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賜“天子共商”牌匾,為搞好政商關係潮商曆來就不容易

乾隆皇帝曾賜“天子共商”牌匾,為搞好政商關係潮商曆來就不容易

自從有了“黃令旗”之後,陳美的貨船沒有人敢收稅而財源滾滾成為鉅富,並在家鄉買地建下豪宅,如今庵埠鎮大鑒管區西畔下埕大榕樹旁的“大厝內”建成的三進二火巷、一後包一前埕一花園有99個門戶的大院。

陳美是幸運的,因為被御賜了“黃令旗”而飛黃騰達,但從側面來看,他向乾隆皇帝發出的感嘆也反映了當時潮商的不易,這就要從清廷初年實行的“遷海令”說起了。

內遷五十里,“及展界回鄉,

里巷荊棘,無瓦片可棲”

早在唐代,潮汕商人就開始了對外海上貿易。到了兩宋時期,潮汕的對外海上貿易逐漸增多,韓江下游出海口開始形成了闢望、風嶺、樟林、東隴等港口,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往來日益密切,且在此時出現了潮人的第一次移民潮

到了明代,由於受海禁政策影響,許多依賴海上貿易的潮商失去了經濟來源,開始鋌而走險,走上亦盜亦商的道路,張鏈、吳平、林鳳、林道乾等就是這一類型的代表。

順治十八年(1661)清政府頒佈遷海令,強制沿海居民向內地遷徙,以遏制鄭成功等沿海反清勢力,斷絕其物資支援及周旋的社會空間。當時偏北沿海地區,只是遷移海島居民而已,江浙地區較為嚴格,福建、廣東地區最為慘烈,沿海居民基本全部內遷三十里至五十里不等,私出界外者處死,造成大量人民流離失所乃至死亡。

康熙元年(1662年),清延再派吏部侍郎科爾坤巡察潮屬沿海六縣,於正月二十九日出遷民告示,著令遷區居民一律內遷50裡。實施第一次內遷之後。又於康熙三年(1664)清廷再次勒令界外人民遷入內地,廬舍概行拆毀。至康熙三年(1664年)四月,各鄉男女老少,佝僂提攜,棄家室,舍田廬,盡數遷至今潮州市所屬的汀沃鋪、秋溪、黃金塘等地居住。

清廷斥地,給閩粵沿海社會秩序帶來嚴重的破壞。據修撰於清嘉慶年間的《豪山陳氏族譜》記載,“國朝初年又遷沿海居民盡入內地,流離顛沛,靡室靡家,展界後回鄉者不滿數十人”,“及展界回鄉,里巷荊棘,無瓦片可棲”。


康熙八年(1669年)二月,清廷派都統、戶部侍郎及兩廣總督周有德等來潮查察遷民詳情,周有德看完奏疏,深為感動,決定代為遞呈……幸於翌年,朝廷終允復界。於三月間,動員遷民歸故里復耕,沿海鄉民一律遷回,百姓如獲再生。

紅頭船商貿,潮商的崛起

雖受朝廷政策影響,但是潮商依舊沒有斷絕與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貿易。而真正具備現代意義上的潮商則應該從潮汕的紅頭船商幫算起。

紅頭船始於清朝雍正年間,是當時皇帝“御批”給廣東出海船隻特定的顏色,方便與巡海水師區分沿海各省的商船,但是這一規定在廣東其他地方實行不久就沒有嚴格推行了,唯有潮汕各地的商船一直堅守著,後來也就成了潮商遠洋船隻的一種特殊標誌,因此潮商也就慢慢成為了紅頭船商幫,而且也成為海上絲路上重要的“紅頭船商貿”,當時這支商貿船隊航線遠達東南亞的呂宋、暹羅、安南等諸多國家,而國內也與上海、臺灣、廣州、泉州、寧波等地保持著密切的海上貿易往來,全盛時期民間紅頭船數量達到

300多艘。

潮商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貿易上的重要群體,除了出現的時間早、人數眾多外,足跡還遍佈海絲沿線各國,繼兩宋出現第一次潮商的移民潮後,明清時期又出現了兩次移民熱潮,據載僅1782年至1868年這段時期,乘坐紅頭船抵達暹羅的潮商就多達150餘萬,因此向來就有“海內一個潮汕、海外一個潮汕”的說法。這些遍佈海絲沿線各地的潮商都具有強大的實力,很多成為了當地的行業龍頭。

作為以海為伴的潮商,在進行海外商貿活動時不但繼承了傳統中原文明,又融入了開放包容的海洋文化,他們具有敢於拼搏的拓展精神,又擁有大海的闊達,他們富有冒險意識和開創意識,這種典型的海洋商業貿易精神是潮商與內地其他商幫最鮮明的區別,他們置身於海洋文化的驚濤駭浪之中敢拼敢闖,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更直接促成了潮汕地區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為傳播潮人文化與促進潮汕與海外的交往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