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王-大帅张作霖(第三百二十一篇)

张学良考虑了一会儿"这样吧,你第一条建议可行,尽量一枪不发,这是最好的结果。"

于学忠点头"总司令放心,我就按第一条行事、绝不会发生意外的。"

于学忠是天才的军事家。后来全国解放了,于学忠就留在北京,做过几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另外,还出任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委员,一直到1964 年才故去,活到九十多岁。另外,于学忠为人电厚道,有远见,个人的武功还相当好。

有知情人说,于学忠五十多岁快六十了,一扬手够那个墙,纵身就上去,有踯墙上房的本领。这人实在是了不起,要不怎么张学良那么信任他。作出决定之后,于军长带"虎狼大兵"开始进关。

所以于学忠的大军一进山海关,真是一枪未发,晋军得到阎锡山的手令了,跟奉军友好合作,把防地交出来,给人腾地方。所以在21日,奉军进驻天津,22日就开进北平。这是蒋介石根据国民党开会作出的决定,东北军很顺利地接管北京了。

就在1930年11月9日,张学良正式接任,做了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蒋介石委任的。原来张学良犹豫不决,始终没接任,这次下决心了。这天沈阳像开了锅了似的,大街上彩旗飘扬,国旗飞舞。通往省政府的大道上净水刷街,宪兵队全都出动了,五步二岗,十步一哨,另外,东北的空军出动了几十架在空中巡逻,张学良全身的戎装,副总司令,是国家第二号领导人了。就在省政府礼堂宣誓就职,发表了就职演说。

国民党常驻沈阳的两个代表,一个是国民政府秘书长张群,二个是国民党党部代表吴铁城,两个人在旁边监视。张学良领着四省的大员,高高地举起手臂,宣誓效忠党国,效忠南京政府,实行三民主义。宣誓之后,张群致贺词,吴铁城致贺词,南京政府来了贺电,热烈祝贺。

张学良岛上起驾,搬进北平。临走的时候,东三省的事交给谁?交给张作相了张作相、万福林,这都是副手。张学良临登车的时候告诉二位老前辈"千万要把家看好,这是咱的老家,特别要注意倭奴。"二老点头。张学良坐着专列,带着于凤至、赵四小姐,威风凛凛到了北平,住进顺承王府,这是官邸,另外,还成立了中国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张学良住下之后,岛上发下任命,任命何风林、王树常、邢廉、陈兴亚为接收华北的专员,处理善后工作。任命张学铭为天津公安局局长,张学铭是他兄弟又任命鲍玉麟为北平公安局局长。当时的社会治安亟待整理,公安局局长肩负重任。不久,张学铭又变为天津市市长。张学良把人员全分派了。

张学良往北平一坐,华北稳若泰山,至此,东北、华北都归张学良一人掌握了,三十岁的青年统帅,人活到这份儿上,就达到顶峰了。人们提起来张学良,关内、关外,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无不挑大指称赞,是再造统一的功臣,在关键时刻做的一大贡献。人们拿张学良就当神了。

任命王树汉为秘书处处长,包文月为参谋处处长,朱光木是总务处处长,黄显生是副官处处长,卫队统领刘多全,贴身侍卫长谭海等,而且选出的都是东北的彪形大汉,服装一色都是新做的,腰里挂着盒子炮,底下大马靴,个头儿都一般高,都是年纪轻轻,成风凛凛。

张学良向全国发表通电,决定1930年11月12日到南京拜谒蒋主席,这也是震惊中外的新闻。据目击者回忆,当时太隆重了。蒋介石派一列专车到天津来接张学良,等张学良坐上专列之后,火车开动了,欢送的人群挥舞着彩旗,一路所过之地,都是欢迎的人群,有学生,有工人,有军政两界的代表,在月台一高呼口号"欢迎再造统一的功臣张学良将军!欢迎张学良将军拜会蒋主席!两巨头会晤······"什么样的标语都有。

张学良心情格外激动,等12日火车到了江边上的时候,蒋介石动员了所有的党政大员来迎接张学良。有人回忆说"这是南京政府建立以来从没有过的,也是空前绝后的。"派来迎接他的有何应钦、王崇惠、李石曾、王正平、宋子文、刘继文、刘振华、马宏魁等上百位大员,都在站台上恭候。

