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年以远去,陆续回城,是当代异乡人每年如期上演的剧情。

离别的车站比婚礼殿堂见证了更多真挚的吻,短短的一周或是半月相处,如何够消散年复一年积累的思念和乡愁。

唯有多带些家乡食物,在那些四下无人或是朋友聚会的夜里,通过它们将百里、千里之外的家人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家乡的根 我们怀念回不去的童年,更怀念一辈子挥散不去的舌尖记忆 。打开你的背包和后备箱,今年你又带了什么味道。

同是天涯异乡人,相逢只问家乡味。

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关于年的记忆是小时候,春节前一两个月,农户和屠夫最喜悦的季节来临,稀罕的土猪肉是年节餐桌的大菜。大城市的吃客们等待着过年不打烊的冷鲜服务,这样才能及时地将家乡难寻的生态土货排上菜单。对于家乡人而言,吃肉似乎就是一件很家常的事。

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糖瓜祭灶、松毛铺地、祖祠祭祀、鞭炮除晦、炊锅跨年……那些古老而繁复的仪式,现在慢慢的简化只剩下年夜饭而已。

小时候的年,可以和亲戚邻里走街串巷炸一天的鞭炮,口袋里吃不完的五色糖果,似乎完全不知道困倦和疲惫。玩累了,就随着家里的长辈去田间地头拔萝卜、拔出青菜、摘洋瓜,山泉水旁边的小沟渠是就近的洗菜池,晶晶亮的泉水,捧起来喝一口,嘴里全是甜丝丝的味道。

用不完的力气,一边洗菜,还可以和小伙伴们打个水仗,好不快活,抬着冰凉清爽的蔬菜,正好回去烹饪一餐重要的年饭。

而今,交通越来越便捷,物质越来越优渥,人情却不知咋地,散了好多,很多家的门头还贴着旧年的对联,勉强应付的福字也不是精心采买的,尴尬的留着某某单位的大名。

除夕夜一过,周围的邻居大部分就不呆在家里,纷纷动身短途旅行,倒是将最好的风景在路上这话执行的利落干脆。

年的仪式只有那些鬓发俱白的老人家还在坚守,看着那些佝偻蹒跚的背影,落寞和无奈涌上心头。当胡吃海喝不需要特定的日子,再过些年头,过年能盼望的,还剩什么?

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年以远去,归城少年的背包里塞满了乡愁

距离会把人们分开

生老病死也会把人们分开

但是一口家的味道

你会发现,它是不受时间和空间束缚的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味道 注定是分不开,也忘不掉的

想家的时候,一定要吃上口家乡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