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上海中考统一批志愿该怎么填?

必读!上海中考统一批志愿该怎么填?

统一志愿表样表,如图:

必读!上海中考统一批志愿该怎么填?

填报统一志愿前,我们需要做的是确定“定位校”,定位校是志愿填报的核心。

我们通过什么标准来确定定位校?

我们凭空来设定定位校么?当然不是,一模、二模考试会成为我们设定定位校最好的参考标准。因为这两次考试为区内统考,同样是区内排位竟争。

“区内竞争”(推优、零志愿、平行志愿)是普通高中最为主要的录取方式,故考生在考试中的“区排位”将成为考生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

通过这些,你可以相对精准的得出你的定位校,原理是什么?

有两样客观因素在近几年中是没有太多变化的:考区人数和招生政策。对于考生而言,如果你发挥正常,你可以用你模拟考的排位去比对高中学校分数线的排位,来确定自己的定位校。因为不管考题难易,整个考区的排位会大致均衡。虽然因为每年试题难度差异造成分数线的差异,但本区学校之间的分数梯度相对均匀。

比对【考生的模考排位】和【中考分数线的对应排位】,找到自己的定位。

定位校需要“灵活”

依据模拟考分数去计算定位校是比较科学客观的。很多家长会觉得模拟考试并不是孩子的正常水平,我们也认为确实会存在超常、失常的情况。所以大家可以适当调整计算得出的定位校,同是我们也给出两点意见。

1、定位校不一定是1所,可能是相邻的2-3所,可能是一个范围内的几所学校;如果孩子发挥失常,可适当的对模拟考分数进行调整后重新计算。

2、最后,我还是叮嘱一句,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如果孩子连续两次模拟考成绩排位比较相似,那很可能这就是他的真实水准。

本区的高中如何排序

每位家长对学校都有自己的的好坏排布,我只给出一些客观的排序方式根据历年中考分数线做排序。

分数线高,表明优质生源更热衷于该所学校。也就是对进口生源的排序

根据高考成绩做排序。高考本科率高,表明该校教学更优质。这里是对出口生源做评估。

综合这两类评估方式,能够比较客观的对高中学校做一个排序。但家长们也要总和孩子进入高中学校后的路程成本、是否住宿等个性化情况,做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排序。

好了,说了“定位校”,下面我们就按照志愿表的每一栏内容往下走:

第一栏:零志愿

这个概念之前解释过,再复述一遍: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每年招生计划数的15%用于招收外区县考生,这一部分的招生计划数单列,招生学校代码首位为“0”,投档录取批次又在第一志愿之前,所以招生术语叫“零志愿”。

特点

  • 限填一所
  • 属于区内竞争
  • 零志愿是统一志愿里最先录取的志愿,仅在预录取之后,一旦录取,下面志愿自然失效,不得放弃;
  • 名额少,分数高,跨区招生,除了特例学校,零志愿招生的学校基本为外区学校。

如何填报零志愿呢?

因为它在统一批里是第一录取的,所以必须填报你最想去的学校。通常可以填报你想冲高的学校。零志愿有一定偶然性,大家对它的一个主要原则是:填比自己实际能力稍高的学校。通常每年都有些学生通过零志愿用低分上了四大名高中,凭借的就是一个:魄力强,胆子大。

对不少考生来说,这是进外区市重点的最佳途径,所以请谨慎填写,如对外区学校没有兴趣,请不要填写,此志愿一旦录取,不得放弃。

总结:

(1)每个同学在填报志愿时,都会得到一本本区招生手册的白皮书。里面有详细的各学校在本区的零志愿招生人数。一定要填写在本区有招生名额的学校。

(2)通常零志愿的学校要填比一志愿学校档次高的学校,以免低报,也就是分数考得高,被低一等的高中早早录取的现象。

(3)填后就没有悔棋, 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

中考分数出来后,区招生办会去掉所有推优、自荐被预录取而且分数超过市重点最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然后把所有考生按相同零志愿学校归类,并按中考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好,看一下该校在本区的零志愿招生数,由高至低排列录取(比方说上中在浦东区零志愿名额为10个,那么所有浦东考生中零志愿填写了上中,中考分数前10名就零志愿录取了上中),一旦零志愿录取后,其他志愿和你也无关了。

如果你零志愿落选了,就进入名额分配。

第二栏:名额分配志愿

由每个市重点(包括本区的)拿出一部分名额,分配到全市各区,然后每个区综合一下分到本区的各校名额分配的名额,名额的数量是按区内每个学校的考生人数均衡分配到每个学校,但这些名额具体是哪个市重点学校,需要各初中派专人(要运气超好的人)去各区招办抓阄的。

简单的去理解是:本区市重点招本区的学生,名额分配和零志愿一样,只能填1所你们学校分配到的高中。

特点

  • 限填一所,严格按照分配到学校的名额填写;
  • 属于校内排位竞争
  • 零志愿后录取,若被提前录取或零志愿录取,则无法进入此分配流程。一旦录取,下面志愿自然失效,不得放弃;
  • 尖子生的福利,抓阄决定学校与分配的人数。

