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魚混養模式中,養殖戶應如何養好早批蝦苗?

虾鱼混养模式中,养殖户应如何养好早批虾苗?

近幾年汕頭地區蝦魚混養池塘呈現全年放蝦苗的數量大、批次多,而蝦苗成活率逐年下降的趨勢。僅2017年蝦苗的普遍成活率就已低於10%,低成活率直接影響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

早批蝦苗的成活率低、產量低的現象尤為明顯,所以提高早批蝦苗的成活率,養好早批蝦苗就成為養殖成功的關鍵。我們根據近幾年蝦魚混養池塘的養殖現狀和存在問題,總結出了以下養好早批蝦苗的要點。

一、早投餵,喂好料

較多池塘不在放苗後及時喂料,有的甚至20天以後才開始投餵飼料,這樣不及時投餵會造成蝦苗營養攝入不足,導致生長髮育遲緩甚至飢餓致死。一般建議放苗後第二天開始投餵對蝦配合飼料,養殖一段時間後可根據蛋白需要量投餵適合魚蝦生長的混養飼料,這樣既能保證蝦苗的成活率又能保證蝦苗有足夠的營養攝入,保障生長。蝦苗規格整齊,腸道飽滿,生長髮育狀況良好,而且水質也相對穩定,有利於提高蝦苗成活率。

虾鱼混养模式中,养殖户应如何养好早批虾苗?

二、多開增氧機,勤增氧

多數池塘在放苗後都有不開增氧機或少開增氧機的習慣,養殖朋友普遍認為蝦苗、魚苗都還小,不會缺氧,這是對苗期是否增加池塘溶氧含量缺乏正確的認識。

事實上蝦苗小隻是蝦苗的耗氧量低,並不代表池塘溶氧含量充足,早期的池塘通常處於不穩定時期,可能會經歷水變倒藻、浮游動物高峰期等階段,池塘會較長時間處於低氧狀態,這個階段多開增氧機有利於蝦苗存活,建議每10畝開兩臺以上的增氧機,儘量保持常開,來增加池塘溶氧含量以保證蝦苗存活;建議使用幫邦魔盒實時監測水質,隨時在手機上查看水質數據,夜裡缺氧會自動打電話報警,及時處理,避免損失。

三、保持深水位,少肥水、多穩水

養殖前期天氣不穩定,水質不穩定,加上本地肥水養蝦的養殖習慣,更是加劇了前期的水質變化,造成水質始終處在變清、變肥的循環中,氣泡病的問題對蝦苗成活率的影響極大,所以前期穩水、防氣泡病是關鍵點。

建議一次性加好水至1.2-1.5米後再放苗。足夠的水深有利於水體穩定,而水淺的池塘更容易水變和增加發生氣泡病的風險。

虾鱼混养模式中,养殖户应如何养好早批虾苗?虾鱼混养模式中,养殖户应如何养好早批虾苗?
虾鱼混养模式中,养殖户应如何养好早批虾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