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聽賈祝文先生講述郭氏的歷史傳承

2018年年初,《中國百家姓》攝製組到山西太原陽曲縣的郭家祖堂進行拍攝,在那裡,我們有幸採訪到了中華郭氏宗親聯合會名譽會長賈祝文先生。


賈祝文先生是山西原平人,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了對郭姓代表人物郭子儀的研究,前後十幾年間,他先後走訪了陝西、山西、內蒙、河南、河北等與郭子儀人生重要經歷相關的華縣、陽曲、汾陽等諸多地方,發表了《郭子儀與山西》、《李白於太原救過郭子儀》、《郭子儀經歷中的三個疑議》等研究性文章。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聽賈祝文先生講述郭氏的歷史傳承

中華郭氏宗親聯合會名譽會長賈祝文先生

【賈】有兩點起因,一個是我在部隊是研究郭子儀的軍事思想和軍事戰力的,經過了解,認識到郭子儀的長處不僅僅是在軍事方面,更重要是他的家國情懷,我是被這點所感染。我感覺到郭子儀,不僅僅是郭氏的一個代表,郭子怡的身上體現的這種家國情懷,也是整個中華民族一份珍貴的歷史遺產。因為我是太原人,而太原呢跟郭子儀,跟郭氏的淵源都太深了,這就是我一個關注和研究郭子儀的另一方面的原因。

【賈】郭氏起源,總的來講首先是黃帝苗裔和周室宗支,其次是以居所命氏,再加上其他少數民族等劃歸郭氏這麼三個來源。

黃帝苗裔,主要是說皇帝的幼子,叫禺陽,他封在任國,也就是現今河北的任丘和山東的濟寧這一代。史書上有記載,在任國的範圍內,有一個古虢國的存在,後被齊國滅掉了。古虢國後裔延伸到了河北和山東,形成了咱們現在的中山郭氏,也就是中山郡望,這就是古虢國這個源流的一些基本情況。

另外一個郭氏的起源,是周氏宗支,也就是源於周武王滅商以後所建的周朝。西周的時候,周武王把他的叔叔郭仲分封到了西虢,也就是現在的寶雞一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的西虢,擔負著護衛鎬京的責任重大。封其叔虢叔在東虢,擔負護衛周朝陪都的重任。西虢在周平王東遷時, 遷到了河南,改成南虢。一部分留在西虢者,史稱小虢。平王東遷後,東虢被鄭國兼併。又過了三十年,小虢被秦國所滅。再之後,北虢南虢也被滅掉了,這就是有名的唇亡齒寒的故事。東虢西虢和它延伸出的地方一起俗稱五虢,它們退出歷史舞臺以後,真正就是促成了我們現代郭氏,以虢異郭的這個歷史過程。

另外一支郭氏,是由少數民族漢化這樣過來的,這裡面也分兩種情況:

一種呢也是跟郭姓的中原有關係的,比如說黃帝苗裔。黃帝的後代有的被封在北方遊牧民族的地區,然後他就成了北方不少遊牧民族的始祖。到了北魏入主中原以後,為了漢化他們說漢語,著漢服,起漢名。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不少以音譯改成郭姓。

另外一部分主要發生在南方。在這個宋元的時候比較排外,有一些在南方做生意的阿拉伯還有波斯的這些商人們為了保護自己,冒認郭子儀是他們的祖上。

參天之木必與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郭氏的起源就體現在這三個方面。

【賈】郭氏的知名人士可是不簡單,不像硬拔出來的,最知名的莫過於唐汾陽王郭子儀。史學界有句話說,郭氏兩個代表性人物,叫做“林中正漢,子儀名堂”。

郭林中也叫郭泰。他是漢朝人,雖不做官但是很有學問。他開辦林中書院,所教弟子弟子遍佈天下,但就是不屑於做官。

更為著名的是郭子儀,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許給國家。為官過程中,臨危受命也罷,被皇帝猜忌也罷,他都一一化遣,史學界評價他“再造唐史,功蓋天下”。 但是真正郭子儀的功績不僅僅如此,他的道德,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講他的人品和為人處世之道,被司馬光評價為“千古一人”。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聽賈祝文先生講述郭氏的歷史傳承

郭子儀

【賈】郭氏的家風家訓,可以說在郭子儀身上得到了集中的體現,從古至今,郭氏的家風家訓以及家教,好多是依照他的為人處世總結出來的。它這個主線和主脈都是由此來的。過去我們講郭氏忠貞,為護衛周王朝,可以以身殉國。到郭子儀,再到他的後代,又傳承了其寬容豁達,為人為官不求權的高尚品質。曾經有史學家評價,郭氏因子儀大也,也就是說郭氏的壯大,跟郭子儀這個人物的出現是分不開的。

《中國百家姓》人物專訪|聽賈祝文先生講述郭氏的歷史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