当张学良的专列开到之后,张学良在众人陪伴下下车,戴着白手套,挎着军刀,穿着海陆空军副总司令的戎装,迈步走下火车。站台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军乐队开始奏乐。何应钦率领党政大员快步来到张学良近前,一一热烈握手,然后陪着张学良弃岸登船,坐上国民党海军威胜号军舰,这军舰是给张学良专门准备的。等登上军舰,在长江电行驶的,不管是商船,还是军舰,一色升旗表示致意,大江之上鸣礼炮。

人要到这份儿上,他是什么心饷就可想而知了。张学良乐得眉飞色舞。船靠岸之后、蒋介石亲自派了警卫大队、手枪队、宪兵队,保护张副总司令,怕他出事,而且汽车在这儿等着。

张学良钻进汽车里,摩托车开道,后头是长长的车队,街道两旁全是欢迎的人群、高大的建筑物上全都是标语跟彩旗,整个南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张学良不时地把手伸出来,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有很多人喊口号"欢迎副总司令!欢迎张学良将军!劳苦功高的张学良将军,欢迎你!"张学良感动得热泪盈眶。

等车队开到丁家桥国民党的党部,车子一拐弯,刚过了丁家桥,还没等刹住车、张学良就发现车窗外伸进两只手来,这手细长,白嫩,拉住张学良的手"汉卿,你好!欢迎你!"

谁呀?张学良转脸一看,正是蒋介石。蒋介石高大的身材,威风凛凛,仪表堂堂。蒋介石高颧骨,缩腮帮,尖下壳,通关的鼻梁,真是一表人才。他穿着一身便装,前来迎接张学良。

张学良受宠若惊,等车子停住,赶紧开车门下来,握住蒋介石的双手。

"蒋总司令,学良能见到您,真是万分荣幸。"

"汉卿,你辛苦喽,欢迎你!"

一时鞭炮齐鸣,说话声音也听不见了。等硝烟过去之后锣鼓喧天,沿路两旁全是军乐队,奏起军乐。

他跟后来手下人说"我跟汉卿留一张合影,你们要好好照。"

"主席放心吧。"

蒋介石拉着张学良上了党部的台阶,在正门前,两个人手拉着手,看着照相机,照了一张合影。就这张合影保留至今,十分珍贵。紧跟着,张学良参加了"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会议结束之后,到官邸休息。张学良每到一处,都是热情的欢迎,每到一个地方,都是欢乐的海洋。

蒋介石、宋子文形影不离地陪着张学良。要说过去张学良对蒋介石有看法,点儿不假,中东路事件让我损兵折将,你还派人收买我手下的旅长,挖我的墙脚。但是现在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张学良感觉到自己屈枉了蒋总司令,蒋总司令对待我张学良如此器重,真是我没想到的。

因此,张学良在南京当天晚上给北平军事委员会和东三省拍去电报,说"学良此行受到蒋主席盛情隆重的款待,是我没有想到的,希望大家静候佳音,学良一定做出突出的成绩以对国民。"字里行间表示出张学良此时激动的心情。

谁陪着张学良来的?于凤至夫人,赵四小姐没来,赵四小姐怀孕了。有两个原因,蒋介石也给她发了请帖了,赵四一琢磨我现在没有名分,你说我陪着副总司令去了,我算啥?介绍的时候说秘书,秘书能到近前吗?夫人又不是,好说不好听,这是第一个原因。

另外,赵四生了个男孩,现在在北京住着,也离不开这孩子。所以有这两种原因,赵四小姐没来,陪张学良的就是夫人于凤至。他俩还不是坐一趟车来的,在张学良到了南京六天之后,于夫人才到。因为于凤至又回了沈阳一次,辽西闹大水,夫人主持赈灾,赈灾完了这才急匆匆南下到南京。

欢迎于凤至是另一种景象了,那就是第一夫人宋美龄主持的。宋美龄率领各界的妇女到码头迎接,其隆重自不必说。于凤至早就听说过宋美龄,那是"中国第一"的美女,蒋介石的夫人,没见过面。这一见面,一看宋美龄个头儿不矮,稍微有点儿胖,穿着法国名牌的西装,显着雍容大度,华贵典雅。

