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挖的小葉黃揚該怎樣養殖?

琪琪酷

一、瞭解小葉黃楊的生長特點,養護更容易

1、小葉黃楊屬於淺根性植物,繁殖和萌發能力都屬於打不死的小強。所以小葉黃楊屬於比較好養的植物。

2、小葉黃楊屬於喜歡光照、溫暖、溼潤的氣候。耐陰、耐旱、耐寒、耐修剪,但是不耐澇。

二、種植的過程

1、選土

做為野外的小葉黃楊,假如離你住的地方不是很遠,建議你去挖取的地方,把小葉黃楊當時挖取的地方,把姥娘土挖回來,做為基土,有利於小葉黃楊的成活,若果沒有辦法,建議:以菜園土或者樹下土4份+腐葉土或者泥炭土2份+河沙或者煤球渣2份+腐熟的鋸末2份,混合而成。

2、選盆

由於小葉黃楊屬於淺根性植物,在盆的選擇上一定注意,儘量選擇盆口大,深度淺的容易,同時做為盆景,一般建議選擇紫砂陶盆,有小葉黃楊的葉片翠綠、樹皮黃褐色相稱,顯得特別的古樸淡雅,又不失蒸蒸日上的陽剛之氣。

3、消毒

把小葉黃楊,放在50%的多菌靈600溶液中,浸泡15分鐘。待用,主要目的防止損傷的創口感染細菌病毒。

4、種植

由於小葉黃楊怕澇,所以一般在盆底放一層碎的瓦礫,防止因澆水多,爛根,接著直接栽種即可注意這裡注意千萬不要用任何的底肥。

5、澆水

把種植好的小葉黃楊放置在陰涼通風處,這時候千萬不要澆水,記住千萬不要澆水,記住千萬不要澆水,重要的話說說三遍,一定12小時以後再澆水,讓小葉黃楊有一個傷口自我修復的時間,一般12小時澆水透地。注意平時澆水保持微溼即可,或者見幹見溼也不錯的。

6、修剪

栽種後的小葉黃楊,把主要的枝條留下,把以後不需要的造型的枝條和大部分的葉片剪去,減少水分蒸發,有利於緩苗,一般緩苗的時間30--60天。

7、施肥

建議在半年以內不要施肥,半年以後再施肥,否則容易死亡的,請切記。

8、移植或者換盆

大約半年到1年的十年的養植,小葉黃楊基本恢復正常,適應新的環境可以移植或者施肥或者大剪了。


七彩生物界

天生歪材必有用,有花堪栽直須栽。陽光生活,快樂盆栽,我是林中斧。關注我,盆栽養植不是事兒。

我玩盆栽十五年,其中接觸較早、也是目前數量最多的品種就是小葉黃楊。慚愧的是我還沒有一盆有模有樣的、能拿得出手的成熟黃楊盆景,但是養死的樁卻不在少數。成功養植黃楊的經驗都被別人說盡了,我只得反其道而行之,說一些自己失敗的經歷。

上圖這棵黃楊是十多年前我第一次結緣的至今都比較心儀、比較難得的一棵較好的樁材。掛掉之後為便於保存枝幹部分被我截掉了,其根部基本保持原貌。

最後能修成正果的黃楊都是幸運的,而半路夭折的苦逼黃楊則各有各的不幸。回頭說這棵黃楊:底部根應該全部截掉,使其成平面狀;可是當時沒這樣做。側面大根應該短剪到位、以適應成活之後寬鬆入盆;從現在的張牙舞爪亂根看來,截根也沒有掌握好尺寸。

如此的惡果不禁即使成活之後有二次修根的麻煩,而且不容易使樁材在盆內“坐實”。在掛掉之後死因的會診中發現,圖片左邊根部中心黑影處一直都是空虛的。黃楊根部不能與盆土親密結合是本樁材掛掉的原因之一。

掛掉的另一個原因是所用盆土問題。為了肥壯、疏鬆透氣,當時盆土中加入了不少未腐熟的大豆秸稈皮,當發現盆土有起熱現象時,可惜為時已晚。

黃楊的最佳移栽季節是春季平均氣溫不低於十五度時。此時黃楊前一年體內儲存的養分最足、正等待爆發。並且此季節太陽光溫和、移栽後不需要遮陰,使管理更簡易、更省手。

上圖是去年夏季移栽的多杆黃楊。儘管也採取了遮陰措施,但移栽後恰遇連綿多雨,盆土底部尤顯排水不暢,致使黃楊不斷落葉、萎靡。

眼看一個月過去情況不見好轉,只得下地養護。上圖是當時地栽時的圖片,目前的狀況是:多杆已死傷大半,尚有三分之一已轉危為安。今天為了趕寫本文,未來得及照相,以後合適的時候定再次跟盆友們分享。

黃楊的修剪應在春季發芽之後至立秋之前。立秋修剪之後所發新芽因為稚嫩,受不了寒冬的摧殘一般都會被凍死。

季節合適,黃楊樹勢不旺也不要修剪。上圖的黃楊是今年春節剛過之後修剪的。從時間上來說是有點著急了,因為即使比她晚修剪十多天的黃楊都安然無恙。

看她該死的樣子也挺心疼的。不止是剪得早,而且剪得“苦”,還用金屬線捆綁了人家。老天也不給力,剪之後連著幾天冷空氣,一個接著一個的打擊,終於將之前又“胖”又壯的小楊給打垮了。


野外挖的小葉黃楊該怎樣養植的問題都被別人搶答了,林中斧馬後炮在這裡嗶嗶的不該怎麼養的問題,不知對盆友們有用嗎?


林中斧亂侃

問題:野外挖的小葉黃楊怎樣種植?

小葉黃楊作為一種灌木景觀樹備受很多喜歡佈置自家庭院人的喜愛,會修剪的人可以為成型的小葉黃楊剪出不同的造型,作為院落的一點綠色點綴也是非常不錯的。那麼在野外挖的小葉黃楊該怎麼種植呢?

生長環境

小葉黃楊喜歡生於喜溫、半陰、溼潤的環境,一般位於海拔1000米左右 ,但600-2000米都有分佈,同時具有耐寒耐耐旱耐修剪的特性。屬於淺根系植物,生長慢,壽命長也是其一大特點。

種植注意事項

選擇一塊四周開闊陽光充足的半陰環境進行種植,清除栽植地方的雜草和亂石,在挖好的坑裡面鋪上腐熟基肥,確保栽種地的含水量在75%-80%。後期定期澆水和追肥,在澆水的時候一般採取葉面噴灑的方法比較好,追肥以硫酸二氨和尿素為主,但尿素在7月份以後就不要在施肥,防止小葉黃楊徒增枝條。最後需要做好越冬管理,防止小葉黃楊凍上,入冬前提前搭好架子蓋好篷布。



以上就是我對野外挖回的小葉黃楊怎樣種植的解答,歡迎大家參與討論,讓我們一起種出美觀的小葉黃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