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人民要不要都住到珠江口去?

5月24日,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改革開放方案,讓自貿區這個IP進一步升級與聚焦。近期還有一則消息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細則有望近期出臺,其宏偉藍圖也終於快要揭曉了。

所以,在改革開放40週年、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發佈的三重烘托下,關心區域經濟發展的人們將迎來珠三角時間”。

面對這種千載難逢的大機遇,每一個生活在大灣區的人,都應該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分享腳下這片土地的發展紅利?究竟哪個城市、哪個片區、哪個地段會迎來更大的增長機遇?

簡單來說就是,科技公司該去哪裡安營紮寨?開發商該去哪裡拿地?購房者該去哪裡買房?大學生該去哪裡找工作?遊客該去哪裡遊玩?這些都是老百姓很關心的現實問題。

老實說,在規劃細則出臺之前,這些問題是很難回答的,但我想起之前看過的兩張人口分佈示意圖,也許能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參考。

灣區人民要不要都住到珠江口去?

DID(Densely Inhabited District)是日本政府國勢調查中對城市人口的定義,即每平方公里4千人以上連片的人口密集地區。日本的DID人口比率可以理解成為中國所說的城鎮化率,只是定義更嚴密一些。目前DID人口比率,東京都已高達98.2%,東京大都市圈也達89%,日本全國為67.3%。

這兩張圖是《瞭望》週刊製作的,其來源是長期研究中國和日本大城市群發展的雲河都市研究院院長、東京經濟大學周牧之教授。

對比兩張示意圖,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問題,那就是兩大灣區人口分佈的結構性區別:

在東京灣區,大規模、高密度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濱地帶,並逐漸向內陸延展。事實上,東京灣的人口從江戶時代以來,就呈現出向西北方向發展的趨勢,原因與水源、地勢等有關。

而在粵港澳灣區,海濱地帶則要稀疏得多,人口主要集中在各個城市的中心城區,而這些城市的中心城區,除了深圳與香港,普遍離海濱地帶比較遠,未能與海洋建立充分的聯繫。

事實上,不唯東京灣區,在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其海灣地帶也都是人口稠密的品質生活區。 相比而言,粵港澳灣區目前還十分欠缺濱海生活區的概念,當然我們也有香港淺水灣、深圳灣這樣的地方,但環珠江口灣區的大部分海濱地帶仍為荒灘地帶,交通與生活配套均不完善,與優質生活區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如果說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世界一流灣區,那我們就不僅要學習舊金山灣、紐約灣、東京灣先進的生產方式也要學習他們先進的生活方式,最令人嚮往的是——我們的海灣地帶能不能建設成像它們一樣的高品質生活區?

人口集中到海濱地帶去,有很多好處:

第一個是為人際交流提供了極大便利。珠江口是整個珠三角城市群的幾何中心,如果大家都住到那裡去,那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珠海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了,幾個城市真正是一水之隔了,就像天河與海珠的感覺,整個珠三角城市群就是一個城市了,交流起來多方便。

第二個好處是更好的生活品質,自古以來,人們都有逐水而居的本能衝動,依山傍水總讓人心曠神怡,住在海灣地帶肯定是比石屎森林般的中心城區更舒適。

第三個好處是有助於消解珠三角兄弟城市之間的隔閡,珠江是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圖騰,有一種地理與文化上的凝聚力,大家如果都住到珠江口去,互相隔河相望、共飲一江水,還能有什麼隔閡?

當然,以現在的條件來看,號召灣區人民都住到珠江口去,肯定只是一個浪漫主義的想像,這裡面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難題。

比如,珠江口大河奔騰,泥沙沉降很快,臨海地區大多為淤泥與灘塗地帶,城建成本比較高,而且水質較差,沒有舊金山灣區那種優良的水環境,畢竟這裡還不是真正的海灣,只是江河入海口。

再比如,珠江口地區整體的交通仍然是極為不便的,缺乏白雲機場、廣州南站這樣的一級交通樞紐,如果要把珠江口灣區建設成高密度生活區,可能整個廣東省的交通規劃都需要深刻調整。當然,深圳機場就在珠江口,但目前的輻射能力仍然是不夠的。

總體來說,隨著珠三角地區步入灣區時代,人口與產業稀疏的海濱地帶,應該更體面一點,這個地帶我認為有很大的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