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育兒類分享寫多了,好像不少朋友都忘了我原本是個睡眠博主了。捂臉~

來來來,今天咱們迴歸一下正題,來講講大孩子的睡眠。

每天我的私信、消息可能都會收到數百條關於孩子不好好睡覺的詢問和傾訴,當然一歲以內的小娃兒們佔的比例一般來說更多,但三四歲的大孩子們的睡眠問題也實在不少。

不過大寶寶們的睡眠問題大多非常集中,媽媽們集體“控訴”的都是小崽子每晚拼命拖延入睡,動不動就對媽媽提要求,或是找各種理由往屋外跑,讓媽媽陪睡到徹底崩潰

已經有充分獨立自主意識的大娃兒不想睡,倒真是個頭痛的事兒。

來軟的,基本沒用,人家早就知道你的套路了;來硬的,也沒戲,給你哭個山崩地裂打個樣看看,最後也知道你會妥協。

難道,就沒法給當媽的一條活路了?

當然不是。

小暖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簡單的小方法,那就是給孩子做一張“睡眠通行證”(bedtime pass),這個方法我在實際睡眠諮詢當中也建議一些大寶寶的媽媽使用過,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有類似煩惱的媽媽們也可以回去嘗試看看。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什麼是睡眠通行證?

其實就是一張自制的小卡片,你可以把它當作一項可以行使的權利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咱們有的家庭也會自己做一些小卡片給孩子當作“獎勵卡”,在孩子的生日或一些重要節日時候當作送給孩子的禮物,上面通常寫著“買一個玩具”、“去一次遊樂場”、“吃一根冰淇淋”之類的。

而“睡眠通行證”上並沒有寫著具體的事由,因為它的內容會由孩子自己來決定。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如何使用睡眠通行證?

01

向孩子解釋“睡眠通行證”的含義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說:媽媽知道你晚上不太容易自己入睡,所以媽媽已經幫你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做一張通行證,每天晚上你都會得到一張卡片,在你上床關燈之後,如果你的確有原因想要用它,你可以來使用一次通行證來做一次短暫的“旅行”(在5分鐘或者更少的時間內完成),比如跟媽媽擁抱,喝一杯水,或者去一次廁所。但一旦你使用了這張卡片,你就需要把卡片交給爸爸媽媽,自己回到床上,並且不可以再下床或者提出其它的要求了。

我們如果能儘量用輕鬆的有趣的語言來形容這張通行證,讓孩子覺得有遊戲的感覺在裡面,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和配合。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2

跟孩子一起製作“通行證”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3

一起遵守使用“通行證”的原則

找一個孩子狀態不錯

的晚上,在臨睡前,把“通行證”鄭重地交給孩子,再次跟他說明使用規則。

隨後,我們可以按照平時的睡前儀式來做完全套流程,然後幫孩子關燈,自己離開房間。

如果小朋友要求使用“通行證”,我們就配合他完成這一次的“權利”,同時提醒他今晚的卡片已經用過了,接下來他需要好好地躺下睡覺。

一般來說,“通行證”每晚建議只發給孩子一張。當然如果你瞭解自己的孩子,認為他需要多一次的緩衝過度時間,你也可以跟他把數量約定為最多2張。

如果在用完了“通行證”之後,孩子再次呼喚,我們就需要適當忽略孩子的要求了。我們可以簡單提醒孩子,今天的通行證已經用過了。如果孩子自己跑出房間,告訴孩子“你需要回去睡覺”,再把孩子帶回床上,即使孩子開始哭鬧,也需要溫和堅持規則。

這樣的做法,一般需要堅持一週左右,請確保我們每次的做法都是一致的,不要出現反覆的變化,這樣才會更加有效。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4

短期內適當給予獎勵

如果孩子非常配合,在使用完一次通行證之後就安靜自己睡了,第二天我們可以給孩子一點小獎勵,比如一張小貼紙,一次外出用餐、與爸爸媽媽一起去玩一個小時等。

在前一週內都可以

通過正面鼓勵的方式來幫助孩子繼續鞏固習慣

當然,其實有不少孩子得到口頭表揚就會非常開心滿足,我們可以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並且多進行言語上的鼓勵。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5

“通行證”為什麼會有效?

