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扶貧兔」 走上致富路

養好“扶貧兔” 走上致富路

日前,在任固鎮前故城村貧困戶秦和順家的院子裡,放置著一排排兔籠,一隻只雪白可愛的兔子或吃食,或嬉戲,或打盹……“這套設備可以讓兔子自行取水、吃食,兔子的糞便還可以自動從傾斜的隔離板上滑落。我每天只需按時投放飼料,養兔子一點也不費事。再過幾天,我養的兔子就可以出欄了,這真得感謝縣民政局的幫扶。”秦和順高興地說。

為了紮實做好脫貧攻堅幫扶工作,縣民政局把產業扶貧放在幫扶的首要位置,積極助力幫扶村發展扶貧產業,立足實際,因戶施策,堅持扶貧與扶智並舉;先後投資2萬餘元,幫助引導任固鎮任固四街村、任固五街村、前故城村3個幫扶村的25戶貧困戶實施肉兔養殖產業扶貧項目,變“輸血”型幫扶為“造血”型產業扶貧,探索出“公司+貧困戶”的扶貧新路子,增強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幫助貧困戶實現了持續穩定增收。

“要讓貧困群眾真正脫貧致富,關鍵是抓實產業幫扶,幫助貧困戶找到增收的源頭活水,使他們獲得長期而又穩定的收益。”縣民政局精準扶貧幫扶責任人付國軍說。為了找準符合群眾實際的門路,今年6月,該局組織人員深入3個幫扶村,挨家挨戶走訪調研,瞭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當了解到任固鎮蔡故城村有個成規模的肉兔養殖場、增收效益不錯的情況後,幫扶責任人便多次實地考察並向專家諮詢養殖事宜。

養好“扶貧兔” 走上致富路

付國軍介紹,經過考察得知,肉兔養殖是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機動靈活,投資較小,只要科學養殖,很快就能見效益,並且還可以讓貧困戶掌握一門養殖技術,通過自食其力脫貧奔小康。掌握這些信息後,縣民政局結合貧困戶的實際,和貧困戶逐一商議後,最終確定了發展肉兔養殖業帶動脫貧的路子。該局為幫扶村的每戶貧困戶購買了9只種兔,按照“公司+貧困戶”的模式,與肉兔養殖場簽訂協議,由專業技術人員免費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開展項目與技術“雙扶持”,確保實現技術培訓、上門指導、季節防疫、收購成品肉兔等全程一條龍服務,讓貧困戶養殖放心、脫貧安心,幫助貧困戶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62歲的李金生是縣民政局分包的貧困戶,他患有強直性脊柱炎,被確認為肢體二級殘疾,和患有慢性病的妻子一起生活。“我倆身體不太好,幹不了重活兒,但肉兔養殖這個項目好,不僅成本低,還省工、省力。”李金生說,“以前我養過兔子,有一定的經驗,現在養殖場派專業技術員進行指導,更讓我得心應手。只要用心養好‘扶貧兔’,我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養好“扶貧兔” 走上致富路

圖為李金生正在餵養兔子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產業幫扶則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近期,在發展肉兔養殖促扶貧的基礎上,我們又出資4萬餘元幫助商城村、前故城村開發魚類養殖項目,以產業扶貧帶動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縣民政局副局長石利軍說,“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揚忠誠、實幹、擔當、奉獻的湯陰精神,切實履行幫扶職責,整合資源,主動作為,因戶施策,更好地服務精準扶貧工作,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建設自信自豪幸福湯陰作出應有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