如果本校抓阄得到的名额分配的学校很好,对于这个学校的优秀学生,是非常幸运的。 反之,如果名额分配的学校不好,宁可放弃。否则一经录取,后面所有的学校都作废。

名额分配是为了保证公办初中的升学率而产生的录取方案,但有其局限性。其一,每所初中能拿到哪个学校的名额,纯属运气。其二,名额分配招收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四校果断取消了名额分配。因其为校内排位,竞争较小,对于公办学校里在校成绩一直很优秀的学生,不失为一种进入理想高中的理想途径(如果运气足够好)。

目前的中考政策中,四校没有名额分配,跨区考、复读生、返沪生不可填名额分配。

第三栏:1-15平行志愿

这一栏里,有15个志愿,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最通俗的志愿,招生学校范围较广,如本区县范围内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区重点中学、公办高中、转制学校、民办高中、外区在本区招生的民办高中、综合高中及中职校等。

简单理解:1-15志愿是本区高中招本区学生(少数几所高中在好几个区也有1-15志愿,比如曹杨中学、五爱中学等)。

特点

  • 一共有15个志愿,但不需要填满;
  • 区内招生,区内竞争排位
  • 选择多,变化小;
  • 分数优先

目前上海中考15个平行志愿有个很大的好处是分数优先,而不是像推优志愿那样的志愿优先。也就是投档时,全体考生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每个考生第一志愿对应学校志愿没有被居前的考生占满,该考生材料就可以进入,第二以及后面的志愿也如此。对于考生来说,分数不够第一志愿,随即试投第二志愿,依次类推。只要分数高,就能进入志愿中理想高中,而不用担心考600分的第二志愿会不会被考599的第一志愿挤掉。

填报原则

(1)按照每年录取分数线依次排序。录取分数线高的排在前,最心仪的学校排在前。 完全按顺序填。千万不要高低好坏学校混着填。 先填市重点,再区重点,再民办高中。

(2)填报时要有梯度

(3)要进行合理的保底,以名落档,没有书读。

(4)完全不想去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

这是所有志愿中的重头戏。 因为这个志愿录取完毕,就没有其它可选了。

平行志愿投档是如何操作的?

平行志愿在投档时严格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即:

(1)对于招办来讲,将全体考生的成绩排队,从高到底给予投档,每个考生第一志愿对应学校志愿没被居前的考生占满,该考生的材料就可以进入,第二及以后的志愿也是如此。

(2)对于考生来说,分数不够第一志愿,随即试投第二志愿,依次一个一个投,分数能满足的那个志愿,立即上升为“第一志愿”。

什么叫同分比较?

录取分数线和招生计划紧密联系。录取分数线是根据招生计划数,将填报该学校志愿的考生分数从低到高排列,最后一名被录取的考生分数就是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如:建平中学在黄浦区招生A人,那么黄浦区报考建平的所有人里面,从高到低排位,第A人的成绩便是建平在黄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那如果出现同分的情况怎么确定录取分数线?

在考生中考总分一样的情况下,将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按各科分数依次进行比较,比较顺序由录取学校制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后面会出现“语数外”、“语文”、“数学”等单项的分数线。这就是同分比较。

统一批志愿填报思路及规则

(一)志愿填报的总体原则

1、 各批次学校按层次排列: 零志愿的学校优于名额分配,名额分配的学校优于平行志愿。

2、 零志愿的学校要敢于搏击理想学校,填高于学生水平的学校,为超常发挥留足空间。

3、名额分配学校如果不理想,宁可放弃。千万不要出现高分低报的现象。

4、15个志愿, 按梯度填报,有冲高学校,有与实力相匹配学校,有保底学校。

5、录取了不想去的学校不要出现在志愿表里。按录取规则,一旦录取,不能反悔。

(二)志愿填报的整体思路

到这里,我们们分析完了统一志愿的填写方式。我们总结一下整体的填报思路:

1、确定定位校,明确自己在全区的定位

2、通过定位校,确定自己的平行志愿,有可冲刺的学校,也有保底的学校。

3、根据平行志愿来评估名额分配。名额分配校低于定位校,放弃填写;名额分配校高于定位校,考虑填写。

4、综合名额分配和平行志愿,评估考生的临场能力,确定零志愿。

几个小贴士:

客观看待名校

学校的产出比:中考录取分数线,本区生源如何(产);学校一本、本科率,高中学校综合测评排名;竞赛能力等因素。

综合考虑孩子的心理素质

文科强弱,细心与否,心理素质如何。。。

交通、住宿因素真的很重要

最重要的一条。特别是填报郊区、外区的学校,优先考虑交通因素之后再填报;浦东的家长在平行志愿填报中,更要慎重考虑这个因素。

中考分数最重要,填的好也得考的好

不管哪个志愿,上海中考录取原则依旧是分数高优势大,所以好好督促孩子复习。

最后,无论以提前批还是统一批报考市重点高中,

思想品德考试一定要至少合格,否则只能上区重点或考普高,思品是开卷考,不难,今年5月26日明天9:00-10:10考。

后台回复“时政”,可获取2017.7-2018.4月时事政治汇总,考前抱个佛腿吧~

-END-

专注于上海中考升学政策、名校招生信息分享,为家长、学生送上第一手中考小道信息。

——魔都中招(mdzhongk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