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在成龙的主导下,“成龙电影A计划”特训营开始了第三期,目的是为了解决动作演员和武行的断层问题,为中国电影培养生力军。在压轴活动上,洪金宝拄着拐杖来到了现场,他戴着遮阳帽、精神矍铄。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虽然洪金宝已经66岁高龄,但依然活跃在影坛上,在活动上洪金宝提出了两点,第一点是必须用心表演,第二点是多去学习科技,这样特技彩玉更多的参与性,也才能让演员继续打,他希望自己能打到150岁。

当然,150岁是笑谈,倒是反映出了洪金宝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洪金宝早年和成龙都是七小福中的一员,两个人成名后分别成立洪家班和成家班,成为香港动作片的两个辉煌至今的旗帜,可以说,在青黄不接的动作片领域,至今洪金宝仍然称得上是影坛一哥,就连成龙也要对他尊敬有加。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所以说,两个人既是朋友也是对手,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个班底为了争夺香港电影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奖都非常拼命,最后的结果是成家班赢了,成家班10次夺得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分别为A计划、警察故事、A计划续集、警察故事续集、奇迹、醉拳2、红番区、我是谁、特务迷城、十二生肖;洪金宝的四次是败家仔、叶问、叶问2和杀破狼·贪狼。差距悬殊的原因,是成家班更能拼命、危险动作更多,并且成龙总是亲自上阵,而洪金宝则更擅长说服其他演员去完成既定动作,比如在《阿金》里,逼着杨紫琼跳桥,也非常危险。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说回到成龙这个特训营,用上了“A计划”三个字,说明35年前的电影《A计划》意义非常,这部电影是成龙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型,亲自表演动作特技,同时也是成龙保持票房冠军记录最多的电影,《A计划》是成龙在日本票房最高的电影,达到31亿日元,对比一下,陈凯歌最新作品《妖猫传》,尽管有两位日本一线演员,票房也只有《A计划》的一半16亿日元,但已经是近十年来日本最卖座的华语片了。另外,A计划还拿到了1984年全球票房冠军。这样成功的作品,其实在创作过程中有过不少不为人知的故事,也多亏了洪金宝帮忙才顺利问世。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当年,成龙的老搭档邓景生看完《夺宝奇兵》突发灵感,想要创作也IBU充满枪战动作和特技打斗的电影,于是和成龙一起创作了《海上剿匪记》剧本,也就是后来的《A计划》,剧本里三个最重要的角色,成龙除了自己出演,另外两个找了大师兄洪金宝和师弟元彪出演,因为三个人的合作太默契了。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但是由于第一次尝试一种新类型,成龙碰到了很多麻烦,一方面是拍摄过程非常不顺,剧本是一回事,拍成电影是另一回事,在片场不断摸索、改来改去的成龙进度非常慢,开机一年多了能用的素材还不到三分之一。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另一方面,是不怕死的成龙被钟楼上摔下来的那个动作给难住了。钟楼的高度差不多15米,为了增加阻力下面只有两层布蓬,剧组先用沙袋做实验,沙袋穿破布蓬完整的落在了地面,成龙下决心拍摄。但是拖拖拉拉一个星期,这个镜头都没拍成,成龙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今天说光不好,明天说天气不好……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当时电影已经超支了,嘉禾两个老板邹文怀和何冠昌都很着急,毕竟一年多还没拍完一半,换谁都要着急,就算成龙当时在嘉禾已经是仅次于老板的大人物、占用李小龙的办公室也不行啊!但是嘉禾很难说再派一个人接手这部电影,一是其他人资历不够,也怕成龙跳脚。最后唯一的人选只有成龙的大师兄洪金宝,有这个能力,也让成龙服气。于是洪金宝接手导演,一切问题迎刃而解,影片很快拍完,并且赶上了1983年底公映。

他逼成龙拍跳楼戏,创作最卖座华语片,至今仍是影坛一哥

而电影中那个跳钟楼的动作,也是在洪金宝的逼迫之下完成的。当时成龙站上钟楼顶,洪金宝在楼下大骂,喊道“准备好了吗?我们这里准备好了!就等你了!”成龙被逼的没办法,抓着指针把自己甩了出去,然后握着指针的手慢慢滑下去,落地之后,马上提出再重拍一边,好在两次都没受太重的伤,《A计划》取得巨大成功,成龙和洪金宝、元彪为功夫pain打开了全新的创作方向。不过,如果没有洪金宝帮忙导演,很难说《A计划》的结局会是怎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