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校训和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象征和灵魂所在。作为享誉中外的最高学府,北大虽未对校训有过明确认定,但在众多北大人的心目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这八字学风,却是刻骨铭心、挥之不去的“校训”,激励着一代代北大人砥砺思想,奋勇前行。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手书北京大学校训(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首任所长金开诚在《漫话校训》一文中回忆:“改革开放以后,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才在大饭厅的东门看到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我想,这一定就是校训了。这校训当然很好。因为其中所提出的四种行为指针都对人很有教益(特别在治学方面),值得广大师生铭记力行。过去,我每次路过大饭厅,都要对这八个字凝眸一观。这倒不是为了加固对校训的记忆;而是因为这八个字乃已故的北大书法家李志敏教授所书,李先生的书法雄健奔放,恰如传统书评中常常说到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一直得到我的很高评价。北大校训尤为李先生的精心之作,故而很耐人观玩。”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手书北京大学“研究生院”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跟丁石孙校长办北大》一文中写道:“在1986年暑假的北大常委扩大会上通过了大力宣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字学风的决定。其实,在前两年学生们“读书无用论”思潮最严重的时候,时任教务长的王学珍和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赵存生等人就已经讨论出来用这八个字来概括北大应提倡的学风了,但当时没有广泛宣传。倒是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彭佩云,在一次全国性的教育会议上将它宣扬了,所以一定程度上它成为全国学校应有的学风,甚至成为有的学校的‘校训’。从此,大饭厅外就有了书法家、法律系李志敏教授所书的这八个苍劲的草书大字,《北京大学校刊》报头旁白上也刊登了此八个字,成为北大人人都要努力遵行的学风,不少人甚至以为这就是北大‘校训’。”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留在北京大学的部分墨迹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张辛教授在《大墨淋漓,气象刚严——怀念书法家李志敏先生》一文中评价:“北大历史上的名书法家只有章梫、金息侯、罗复堪、沈尹默等寥寥几人而已。李志敏先生独步一时,是著名书法家,是书名显于学名或曰书法和学问兼二为一的教授,是改革开放新时代第一人。这由北大各院系所、‘德、才、均、备’四斋、研究生院等单位的的老匾牌,由原写在百年讲堂的北大校训‘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由镌刻在原法学院逸夫楼前的‘建楼铭’,由散落于全国大江南北数以千计、万计的书法作品可以见证。”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张岱年评李志敏书诣

2000年前后,随着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兴建,校训碑和大饭厅不得已拆除,但季羡林、张岱年、宿白、陈玉龙等先生,丁石孙、吴树青、周其凤、吴志攀等校长,以及海内外诸多北大校友,后来却时常在谈话或文章中提起李志敏手书的“校训”(学风),给予高度赞赏。哲学泰斗、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还特别撰文:“李志敏同志是书法名家,兼擅书论。他的书法在当代独树一帜,他的书论亦多独到见解,自成一家之言。”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手札:临怀素《自叙帖》及自作诗

李志敏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了,但他的书法造诣却日益受到书法理论界的认可,他不愧与沈尹默合称“北大书法史上两巨匠”,与林散之并称“南林北李”,特别是他手书的“北大校训”碑,已经深埋北大人的心底,成为北大人永恒的印记。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狂草《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北大校训”尤为李志敏精心书作|季羡林、张岱年、金开诚等回忆

李志敏藁书:《标准草书指南》序言手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