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大理不止風景好,還有很多可口美味的特色美食。種類之多,就算你從小在大理長大也未必能吃得過來。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永平黃燜雞,在滇西走動,談論到吃,首推大理。而在大理,說起“第一名菜”,人們首先聯想到的便是“永平黃燜雞”。黃燜雞採用永平山區土雞,搭配多種輔料燜制而成,色鮮味佳,香氣撲鼻,油而不膩,味道獨特,烹製快捷,廣受青睞。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木瓜雞:木瓜酸而可口,從仲春花落結實開始,到中秋瓜熟蒂落,木瓜都可以蘸糖、鹽、醬生吃。最大量的是製成甘草鹽木瓜或蜜汁木瓜,生津止咳,開胃健脾,極受老、中、青歡迎。大理州雲龍縣一帶,用其盛產的酸香可口的木瓜燒雞來防病治病補身,也用來招待遠方來客,為客人消疲解乏,強筋健胃。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銅鍋魚: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類的,外觀看起來很有色澤感,屬於色香味俱全的一道菜,加上它的鮮香撲鼻十分引人食慾,是雲南地道家家都愛製造的一道菜。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一根面:原產大理巍山,又稱扯扯麵或長壽麵,最早只有在過年、過壽或辦喜事時才吃。在唐朝(南詔國)時就開始受到大理各族人民的歡迎並廣泛食用。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南澗鍋巴油粉:用當地豌豆粉精製而成,最難的一道工序在於做鍋巴。首先把豌豆粉攪拌成漿,然後過濾乾淨,倒入塗油鍋中,均勻塗漿,並注意鍋下面的火力均勻,這樣做出來的鍋巴才能色澤金黃、厚薄均勻。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大理餌塊:餌塊系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滷、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巍山粑肉餌絲:巍山粑肉餌絲火巴百吃不厭,關鍵在於它的做工精細,選料考究。最地道的選料要用大理巍山有名的“黃皮谷”米,製成的餌絲色澤潔白,口感細軟甜潤,而且不脆不粘。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大理手擀燒餌塊:是大理地區常見的傳統食品之一。餌塊系用優質大米加工製成,其製作過程是將大米淘洗、浸泡、蒸熟、衝搗、揉製成各種形狀。一般分為塊、絲、片三種。製作方法燒、煮、炒、滷、蒸、炸均可,風味各異,久食不厭。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喜洲粑粑:口味有甜、鹹兩種。制時皆用上下兩層炭火,上層炭火為猛火,下層炭火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豬油之後入鍋烘焙,在烤制過程中繁複刷幾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喜洲粑粑外皮香酥而內在綿軟,倍受人們喜愛,且層次分明,宛若蒼山十九峰十八溪,實為美色可餐。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乳扇:是盛產牛奶的洱源出產的奶酪片。吃法有烤、煎、油炸等,最普遍的做法是油炸後撒上白糖,是下酒的好菜。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諾鄧火腿:每年的冬季,諾鄧村民把自家用包穀餵養的豬殺了,其製作的重點在於自制的諾鹽和諾鄧的特殊氣候,使得火腿入味,鮮美無比,存放時間赹長香味越濃。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原料土雞,為劍川農家放養,不在夜間或籠子裡便怎麼也捉拿不住的雞,吃的是草和農村產的綠色穀物。土雞一隻兩種做法,雞身切塊放足大料黃燜煎炒,頭足雞雜煮成鮮湯。前者讓人食慾無限,後者溫潤又爽口。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花心洋芋是劍川東山特有的牛角洋芋,條形稍彎似牛角,皮薄,切開裡面白裡透紅,既稱牛角洋芋,也稱花心洋芋。花心洋芋肉質細膩,澱粉含量較高且耐煮。吃法多樣,可燒可煮,可煎可炸,味道酥甜可口,是平常百姓百吃不厭的美食。把花心洋芋切成厚片,油炸至熟透微黃,灑上店家自制、味道特好、秘不外傳的辣椒粉拌勻後微燜,一上桌便令人垂涎欲滴。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大理生皮是一道獨特的美味。生皮,白語又叫“黑格”,即生的豬皮和豬肉。逢年過節或者日常小聚,白族人總會以涼拌生皮作為自己的招牌菜和特色菜。大理一般盛?A行吃生皮的地區有洱源、鶴慶、大理市周邊鄉鎮等幾處,其中洱源的生皮為上品,選材與製作都特別講究。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沒有經過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A地區多溫泉,豬殺後,一般用松毛燒掉毛,然後用熱水洗盡。這樣豬皮金黃,肉質細嫩。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涼雞米線絕對是大理古城小吃中的當家花旦。如果你來到大理,輕嗅過上關花,吹過了下關風,觀過蒼山雪,也賞過了洱海月,卻沒有在大理古城品上一次涼雞米線,那麼,你的遊趣可是要大打折扣。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卷蹄是雲南少數民族的傳統美食,素以色鮮味美、食法多樣、易於貯存而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其中尤以彌渡縣一帶所制最為有名,故又稱“彌渡卷蹄”。卷蹄食法多樣,蒸、煮、單食或配菜烹製,皆味美可口,佐餐下酒最相宜。而且貯存時間越長,味道越美。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雕梅是白族傳統名特食品。據史書記載,遠在唐代南詔時期,就有探親訪友相互饋贈雕梅的風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紋而得名。製作工藝是以鹽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鹽梅浸泡,取出涼幹,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連續曲折的花紋,從空隙處擠出梅核,中空如縷,輕輕壓啟成菊花狀,鋸齒形的梅餅,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許食鹽,以去梅子酸味,然後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紅糖、蜂蜜浸漬數月,待梅餅呈金黃色時就可從瓶壇中取出食用。