一來它有邊界。孩子知道你的規則和底線在哪裡,他們反而會更安心,並且能以此來把握自己的行為。

二來它也有放權。使用“通行證”時的具體權利由孩子自己決定,這種小小的決定權與掌控感也會讓他們滿意,這也算是“讓孩子有路可走”。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通行證”以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01

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睡前不願意入睡,其實大多時候說來還是“捨不得”。

捨不得跟爸爸媽媽難得的親子時光,捨不得對他們來說新鮮有趣的遊戲活動。大人尚且有晚睡拖延症呢,又怎麼去責備孩子?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2

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理解了孩子的心情和感受,我們或許就可以多一點溫和的態度。

如果一味的用吼叫、強迫等方式去讓大孩子入睡,反正容易讓他們更牴觸睡眠,這樣也就得不償失了。

但光有理解和溫和也是不夠的,開個玩笑來說,小朋友們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得寸進尺”。如果不給他們設置限制與規則,玩鬧到半夜也是難以避免的。他們很難去認同自己困了的現實,更多時候還是需要爸爸媽媽來幫助他們安排更適合的作息。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3

白天清醒時間加大運動量

其實有不少孩子晚上入睡困難是因為白天的活動量太少了。

在剛上幼兒園時,不少家長就會發現孩子入睡容易了,那大多是因為白天在幼兒園的活動量比在家裡要大一些。

安靜活動是不太適合孩子放電的,尤其是一些精力旺盛的男孩子,白天的時候去外面多運動,足夠累了晚上自然也就入睡快了。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04

有固定的充分的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對於孩子的情緒平穩和心理滿足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小寶寶如此,大寶寶也一樣。

每晚入睡前安排30分鐘專屬的陪伴時間,給孩子講講故事,聊聊天,擁抱一會兒,這些都能夠讓孩子更好的平靜下來,同時帶著心滿意足的情緒接受入睡。

一張小卡片,搞定3歲後還不肯好好睡覺的娃

其實說起來,大寶寶們已經比小月齡時候的睡眠要輕鬆得多了,抓住他們的幾個最在意的點,適當引導和堅持,就可以更好的做到媽媽和孩子彼此需求間的平衡。

想讓寶寶分房,或是對陪睡壓力太大想引導孩子自己睡的,也可以看看以前小暖寫的這篇文:

希望媽媽和寶寶都能睡得更好:)

https://www.npr.org/sections/health-shots/2015/09/18/441492810/the-bedtime-pass-helps-parents-and-kids-skip-the-sleep-struggles

http://www.ohsu.edu/xd/outreach/occyshn/training-education/upload/Bedtime-Pass.pdf

-END-


小暖說

想來也的確有一陣兒沒寫過睡眠的文章了,主要可能是自從把這個從業餘愛好和義務付出當作自己正兒八經的職業之後,每天接觸寶寶睡眠方面的內容越多,對自己以前的一些認知反而更謹慎。

孩子們的性格差異性太大了,睡眠方面從理論到實踐的區別也真的不小。如果只是單純的手捧幾本睡眠書,原封不動的照搬理念,缺少了觀察和思考的話,有時候還真不見得適合家庭,反而容易平添焦慮。

這一年多做睡眠諮詢以來,其實有不少孩子的案例實踐對我觸動挺大的,我也在不斷的從中重新學習和修正。總想說,謝謝你們這些年的信任和支持,這才能夠讓我在這條並不輕鬆的路上堅持走下去。

當然,我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畢竟有限,能一對一幫助到的孩子也不多,很長時間裡排隊一排就三四個月的局面給我自己壓力太大了,所以現在我一方面在儘量控制諮詢的數量或採用推薦其它靠譜諮詢師的方式來盡力縮短排隊時間,另一方面也極少在微博和公號裡提及這方面的情況。只是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發消息來關心我的,所以想來還是跟大家交待一下。

其實,我一直在這裡,如果真的已經因為寶寶睡眠不堪重負,至少還有我可以試試來幫你一把。這樣想想,希望你就可以放鬆釋然一些,在看似無邊際的難捱時間裡,給自己一些安慰和嘗試的力量。

加油。這些日子總會過去。抱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