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程咬金的真實兵器是什麼?

塗亂鴉

眾所周知,在隋唐演義中,程咬金使用的武器是一柄斧頭。行走江湖,靠的就是他那三板斧。

不過,什麼三板斧,什麼瓦崗寨皇帝都是演義虛構的。據舊唐書等史書記載,程咬金真正使用的武器是馬槊。



馬槊和槍矛形似,不過馬槊的鋒刃要比槍矛長得多。看名字我們就知道,馬槊一般在馬上使用。

據說,馬槊製造價格不菲,一般貴族才能用。

在歷史上,程咬金的出生可不像演義中那般低微,其父親,爺爺,曾祖父都是當官的,可以說程咬金算是官宦子弟。



在隋末天下大亂時 ,程咬金組織隊伍保護鄉里,之後才投奔李密,任內軍驃騎。李密敗後,降於王世充。

後來,程咬金和秦叔寶鄙視王世充為人,因此又投奔李唐。投奔李唐後,程咬金因功先被封為宿國公,後又改封盧國公。



應該說,程咬金在唐朝的地位還是可以的,二兒子還娶了唐太宗女兒清河公主。

最後再補充一點,秦叔寶和程咬金一樣,都是使用馬槊。


神遊五千年

謝悟空相邀!簡單作答。

程咬金是小說《隨唐演義》中有名的人物,演義中程咬金使用的是八十多斤重的八卦宣花斧,他三斧子定瓦崗的故事,迄今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歷史上確有程咬金其人,原名咬金,後改名知節,字義貞,濟州東阿(今山東東平西南)人,唐朝開國大將,出身官宦世家,自幼練武,騎射本領很強。


後晉《舊唐書》記載:“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歐陽修、宋祁的《新唐書》程知節列傳記載:善馬槊"。新舊《唐書》都有記載足以證明,程咬金征戰時用的兵器是馬槊,而不是斧子,所謂“程咬金的三板斧″,以及“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都是演義作者經過藝術加工,虛構的故事情節和誇張的人物形象,為的是能更好凸顯人物鮮明性格和特點,演義畢竟不是正史,適當用些虛構和誇張的手法,還是可以接受的。

那麼,馬槊到底是一種什麼兵器呢!馬槊是槊的主要形態,中國古代冷兵器。漢代劉熙所著《釋名.釋兵》中記裁:“矛長丈八尺曰槊,馬上所持″。古代槊是由矛和棒演變而來的,它用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柄長六尺左右,槊頭呈圓錘狀,頭上裝有鐵丁,柄尾端裝有鱒,多為大力士在馬上使用。

為什麼小說中,讓本來使用槊的程咬金改為使用斧呢,那是為突出人物個個性而為之,馬槊與板斧相比,馬槊相對溫柔了些,而斧頭更能襯托出程咬金粗獷豪壯的魯莽形象。且容易被廣大民眾所接受。


謝友友閱讀、評論、關注。(圖片來自網絡)


瑞雪豐年Lovepoems


小說《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就是凌煙閣上的大唐開國大將軍程知節,位列大唐國開國功臣排行榜“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擁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之功勳,獲封宿國公;玄武門之變,擁襄主之功,歷任瀘州都督、左領軍大將軍,改封盧國公、世襲普州刺史(即今天成都至重慶之間地方);逝世時,唐朝廷賜諡號“襄”,(即輔助治國之功);陪葬昭陵(唐官僚最高榮譽)。


李世民由秦王蛻變為唐太宗,源由“玄武門之變”這道菜,而程知節就是這道菜必不可少的“味精”;史載“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構之於高祖,除康州刺史。知節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並翦除,身必不久。知節以死不去,願速自全。”六月四日,從太宗討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衛率,遷右武衛大將軍,賜實封七百戶”。見《舊唐書.列傳.卷十八》【譯文】(公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向李淵進讒言,任命程咬金為康州刺史(康州,今廣東西部和廣西東部)。程咬金向李世民陳情道:“大王的左膀右臂今天全部都調離了,您自己的地位等身家利益肯定很快就不能保全?知節我就是死也不去康州赴任,希望您儘快將這一情況如何處理,考慮周全!”(同年)六月四日,跟隨秦王討伐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門事變平息下來,拜官職太子右衛率(皇太子的保安隊長,正四品),後又升職右武衛大將軍(正三品,又稱右熊渠大將軍,即唐十二衛大將軍之一,軍號熊渠,意為威武的大首領),年薪約相當七百戶稅賦(約今¥9900萬,GDP÷3500萬戶x6%x700)。

【宋.李公麟畫《郭子儀招安回紇王.免冑圖》局部】


這麼個牛X哄哄的大將軍,操什麼傢伙什兒呢?