青蛙皮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此青蛙皮非彼青蛙皮,只是一種看起來很像青蛙皮的植物。這種雲南原始森林喬木中的苔蘚類植被,由於長相酷似青蛙皮,又像蝴蝶翅膀的脈絡,故云南人稱“青蛙皮”、“樹蝴蝶”。乍看起來是一大盤青蛙皮狀的東西,上面是翠綠色的花紋,吃起來又酸又辣,第一次品嚐的人可能有點不習慣,但它的口感非常特別,是一種非常舒展的香脆,有股很特別的香,嚼得越久,香味越持久。是白族人喜愛的一道天然綠色食品。

酸木瓜蘸辣子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酸木瓜是雲南特產,大理人的最愛。未成熟的青木瓜中蛋白酶含量最高,大約是成熟後紅木瓜的2倍,它可以消滅人體內某些細菌和蛔蟲,但最怕高溫加熱,所以生吃最好。《本草綱目》中記載:木瓜性溫味酸,平肝和胃,舒筋絡,活筋骨,降血壓。生吃木瓜則可以幫助消化、清理腸胃。第一次吃酸木瓜蘸辣子會覺得是道黑暗料理,但不得不說的是味道又怪又好吃,吃習慣就好了,因為大理人都是這樣吃的呀!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銀魚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洱海銀魚屬於一年生魚類,通體白色,長10餘釐米,被稱為魚皇后,具有豐富的蛋白質,味道鮮美。不過只因銀魚只生長在淡水湖泊中,所以許多人比較陌生。以太湖銀魚為代表,早在明代時松江鱸魚、黃河鯉魚、長江鰣魚,並稱中國四大名魚。所以說,不要看著通體發白的銀魚就覺得是死魚,死了很久的魚,其實,不管是煮、煎、炸,隨意吃,銀魚都是很美味哦!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樹花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樹花。生長在高山林海里,它質地柔軟,形色似棕黃色鬍鬚,故又名“樹鬍子”。雲南一帶多高山茂林,古木蒼蒼,這些原始森林、次生林裡是樹花生長的天堂。春夏之季,一陣風過,這些古樹下就會落滿風吹下的帶樹皮枯枝的樹花,人們只用選一個春風蕩蕩的日子去尋拾就行。樹花的加工方法很簡便,只需用石灰水煮泡後漂洗,去掉其苦澀味,配以佐料作涼拌菜食用,其味清涼可口,樹花含有松蔓酸等多種有利人體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是招待遠方客人的特色佳餚。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蜂蛹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蜂蛹一般為胡蜂、黃蜂、黑蜂、土蜂等野蜂的幼蟲和蛹,營養豐富,風味香酥嫩脆,是真正的純天然美味食品。蜂蛹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食物,既可作為食品,又可作為營養保健品;且蜂蛹系鮮活產品,除鮮炒取食外,大部分採用乾製法加工,以便於貯藏、包裝。所以一定也是你饋贈親友是佳品。大理這邊的吃法一般是煎炸,香酥脆嫩,口感一流棒!

竹蟲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竹蟲又名竹蜂、竹蛆。它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後藏於根部,體肥停食,準備破蛹而出。看看竹蟲的外表:肥肥白白,長約3釐米,身子紡錘形,滾圓滾圓的,細眼小黑嘴,估計你也不想動筷子!別覺著噁心,下不了嘴,等你吃進嘴裡,就放不下筷子啦,畢竟“菜不可貌相”!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吹肝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最好吃的吹肝,數鶴慶的最有名,宰好了豬,將豬開膛破肚,趁著還有些熱乎氣,就將豬肝從豬的胸膛裡取出來,然後除去豬膽,宰豬匠用打氣筒對著那副豬肝的氣管,趁著豬肝的熱氣,將那豬肝打得鼓鼓的,把事先準備好了的辣子面、花椒麵、切細的香蔥和著乾酒,往豬肝氣孔通道里填塞,直到填塞得差不多後,在外面塗上一些精鹽,用根細麻繩子,把調味料幾近要呼之欲出的吹豬肝掛在屋簷下面,經過風霜的吹打,到開春之時,只要在水裡煮上幾分鐘,做成拼盤涼拌,那味道,絕對是天下之絕。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血腸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大理的血腸有糯米灌的,有肉沫灌的。不過不管是哪種血腸,都是看著血腥,味道極棒!製作肉沫血腸,多用豬小腸及豬血為主料。先將豬小腸用豆麵搓揉去“滑”,後放到清水中漂洗乾淨。取出放到配好水酒、酸醋、花椒葉、蔥葉的盆中,再次搓揉去腥後洗淨備用。另在現接的豬血盆中,拌進蕎麵、水豆腐、食鹽、薑末、核桃仁茸、花椒嫩尖、小茴香籽、辣椒麵和適量瘦肉沫為“餡”。然後將“餡”充填進備用的豬小腸內,兩端拴扎,掛在火塘上方,用青松毛煙燻至熟,取下用水洗淨開片而食。

雲南人未必都吃過這些可口美食,吃任意一種就讓人難以忘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