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五月到來,帶來了什麼變化?

天氣——春夏之交,寒熱更替

五月是夏至月,仲夏之月。這個月,春天已經過去,夏天來臨,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春夏之交,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時候,都是天氣猝不及防地暴熱起來。

古人所講的“天地交泰”,其實就是大氣變化的寒熱交接過程。初夏時節具有氣溫明顯升高的特點,表明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季。在這個節氣中,人們會感覺到天氣突然變熱,尤其中午時分更加讓人難以忍受,並且江南地區雨季來臨,人們會進入到一個相對溼熱的環境中。

此時身體經過春天的生養變得慵懶,一時難以接受夏季的高溫,人們明顯出現心煩、心情鬱悶的境況,因此提前做好立夏養生尤為重要,在養生時,我們應該注重養心,並做好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準備。

人體——陽氣在表,胃中虛冷

天人感應,《傷寒論》提到“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

整個春夏陽氣都在蒸蒸日上,向上、向外,由於陽氣是這樣一個向表、向外的趨勢,所以,在裡的陽反而虛少,陽氣虛少了當然就會冷,故曰“陽氣在表,胃中虛冷”。這個時候因為天熱暴熱,很多人會迫不及待開始吹空調,喝冷飲,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瀉、腸炎等疾病。

所以,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不找醫生開藥方”,“春夏養陽”的說法,姜性屬溫,此時就是要吃薑來溫裡暖胃,夏季更要保護體內的陽氣。

五月養生,以下幾點不能忽視

養生首養陽、養心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初夏伊始,是養陽的好時節,且“暑易傷心”,宜注重養心。因此應注重心臟的調護和心情的調節。心臟的調護應該注重適宜的運動量,補充瘦肉以及維生素等有益食物。心情調節,應該注重“使志無怒”,戒燥戒怒,順從內心,心隨外物,怡神順氣,則百病無生。

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正如三國時養生學家嵇康在《養生論》中所說:“(夏季)更宜調息淨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思是,夏季時人們應注重調節心情,使自己做到心靜自然涼,且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切忌大喜大悲,要使氣機宣暢,通洩自如,從而避免傷心、傷身、傷神而導致疾病的形成。

不可過早去掉衣被

初夏時節,溫度升高,但日升夜降,要注意衣被的添加,不可過早去掉保暖措施,否則極易引起受涼感冒。因此清晨與夜晚時分,應當衣著外套,夜晚睡眠時應覆蓋薄被,並關好門窗。

姜蔥茶飲隨身備

在飲食方面,初夏期間可多吃薑蔥來養陽,姜性溫,屬於陽性食物,而且姜可緩解酷暑帶來的疲勞乏力、厭食失眠等症狀,同時,適量吃薑還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慾,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蔥的藥用價值和生薑類似。因其含有揮發性蔥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時,能輕微刺激這些管道壁的分泌而起到發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此外。夏季可多食用米粥,米粥具有生津止渴、滋陰的功效,能夠補充一天之中身體所丟失的水分。

也可以自己製作夏季養生食品,如:百合綠豆湯。

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材料:鮮百合100克,綠豆250克,冰糖適量。做法:將綠豆洗淨,百合掰開去皮,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至綠豆開花百合破爛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每食適量。百合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性味甘微苦,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綠豆是最常用的清熱、解毒食品,還有降脂、保肝的作用,因此溼熱的夏季來臨,常備一款百合綠豆湯,真是再好不過了。

室內常透氣 午休不可少

初夏來臨,氣溫上升,雨水漸多,屋子裡漸漸變得悶熱,細菌病毒極易增生,這時應該按時開窗透氣,天氣晴朗時適當曬曬被子,防止細菌病毒的感染。

此外,宜晚睡早起,堅持午睡。在立夏之後,白晝時間變長,可以比春季時晚些睡覺,而早些時候起床,一天之計在於晨,晨時為一天之中陽氣之始生,宜早起做些適當的運動。

白晝時間拉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夏季身體更易疲乏,因此應養成每天午睡的好習慣,為一天的良好生活與工作做好精力準備。而午時11:00-13:00,是手少陰心經運行時間,宜將午睡安排在這個時間段。

行者有度,注意防曬

初夏來臨,在室外活動的時候,應注意防曬的準備,儘量前往陰涼之地,以免太陽曬傷皮膚。孩子們在室外玩耍的時候應注意不要弄傷自己。步行鍛鍊身體的時候,宜注重適量有度,及時補充水分。宜選擇傍晚或者清晨時分外出鍛鍊,以免太陽強光的照射。

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用音樂放鬆身心

當天氣炎熱,心情煩躁時可以聽些養心、清心的音樂,如《菊次郎的夏天》、《Kiss the Rain》、《見或不見》、《山花》等。這些音樂曲調婉轉悠揚,語音空靈,適宜在安靜時淡淡聆聽。

五月,綠樹陰濃夏日長,氣定神寧要養心

總之,初夏養生,首重養心,心寧則神安,神安則身形自守,則百病除,百憂消。

戒掉暖春的慵懶,重拾夏日的熱情,

從現在開始,順從內心,怡神順氣。

在充滿活力的季節裡,追尋心的寧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