《舊唐書》上說,程知節善使“馬槊”,“少驍勇,善用馬槊”(少年時就矯健勇猛,善於使馬槊);槊(同矟)是矛的精品版,分馬槊、步槊、雜槊,這好理解,馬上用的槊,步卒用的槊,那雜槊呢?就是前二者以外的槊的造型,如張飛的“丈八蛇矛”;

【鑄有“留情結”的馬槊 槊鋒 實物照】

東漢劉熙著的《釋名.釋兵》中說,“矛長丈八尺曰槊,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殺也”;

東漢服虔撰著的《通俗文》說,“矛長丈八謂之槊”;

東漢張揖《博雅》:“矟,矛也”。

戰鬥部(矛頭/槊鋒)短的稱矛,約26釐米;長的稱槊,約50~60釐米,亦稱槊鋒;槊杆約2.61米,這樣馬槊的長度應該有3.21米。

【執馬槊騎兵作戰中】


在大唐大將軍裡,除程知節外,秦叔寶、尉遲敬德、長孫無忌、李元吉、李存孝都善使馬槊,而秦瓊也用長槍,《舊唐書》載,“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寶亦以此頗自矜尚”【譯文】(秦叔寶應秦王的命令,躍馬提槍進攻,一定能在人群裡將敵將挑於馬下,秦叔寶在攻擊時,很輕鬆就能躲開對手打擊,唐太宗因此也更加看重秦叔寶,秦叔寶也因此常常得意誇耀自己)。槊是起源於東周,興於漢,精工於南北朝及隋唐。

【唐大刀 金吾衛 勇士】


但唐朝軍隊制式武器,讓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唐大刀(苗刀)和陌刀(一種三尖二刃長柄刀)。唐大刀幾乎是唐軍的標準配置,陌刀,就更神奇。

【《免冑圖》局部.陌刀將】


據唐朝李筌著的《太白陰經.戰具類·器械篇》記載,(唐神策六軍,每軍12500人)“佩刀,八分,一萬口”;“陌刀,二分,二千五百口”。

【《免冑圖》局部.依次為槍、槍、陌刀、戟 】


善使陌刀的唐朝大將軍,有綽號“神通大將”的李嗣業,李嗣業常常“引陌刀緣險先登力戰”,“每為隊頭,所向必陷”或者“執長刀,立於陣前,大呼奮擊,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殺數十人,陣乃稍定”。趕腳李嗣業有種,“吾之所往,向裡向外,何人敢擋?逢著便殺!人擋殺人,魔擋殺魔;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忠勇(諡)武威郡王李嗣業,“忠毅憂國,不計居產,有宛馬十疋(音讀匹,同匹),前後賞賜,皆上於官以助軍雲”【譯文】(李嗣業忠誠堅定,心憂國家,從不置辦私產,身邊僅有十匹大宛汗血寶馬,將先後受到賞賜的財物,都全部交給官府以便補充軍費。),見《新唐書.列傳.卷六十三》,這樣不怕死,更不貪財的大將軍,中國歷史中真不多見!!! 而且 “植操沉厚(修養品德高尚而穩重),秉心忠烈(具有忠誠國家,敢為理想而赴死的精神)”,“壯勇絕倫(旺盛的不怕死的精神無人能比)”,比起“貪財殺降”的程咬金,武威郡王李嗣業更稱得上是一位「大唐軍神

」。

【唐朝文物 門神大將軍 】


溼婆之林伽大王

王者榮耀上程咬金使得是雙手斧,的確他是使用斧子兵器的,但實際上他使用的叫三板斧,也叫馬戰斧,斧闊五寸,柄長七尺,典型的古代長柄兵器。

他的成名絕技只有三招,砍腦袋,剔牙縫,捎帶腳,雖說非常簡單,但卻很適合程咬金這種大漢型人物,死在這三招上面的人也並不少,簡單實用,毫不奢華,返璞歸真。

相傳這三招是夢中神仙傳給他的絕技,本來還有第四招,然而卻被人給叫醒了,沒學到,有些可惜,誰說白日夢毫無意義的?