相反地,于凤至在宋美龄眼前就显得十分尴尬和拘谨,说也没有人家会说,动作也不像人家那么潇洒。于凤至也见过场面,但见着宋美龄等于小巫见大巫,差得太多了。她发现宋美龄怎么那么白,又白又嫩。有人说宋美龄净用牛奶洗澡,所以她肉皮嫩,谁看见她拿牛奶洗澡?都没看见,只是那么一说。总而言之,宋美龄长得漂亮,肉皮特别的细嫩。

另外,宋氏家族掌握着南京政府,那是大财团,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宋美龄自幼长在美国,吃洋饭,喝洋汤,满身的洋气,外语非常流利,不愧是第一夫人。宋美龄盛情款待于凤至,盛况空前。有人说国民政府从成立以来,欢迎这个,迎接那个,也不是没有过,但是像对待张学良这样,从来没有过。不说是绝后,也是空前。张学良自然非常高兴,特别是夫人于凤至到这儿之后,跟第一夫人宋美龄两个人形影不离。张学良也会来事,偷着告诉夫人:"你一定带着礼物赶奔上海去看望宋老夫人。"

宋老夫人是谁?宋美龄的娘。这老太太生仨姑娘,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一个是财政部长孔祥熙的夫人,一个是"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一个是蒋介石的夫人,人家这仨姑娘谁比得了?就在世界上排名也得名列前茅。这个老太太德高望重,哪能不看呢?所以于凤至到了南京的第三天,在宋美龄、宋霭龄的陪同下赶奔上海,拜见老太太。宋老太太盛情款待,一看这就是副总司令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修长的身材,文质彬彬,温文典雅,特别喜欢,娘俩儿一见面,聊不完的体恤话,越处越投缘。宋老太太一高兴,收于凤至做了干女儿。

就这样,宋美龄提出来跟于风至要拜"干姐妹",男人磕头拜把子,女人也不例外,拜了"干姐妹"了。论年纪,宋美龄比于凤至还小两岁,由于蒋介石跟张学良的关系、所以于凤至仍然管宋美龄叫大姐,宋美龄管于凤至叫小妹。除了政界上的关系外 , 现在又近了一层,有裙带关系了。在上海住了几天 ,难舍难离 , 返回南京蒋介石一听喜出望外。夫人外交如此成功,,我逛不能甘居人下 , 怎么办?提出要求跟张学良磕头拜把子,跟张学良结为盟兄弟。蒋介石是盟兄 , 张学良是兄弟。宋子文也不例外,提出来要跟张学良结拜,香案也不撤。左一伙儿磕头 , 右一伙儿结拜 , 这个裙带关系就结上了。

在南京这些 日子 , 张学良 每天 都处在极度兴奋之中 , 没想到受这种殊荣 , 对蒋介石的 看法彻底改变 了 , 认为蒋介石 不愧是 一个伟人 。 原来 我对蒋总司令的猜测都是错误的,在快要结束的时候 , 蒋介石提议 , 领着张学良、于凤至,大伙儿游览了汤山 ,看了名胜古迹 。 每到一处 , 都留影做纪念 。 在临分手的时候 , 蒋介石把张学良叫到面前 。

"兄弟 , 你我是结拜的把兄弟了 , 从今之后 , 北部的中国就由你负全责了 , 你不但掌管着东三省 , 同时华北 、 西北 、 中原 大部分地区皆归兄弟管制。"

一句话 , 北中国给了张学良 , 没 “ 易帜 ” 之前 , 张学良就管 着 辽 、 吉 、 黑、热这四省 , 现在情况不同了 , 华北都交给他了 , 又多了 山东 、 河北 、 热河 、 察哈尔 、山西 、 陕西 、 河南大部分 , 江苏北部 , 全归张学良管制 。

同时 , 蒋介石告诉张学良 : “ 这北中国所有的军队 , 包括西北军 、 晋军 , 中原大部分军队 , 全由兄弟整编。"

张学良受宠若惊 , 热泪盈眶 , 拉着蒋介石的 手说 : “ 大哥 您放心 弟决不辜负使命 。 这个担子再重 , 我也挑得起来 。 ” 蒋介石非常高兴 ,频频点头。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 。

张学良偕夫人这才离开南京 , 返回北平,当时报纸连篇累牍报道这一消息 , 报纸上全是照片 , 三天两头出号外 , 世界上各国的大报纸都以显著的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 。 一时间 , 张学良红得发紫 , 堪称炙手可热的风云人物 。 在他这一生 当中 , 可以 达到顶峰了 。

“ 怎么办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