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河的夏天》:孤獨的人真的可恥嗎?

《西小河的夏天》:孤獨的人真的可恥嗎?

導演選擇以《西小河的夏天》為名,從時間和空間上定位了故事的座標。看得出西小河滿滿的都是導演周全童年的印記,而九十年代的紹興水鎮,還沒來得及被遊人的喧囂所覆蓋。其實西小河並非故事的第一主場,他作為江南詩意水鄉的重要組成,到底是用來裝飾河畔 “臺門”生活的。就像是獨門獨戶的老北京四合院淪為大雜院,江浙民居中代表門望的“臺門”也成了雜院,同時成為顧曉陽父母急於逃離的所在。顧曉陽的母親正努力爭取中國戲曲最高榮譽梅花獎,名譽不是關鍵,關鍵的是獎金,因為這筆獎金可以讓他們一家置業買房,從此逃離這支離破碎的“臺門”。

《西小河的夏天》:孤獨的人真的可恥嗎?

影片並沒有刻意交代“臺門”裡的鄰里關係,僅作為顧曉陽孤獨身影的背景勾勒,引出包括鄭老頭在內的幾戶鄰里活動,且基本都是老人,顧曉陽則是這個“臺門”裡唯一的孩子。鄰居間似乎沒有多少的熱情,也沒有多餘的交流,哪怕鄭老頭主動承擔顧曉陽下學後等候家長歸來前的排遣,但顧父歸來與鄭老頭尷尬的目光交集可見,顧父非但沒有鄰里的感激之情,更多的是冰冷,甚至不無拒絕與苛責。“臺門”天井裡籠罩著的人情冷漠,構成了顧曉陽另一個維度的孤獨。

而在學校中,顧曉陽的孤獨感並沒有因為同齡人的存在而消減。唯一的好朋友,因為他的實話被禁止報名下學年的足球隊選拔,其實無需好友反目,他已被教導主任的父親告誡不得以其為伍。因為在他的這位教導主任父親眼裡,足球是學習的羈絆,一切學習的羈絆都該被禁止或消除。好友的誤會或說背叛的恥辱讓顧曉陽倍感孤獨,這種孤獨註定要以某種叛逆的形式來釋放,顧曉陽的釋放,是抓住父親出軌的蛛絲馬跡。

老實說我極其不喜歡顧建華這個角色,這一人物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行,都讓有我聽到泡沫劃過玻璃的不適感。上一次讓我產生這種不適的表演,來自十多年前《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馮遠征。當然,顧建華和安嘉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張頌文飾演的顧建華,總是一副撲克臉的假威嚴,就像帶著一張撕不下來的人皮面具,始終保持假模假式的隔離感。校長把副校長辦公室的鑰匙給他,告訴他下學期可能要接任時,他先是虛偽的謙遜與客套的婉拒,接過鑰匙瞬間,臉上露出過難掩諂媚,然後迅速恢復面具。唯一讓他放下面具的時刻,是和實習老師沈老師尬舞的時刻,這一幕被跟蹤而至顧曉陽逮了個正著。

《西小河的夏天》:孤獨的人真的可恥嗎?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發現,其實孤獨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我們分明都感受到了孤獨,卻不能在孤獨中彼此溫暖,可恥的是孤獨者之間的咫尺天涯。

《西小河的夏天》:孤獨的人真的可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