旅程。滕州統戰部、民革代表參加了活動。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隊伍隨後來到滕州市烈士陵園,在王銘章的塑像前,將領後人們在莊嚴緬懷的朗誦聲中默哀、敬禮,並獻上了鮮花、敬上了從家鄉四川帶來的美酒。美酒的飄香彷如這些愛國將領們精神的留芳,經久不散。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爸爸,孩子們因為工作原因沒有過來,這是川軍的後人們,為你們帶來的家鄉美酒。”王銘章的二兒媳白光蓮已經82歲高齡,她哽咽地說著,將酒灑向地面、將鮮花放在了王銘章紀念碑下。白光蓮說,王銘章去世後,按照他的遺願,家裡人將國民政府給與的特恤費捐獻出來辦學,後又賣房籌款作為辦學經費。20世紀50年代,該校與新都初級職業中學合併,改名為新都中學,即現在的新都一中。

白光蓮說:“王將軍有三子二女,除三弟道綱在臺灣外,其餘兄姐妹均與世長辭,作為王將軍的後代,更應該將此次活動視為體驗先烈們當年輾轉禦敵的艱辛。我懷著無限崇敬的心情緬懷先烈前輩們,願他們安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豐功偉績,更要繼續學習他們至高的精神,激勵自己,教育下一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我還要感謝魯南地區的父老鄉親在當時對我爸爸抗擊強敵所做出的無私支持和巨大犧牲,我們在永遠記住日軍罪行的同時,更對已逝的父老鄉親前輩們致以深深地悼念和崇高的敬意!”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在英烈園,趙渭賓的曾孫女趙瑋在曾祖父的墓碑前泣不成聲,她說:“曾祖父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子孫能夠為國家服務,能夠復興民族。他的長子趙世誠,最終成為空氣動力學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敎授,系主仼,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航空航天工業部突出貢獻專家。核工業部某院設計部副主仼,技術部副主仼,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成功做出了重要貢獻,榮獲核工業部頒發的榮謄獎章。次子、女兒及長孫、長孫女及次孫等五人也都在航天部、航空航天大學擔任著管理人員、研究員、教授等工作職務,為我國的前沿國防科學貢獻著自已的力量。”王麟的孫女王愔,也在自己祖父的墓碑前做了深深地緬懷。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王銘章等抗戰川軍將領後人來滕 重走抗日出川路祭滕縣保衛戰英靈

鄒紹孟的孫女鄒小芳、陳九章的孫子陳洪濤,紛紛為先烈們獻上獻花,深深鞠躬。

何煋榮的兒子,74歲的何允中老人說:“‘重走抗日壯士出川路’是按照當年王銘章將軍帶領川軍出川抗日的路線,我們從四川成都出發,經陝西寶雞、山西太原、經過十餘天的跋涉,到達山東滕州。80年前,川軍和滕縣人民的血流在了一起,當時犧牲的川軍曾說‘生於四川、死守山東’,今天,川軍後人和解放軍的代表凝聚在一起,感謝滕州人民記住川軍、感謝這份寶貴的友誼,可以讓我們為復興中華共同努力!”

附:

王銘章(1893—1938),字之鐘,四川省新都泰興場人,著名抗日將領。

1938年3月,時任國民黨第22集團軍第41軍代軍長、122師中將師長的王銘章,抱定以死報國之心,和3000餘名官兵浴血奮戰,於1938年3月17日以身殉國,用悲壯的犧牲完成了死守孤城、阻敵援兵南下增援臺兒莊的戰略任務,為殲敵2萬多人的臺兒莊大捷贏得了寶貴時間,後被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上將。毛澤東、董必武等還聯名撰贈輓聯:“奮戰守孤城,視死如歸,是革命軍人本色;決心殲強敵,以身殉國,為中華民族增光。是中國軍方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

2013年4月9日,王銘章將軍塑像在滕州市國防科技教育基地隆重揭幕,2014年9月, 王銘章將軍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趙渭賓,字象賢,1914年畢業於四川陸軍軍官學堂第二期,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仼國民革命軍第41軍122師少將參謀長。1938年在臺兒莊會戰前期,122師奉命固守山東滕縣,全師將士與日軍精銳師團殊死搏鬥四晝三夜。1938年3月17日下午5時許,趙渭賓和122師師長王銘章在對日激戰中壯烈殉國,時年44歲。1985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革命烈士。

王麟(1902~1938)抗日殉國烈士。1931年任四川省北川縣長,並致力於減輕賦稅,倡導官員廉潔奉公,關心民間疾苦。1932年3月赴廬山軍官訓練團、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高教班受訓,1936年夏任29軍團長。抗戰期間,任22集團軍124師739團團長。1938年3月,在臺兒莊會戰時,率部守衛滕縣阻滯日軍南下,與敵人英勇拼殺,壯烈犧牲。毛澤東為此送輓聯“奮鬥守孤城,賓至如歸,是革命英雄本色;決心殲頑敵,以身殉職,為中華民族增光!”

鄒紹孟(1895—1938),1895年9月6日出生, 四川榮縣人,國民革命軍陸軍第41軍124師參謀長,1938年3月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