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在长白山五大连池的西南方向,有一座药泉山。山上有一口泉水,被人们称为药泉。一般人

到了这里,总要在泉水旁边的石堆上扔一块石头。每逢五月,远近的牧民们还会赶着牛羊、拉着大车,到这里来唱歌跳舞,热热闹闹地庆祝上一个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面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呢。

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很久以前,在这片土地上,住着一个青年牧民,名叫嘎拉桑白音,有一天,不知是因为什么事,嘎拉桑白音得罪了牧主,被抓了起来,吊在马棚里鞭打。鞭子一下比一下重,没多久,嘎拉桑白音就痛得昏了过去。

牧主家有一个名叫阿美其格的女工,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她和嘎拉桑白音早就认识,而且也互相喜欢。阿美其格看见心上人受到毒打,心如刀绞,但她也知道自己对付不了牧主,必须得想别的办法。

到了晚上,牧主打累了,放下鞭子,回到屋里喝酒吃肉去了。趁着这个时候,阿美其格蹑手蹑脚地来到马棚,牵出一匹快马,然后解开了捆绑着嘎拉桑白音的绳子,把他扶到马背上,自己也骑上去,轻轻一拍,马儿就飞快地跑了起来。

这时候,牧主的猎狗听见了马蹄声,立刻叫了起来。牧主出来一看,发现嘎拉桑白音被人救走了,顿时大怒,带着家丁,骑上快马,就向嘎拉桑白音他们追去。阿美其格回头一看,发现牧主追了上来,连忙催马快跑。

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骏马扬起四蹄,迅速地跑远了。牧主拼命地策马穷追,却总也追不上。一怒之下,他拿出浸过毒药的箭,拉开铁弓,冲着阿美其格,一下子射了过去。阿美其格只觉得左腿上一阵剧痛,伸手一摸,已是鲜血淋漓。她强忍着痛楚,一手紧紧抱住嘎拉桑白音,一手拍着马儿,像闪电一般窜进了密林之中。牧主眼看已经追不上了,只好带着家丁们回去了。

阿美其格怕牧主再追上来,仍然马不停蹄,直到最后人和马都筋疲力尽才放慢了速度。这时候,她的箭毒也发作了,她失去了知觉,和嘎拉桑白音一起从马上掉了下来。

清晨时分,清凉的露水打在嘎拉桑白音的脸上,使他醒了过来。他浑身疼痛,正在奇怪自己在什么地方。他转过头去,看到了躺在他身旁的阿美其格,和在一边吃草的骏马,他才明白是阿

美其格救了自己。他发现阿美其格的左腿上,还插着一根箭,箭头上隐隐有绿色的寒光。这是一支毒箭。

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嘎拉桑白音连忙喊了几声阿美其格,但她早已不省人事,任凭怎么叫,也醒不过来。嘎拉桑白音非常着急,他一使劲,将毒箭拔下,然后又用嘴吸吮阿美其格的伤口,想把箭毒吸出来。

但阿美其格中箭的时间太长了,毒性已经扩散,嘎拉桑白音吸了半天,她也没有醒过来。嘎拉桑白音急得不行。

这时,他看到一只受伤的小鹿,拖着血淋淋的右后腿,,一拐一拐地,走到离他们没多远的一个水坑里,把右后腿伸了进去,一点一点地浸洗着。过了一会儿,小鹿从水坑里跳出来,右腿上的伤竟然已经好了。它蹦蹦跳跳地跑到另一个小泉水边,喝了几口水,然后就跑走了。

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嘎拉桑白音看着这情景,觉得十分奇怪。他仔细一想,忽然明白了什么。他连忙强忍着痛楚,把阿美其格抱在怀里,把她拉到了水坑旁边。只见水坑里的水颜色发白,还咕嘟咕嘟的冒着泡,就像一锅开水一样。嘎拉桑白音伸手摸了摸,水竟然是温的。

他把阿美其格抱到水坑边,撕开裤腿,掏了些水,倒在她的伤口上。不一会儿,伤口竟然愈合了,阿美其格也醒了过来。嘎拉桑白音高兴极了,连忙自己也跳进了坑里,洗了起来。没多久,他全身的鞭伤也好多了。

两个人又一起走到刚才小鹿喝的泉水旁边,只见泉水清澈,泉底还冒着一串串圆圆的小水泡。嘎拉桑白音和阿美其格弯下腰去,喝了起来。泉水不但甘甜,还有一股药味,喝完之后,两个人

都觉得恢复了力气。

名胜志异 民间故事:药泉的传说

有了这个药泉,以后牧民们再生病、受伤,就不用苦苦地忍受了。为了记住这个地方,嘎拉桑白音和阿美其格捡来了一些碎石子,在泉边堆起了一个石头堆。后来,他们就将这个药泉告诉了各地的牧民,从此,药泉的名字就传开了。


牧民们为了纪念嘎拉桑白音和阿美其格,就在每年的五月,也就是他们发现药泉的日子,到这里来举行盛大的歌舞聚会,而且也保留了往石堆上扔石头的风俗。这就是药泉会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