還有些傳說,因為程咬金只會這三個殺招,只要沒殺死對方,那對方實力可就不俗了,他立馬就跑,後來有人用程咬金的三板斧來形容一個人起初看上去很厲害,但沒多少真材實料,很快就黔驢技窮了。


煙雨醉逍遙

一丶小說中的程咬金,就是歷史上的程知節。據《舊唐書.程知節列傳》,記載程知節“少驍勇,善用馬槊”。這裡善用馬槊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程知節善騎馬,善用槊。另一種解釋為程知節善於使用馬槊這種兵器。我認為,第二種較合理一些,因為過去在講騎術時多用騎,如講李廣“善騎善”,就是指李廣精於騎馬和射箭。所以,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使用的兵器為馬槊。

二丶槊在古代主要有兩種,步槊


和馬槊。步槊為步兵使用,馬槊為騎兵使用。只是馬槊的製作比步槊更復雜。馬槊的柄,長一丈八(漢尺),是把韌性極好的硬木,加工成細薄的蔑片,然後用膠把蔑片粘合在一起,接著再用浸了油的藤條和著膠纏繞它。這樣一根槊製作需三年時間。其特點是韌性好,硬度強,重量超過步槊更適合馬上作戰。而步槊則選取一根硬木罷了。

三、小說中為什麼讓程咬金拿兩把板斧,我覺得主要有如下原因:

1、人們對板斧熟悉。演義小說是講給市井百姓聽的,這些人對板斧更熟悉。同時,兩把板斧揮舞起來,衝去力大,更能激起人們的想象和聯想。

2、對程知節的喜愛。從史書看,程知節一生數易其主,但他確實又英勇善戰,功勳卓著,成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這種現象,在老姓心目中是非常難得的功臣明主組合,是好人得好報觀念的明證。故而小說中把馬槊改為板斧(板斧更痛快淋漓,快意恩仇,如水滸中的李逵),還特意把程知節的在家中壽終正寢,改為在戰場上大笑而死。這一切都顯示了人們對程咬金的最真實,最樸素的喜爰之情。


闢玉

要談歷史上的程咬金,必須要和演義小說區分開,他的真實兵器並不是大家熟悉的三板斧,而應該是馬槊!


馬槊是古代兵器槊的一種,近似於槍矛,但杆更硬更長,劍鋒也更長。尤其是馬槊,其鋒刃幾乎佔到了整個長度的1/3,而且它的鋒刃具有明顯的破甲稜,上好的槊會有八個面,非常容易刺破敵方的硬甲。馬槊一般是重騎兵的武器,為膂力較大的兵將持用,再利用馬匹的衝刺速度,專門剋制同期開始出現的敵方重甲兵。


《舊唐書》記載“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


馬槊也是那時騎馬武將最佳的破敵殺器。同樣是傳說中善使雙鐧的唐朝開國名將秦瓊,舊唐書中仍有“叔寶善用馬槊”的記載。程咬金在李密手下去救援單雄信一役中,也有被敵方馬槊刺中自身,但是卻“回身折斷其槊,斬殺追兵”的記載,可見馬槊應用之廣。


民間對於程咬金的傳說,往往更強調其勇猛之性格,且傳說歷經後世演化加工。到了隋唐演義逐漸成形的時間,那時槊這樣的兵器已經不再流行,人們就覺得用開山大斧這樣的武器更能符合有“混世魔王”之稱的程咬金的特點與性格,並編造了他在夢中得仙人指點學會“三板斧”之絕招,從而揚名天下的情節。


其實,類似的訛傳也非常普遍。如:都說關羽使用青龍偃月刀,但一是偃月刀不可能誕生於漢末,二是史書記載更多的可能關羽是使槍矛類兵器;再說呂布用的方天畫戟,也是演義色彩多過史實,更大的可能呂布使用的仍然會是長矛。


剛剛講過

歷史上程咬金的真實兵器是馬槊。

馬槊是唐朝開國時期上層高級將領常用的高檔兵器:

1.殺傷力強,可以破甲!

2.製作週期長,光是一個杆子,得反覆浸潤、涼曬、陰乾,耗時三年!且成功率只有40%!

3.由於2的獨特工藝,使之具有類似彈簧自動彈出敵人身體的功能。

“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後晉的劉昫寫的《舊唐書》

“善馬槊”——宋歐陽修、宋祁合著的《新唐書》


江畔山人2018

馬槊。《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提到這東西。這是一個高大上的兵器,因為只有將領能用,而且必須是牛逼的將領。因為造價貴,又耗費時間,失敗幾率也大。馬槊分槊鋒與槊杆兩部分,槊鋒刃長達50-60CM,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類武器。專門用來對付重裝騎兵、披甲戰馬的。而且有專門的破甲稜,殺傷力和穿透力極大。


節點15


user3434273763109

程咬金打仗用的兵器是斧頭。俗語有:程咬金打仗一一三扳斧。打三斧最厲害,用的是猛勁,趁人不防。民俗還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不防,很突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